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庄河市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能值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地区比较,该农业系统能值利用强度和人均能值利用量较高,环境承载力较高,能值投入率较高,净能值产出率较低,可更新能值比较低。农业生态系统投入水平较高,生态环境所受压力较大,自然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在庄河市农业发展中要重视可更新资源,加强资源保护,提高系统净能值产出率,以利于农业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于娇  顾凤岐  霍金丹  梁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19-12621,12626
从能量流动着手,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集贤县2008 ~ 2012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生态系统运行情况、环境承载情况做了定量分析.分析发现,集贤县高科技物资投入量比较少,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对环境造成的承栽压力较小,环境资源未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高效利用,农业发展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因不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利用率较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需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引进高科技生产技术,增加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有效利用集贤县农业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物质能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3—2012年聊城市农业生态系统数据,运用能值理论方法,分析该市生态农业的投入与产出,采用可更新资源能值比率、能值自给率、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对聊城市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在能值投入上,主要依赖于后期的工业辅助能,而对当地环境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在能值产出上,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已超过种植业,成为优势产业;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属于消费型,可持续发展指数逐年降低,仅维持在0.1以下,环境负荷率逐年升高,最高达15.5,区域环境压力大,生态状况难以改善。聊城市今后应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调整工业辅助能投入,提高能值受益率,探索建立多层次、高功能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4.
 应用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福建省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流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的情况选择了能值投资率、净能值产出率、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指数、系统生产优势度及系统稳定性指数等10个指标进行分析,其中净能值产出率为11.40、能值投资率为1.91、环境承载力为2.2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9.10、系统生产优势度为0.53以及系统稳定性指数为0.90。结果表明:该县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阶段,系统能值投入水平和转化效率较低。为了促进长汀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能值投入结构,逐步提高石化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5.
徐国伟  黄淑玲  袁新田  苏海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38-17240,17293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生态能值分析方法对宿州市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省市相比较,宿州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居于中游水平。依据能值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减少不可更新资源的投入、提高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农业等提高宿州市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2000~2004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值为环境、资源、人类劳务、信息和发展决策的分析评价提供了新尺度.为了更好地评价大连市农业种植业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大连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在简单阐述能值分析理论基础上,运用能值分析方法,计算分析大连市2000年到2004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与产出,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了能值分析指标体系.从净能值产出率和环境负荷力角度来量化分析大连市农业系统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4年,大连市农业生态系统净能值产出率分别为9.48、9.24、8.52、8.00和7.59,环境负荷力分别为10.21、11.49、6.26、10.41和9.03.大连市农业生态系统发展整体处于较好态势,但对环境的压力较大,应进一步加大其高科技含量的能值投入,以促进农业系统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更深入了解中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网络运行效率和发展潜力的空间差异,正确评价区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其可持续发展情况,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生态系统运行情况做了定量分析,结合GIS,对区域内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青海和新疆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其可持续发展性能(EIS)大于3.0;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和甘肃,环境负栽较高,发展潜力较差,EIS均小于0.5;内蒙古、宁夏、陕西和贵州则处于中间地带,EIS介于0.5和3.0之间.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regional interior ecosystem networks of 12 provinc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and their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to better evaluate the agricultural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EMA(emergy analysis)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emergy input/output ratio,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eco-system of the provinces.Grading and spatial difference analysis were made based on EMA and G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bet,Qinghai and Xingjiang have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with an EIS greater than 3.0;Sichuan,Chongqing,Yunnan,Guangxi and Gansu have the smallest potential,their EIS being less than 0.5 due to their high environment loading ratio(ELR);and the other provinces are in between.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评价城郊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采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分析了花溪区2010年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与产出。结果表明:花溪区总能值投入为2.25×1019sej,总能值产出为1.32×1019sej;可更新能值投入占能值总投入的47.56%,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投入占能值总投入的34.67%,净能值产出率为1.18,能值投资率为0.95,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07。说明,花溪区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阶段,系统能值投入水平和转化效率不高,随着工业辅助能值投入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9.
