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及中低产田空间分布情况,为天津市中低产田改良及粮食增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天津市统计年鉴及相关区县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拟定了高、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分析了天津市6个主要农业区县(蓟县、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和滨海新区大港区)1980~2010年30年间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天津市粮食平均产量由1980年的2 445 kg/hm2提高到2010年的5 130 kg/hm2,增加了109.82%。天津市的中低产田面积由1980年的291 250.13hm2,下降至2010年的76 489.87 hm2,下降了74%。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9%,其中静海县、蓟县、滨海新区大港、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中低产田分别占全市中低产田总面积的43.12%、18.59%、17.23%、14.01%、7.05%和0。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粮食增产限制因素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低、干旱缺水和土壤盐渍化是主要限制因子。[结论]建议继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综合改良盐碱地、优化耕作制度种植耐旱耐盐作物品种等工程与技术措施,持续改良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环江县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化验数据比照,分析该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和变化情况,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现阶段环江县耕地土壤养分中的有机质、全氮含量均达到丰富以上级别,有效磷含量属于中等和偏低水平,速效钾含量属中等水平,均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较大幅度变化,其中磷肥含量变化最大,耕地土壤酸化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南疆岳普湖县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进行分析,寻找耕地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为耕地土壤改良、合理配方施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GIS技术结合地统计学,对研究区耕地土壤进行采集,分析0~2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研究区土壤总体表现出养分不足的特征,4种养分含量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结论]有机质、碱解氮与速效钾含量的分布规律主要与土壤母质、气候条件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有关,而有效磷的分布规律主要与施肥及耕作方式的影响有关.在研究区土地耕种过程中,应注意节水保肥,防止养分损失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4.
防城区耕地土壤养分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防城港市防城区1980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1998年配方施肥养分测定和2007年国家立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耕地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分析,及对20多年来施肥量的比较,研究肥料施用和耕地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防城区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较大,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土壤养分含量极不平衡,必须重视用地养地,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陕西省彬县耕地土壤的养分和质量,为配方施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走访调查,采集冬小麦和夏玉米耕地土样,测定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建立冬小麦和夏玉米耕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分析土壤养分丰缺现状及各养分分布情况。[结果]对冬小麦、夏玉米地块而言,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水平分布均以低水平为主,速效钾含量水平分布则以高水平为主。[结论]彬县农田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是氮和磷,因此今后应加强氮、磷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西藏贡嘎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分布情况及其比例。[方法]根据西藏首次土壤资源调查结果,对西藏贡嘎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耕地土壤养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结果]西藏贡嘎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58.38%;土壤全氮含量中等的耕地占总量的47.71%,土壤碱解氮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82.36%;土壤全磷含量中等和较丰富的耕地分别占总量的 49.40%和 21.59%,土壤速效磷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67.33%;土壤全量钾含量丰富和较丰富的耕地共占耕地总量的 76.14%,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和较缺乏的耕地占耕地总量的72.21%。[结论]根据该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提出实现该地区耕地土壤养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增施有机肥料;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节土壤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索适用于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方法]采用不同农业废弃物资源,通过田间培肥的方式研究其对中低产水稻田土壤养分、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秸秆、沼渣的配合施用对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的效果更加显著,化肥与秸秆处理还能明显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培肥方式中,化肥+沼渣处理作物产量最高;在秸秆还田措施中,与未添加腐熟剂的处理相比,添加腐熟剂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结论]化肥与秸秆、沼渣的配合施用对中低产田土壤性质和肥力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快速提高中低产田肥力和农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农民习惯耕作栽培与高产栽培管理模式)和养分管理模式(传统养分管理模式和高效养分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在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作物产量显著高于农民习惯管理模式。经过5季作物的试验,高产高效管理模式的农田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72~3.01g/kg,土壤全氮含量升高了0.12~0.16g/kg,速效磷(Olsen-P)含量增加了5.2mg/kg,速效钾含量升高了37.8mg/kg。[结论]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高产高效管理模式是中低产农田作物产量提高和耕地地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快速提高中低产田肥力和农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农民习惯耕作栽培与高产栽培管理模式)和养分管理模式(传统养分管理模式和高效养分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在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作物产量显著高于农民习惯管理模式。经过5季作物的试验,高产高效管理模式的农田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72~3.01 g/kg,土壤全氮含量升高了0.12~0.16 g/kg,速效磷(O lsen-P)含量增加了5.2 mg/kg,速效钾含量升高了37.8 mg/kg。[结论]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高产高效管理模式是中低产农田作物产量提高和耕地地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防城港市(港口区、东兴市)耕地土壤养分变化和改良对策.[方法]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有关土壤检测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结果]防城港市(港口区、东兴市)土壤pH范围为3.7 ~6.7,有机质平均含量24.7g/kg,全氮1.37 g/kg,有效磷27.3 mg/kg,速效钾33 mg/kg.相关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有一定的变化.[结论]根据耕地土壤养分情况,提出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1.
廊坊市郊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了解廊坊市郊设施蔬菜土壤盐渍化状况。[方法]按蛇行路线采取廊坊市郊大棚温室、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对其土壤肥力、盐分积累及盐分离子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治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进行探讨。[结果]廊坊市郊大棚温室土壤肥力水平属中等略偏高,但存在高氮、高磷、低钾现象。大棚温室土壤各养分含量均比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高。大棚温室土壤中的盐离子含量明显高于露天菜地和林地土壤,其含盐量已达盐渍化土标准。大棚温室土壤盐分以K+、Na+、Mg2+、Ca2+、HCO3-、Cl-、SO42-为主,其中Na+、SO42-积累量远高于其他离子。[结论]施肥不当及人为调控下的耕作管理措施是导致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张生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74-12175,12183
[目的]为青海省设施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温室栽培。[方法]测定不同地区、种植年限设施土壤中全盐、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与露地土壤养分作对比。[结果]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达到了0.31%,是露地的4.2倍,次生盐渍化发生率达到了65%。而且随着温室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含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剖面土层的加深,盐分和养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主要集中有表层,存在一定的表聚倾向。[结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青海省设施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海南省东方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为热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基础上,阐述土壤养分现状,并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区内土壤养分分布时空变化规律.[结果]东方市耕地土壤总体呈弱酸性,pH为5.49;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氮、磷、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为中等偏下,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较丰富;与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该市土壤酸化特征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显著,降幅为6.0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15.2 mg/kg.[结论]东方市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下且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气候、母质分布和施肥不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玛纳斯河流域不同恢复模式下盐渍化弃耕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以玛纳斯河流域为背景,选取典型的重度盐渍化弃耕地为试验区.随着弃耕地变成棉田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增加,开垦2、5和10年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的含量以及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土壤热水溶性有机碳(HWSOC)的含量较弃耕地高.连续人工开垦后SOC和大团聚体(>1 mm)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其中开垦10年0~5、5~10 cm土层>1mm团聚体分别占56.9%和56.7%,团粒指数下降至43.9%.[结论]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SOC和土壤HWSOC达到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弃耕地新垦土地对绿洲农田土壤HWSOC对维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免耕覆盖在四川省西昌市主要轮作方式中的技术措施及其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2008年开始在西昌市小庙乡进行水稻-小麦轮作免耕覆盖的长期定位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3个处理(①翻耕并将秸秆带离本田;③秸秆翻耕入土;⑤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定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并对各处理水稻产量进行比较。[结果]处理⑤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处理①、③提高了6.81%和0.93%,土壤全氮含量分别较处理①、③提高了6.66%和2.67%,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较处理①提高了5.26%和8.34%;处理⑤土壤含水量较高,表土温度较低,水稻产量较高。[结论]免耕覆盖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调控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6.
荔浦芋种植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荔浦芋种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含量变化及各养分含量的相互关系,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在荔浦芋种植过程中的4个时期分别采集土样,并且检测分析。[结果]pH值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密切相关,施加追肥后,土壤pH值明显升高;碱解氮含量在种植前后差异明显;有效磷、有效钾含量随着肥料的施加逐渐增加;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在种植过程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结论]土壤养分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各养分含量在种植过程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适时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才能掌握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陕西省宝鸡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方法]以宝鸡烟区主产烟县2015年184个土壤样品与2012年207个土壤样品主要养分指标为基础数据,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交换性镁、氯离子总体处于适宜或较高水平;有机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近60.00%的样品有机质含量仍偏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适宜的比例有显著提升;p H有降低的趋势,总体改善明显;66.30%碱解氮含量偏高;80.00%有效锌在低和严重偏低的范围。[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宝鸡烤烟产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85~2006年西昌市农田主要肥力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土壤养分调控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8~11月在西昌市25个乡镇的农田采集土样,分析并比较自1985年以来西昌市农田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和土壤质地的变化情况。[结果]1985~2006年间,西昌市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理化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2006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28.8、1.67 g/kg和127、17.4 mg/kg,分别比1985年上升了3.6%、32.5%、74.0%、93.3%,而速效钾平均含量比1985年下降10%。2006年土壤pH值平均为6.2,1985年平均为6.6。1985年重壤土面积最大,为41.7%,其次为中壤土(28.4%),2006年中壤土面积最大,为66.9%,而重壤土面积为18.6%。[结论]西昌市多数乡镇的土壤有机质等含量增加,有酸化的趋势,最缺乏的元素是钾素,其次是磷素,应当采取措施控制酸化,补钾、增磷,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主要研究不同海拔庐山土壤的养分含量状况的差别。[方法]选择庐山地区3种典型土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壤),分析不同层次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阐明不同海拔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差异,以期进一步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受自然因素(气候、温度、植被类型和凋落物等)和人为因素(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及污染等)的影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存在不同尺度的差异。不同海拔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高度成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速效磷含量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但与海拔无明显相关性;速效钾的含量与高度呈负相关,土壤总体养分含量为山地棕壤山地黄壤山地红壤。[结论]该研究对深入理解山地土壤垂直地带分布规律,提出土壤资源利用改良意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缓释肥在设施农业条件下养分释放与土壤水分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定期检测缓释肥肥效的释放速度。[结果]缓释肥养分的释放受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影响,风干土样的有效氮含量由最初的28.80 mg/kg增加到试验结束时的43.08 mg/kg,而土壤相对含水量为100%的土样中的有效氮含量由最初的36.90 mg/kg增加到试验结束时的249.58 mg/kg,但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释放量随含水量的增加效果不如有效氮显著。[结论]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升高,缓释肥的养分释放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