为更深入了解中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网络运行效率和发展潜力的空间差异,正确评价区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其可持续发展情况,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生态系统运行情况做了定量分析,结合GIS,对区域内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青海和新疆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其可持续发展性能(EIS)大于3.0;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和甘肃,环境负载较高,发展潜力较差,EIS均小于0.5;内蒙古、宁夏、陕西和贵州则处于中间地带,EIS介于0.5和3.0之间.  相似文献   

10.
应用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福建省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流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长汀县农业生态系统的情况选择了能值投资率、净能值产出率、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指数、系统生产优势度及系统稳定性指数等10个指标进行分析,其中净能值产出率为11.40、能值投资率为1.91、环境承栽力为2.2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9.10、系统生产优势度为0.53以及系统稳定性指数为0.90.结果表明:该县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阶段,系统能值投入水平和转化效率较低.为了促进长汀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能值投入结构,逐步提高石化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增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流域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足迹是一种基于消费而度量区域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参考方法。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对鄱阳湖流域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鄱阳湖流域存在赤字生态,生态协调系数DS=1.3802〈1.414,表明本地区的发展模式是属于基本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湖区在长江流域和山江湖区中的战略地位、湖区资源特点与优势、湖区环境问题与生态挑战、湖区土地利用与水体变化关系及综合开发潜力等湖区背景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湖区兴起的6种主要典型模式:1.官田湖及药湖开发模式挖塘抬田(地);2.蚌湖开发模式低坝网拦养鱼;3.赤湖与珠湖开发模式网拦与网箱养鱼;4.落脚湖开发模式养鹅牧牛(羊);5.南新与观音塘开发模式稻鱼(虾、蟹)林;6.五桥、积龙模式猪沼果(棉、菜)。为加速湖区经济发展,提出了湖区跨世纪的战略发展思路和根据不同的土地、水面与草洲资源,分类推广相适应的典型模式,并对湖区在典型模式推动下的湖区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3.
论鄱阳湖区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鄱阳湖区畜牧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畜牧经济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区畜牧生态经济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为回流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回流农民工就业、创业过程中微观层面上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回流农民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环鄱阳湖地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方法]于2010年对环鄱阳湖地区7个县市的地下水质状况进行调查,从矿化度、硬度、水化学类型等方面对鄱阳湖区域不同地区浅层地下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对比,揭示区域浅层地下水质现状及其变化特征与原因。[结果]环鄱阳湖地区地下水质指标除pH外均较好,均属Ⅰ类水质标准;其中南昌市矿化度、硬度、电导率、Na+、K+、Ca2+、Mg2+、Cl-、HCO3-为最高值,都昌县pH和SO42-为最高值,鄱阳县Mg2+和pH为最低值,永修县硬度、K+、Ca2+、SO42-、Cl-为最低值,进贤县Na+、矿化度和电导率为最低值。江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环鄱阳湖地区地下水质较好的主要原因;南昌市地下水多项水质指标最大,甚至趋于Ⅱ类水质标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类活动起决定性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区域浅层地下水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祝必琴  辜晓青  陈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06-7308,7321
[目的]分析环鄱阳湖区1991~2005年植被覆盖的变化。[方法]利用环鄱阳湖区1991和2005年两景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归一化植被指数像元二分模型对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并通过转移矩阵,对该区植被覆盖等级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1991~2005年,环鄱阳湖区植被覆盖总体略呈上升趋势,林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同时耕地面积有所减少,沙地、裸地等也呈小幅增加趋势。[结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合理进行土地资源配置,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水体的质量状况。[方法]于2014年对鄱阳湖区域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季节性调查。根据湖区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利用指示生物法和藻类多样性指数法(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从鄱阳湖的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共5个门36个属62个种。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中,绿藻门和蓝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其次为硅藻门。根据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来看,鄱阳湖水体已经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结论]调查结果为鄱阳湖的水体质量评价及后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中亚  付梅臣  孟燕  郭卫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67-14569,14571
采用能值分析的方法,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并选取了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发展指数、系统生产优势度5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武安市能值投入与产出均处于上升态势,能值投资率不断上升,但净能值产出率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同时随着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的加大,环境压力也在日益增加。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具有生态、水文控制、环境控制三大功能,对调蓄长江洪水、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鄱阳湖湿地资源特征和功能进行了现状分析,阐述了鄱阳湖湿地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实现鄱阳湖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的特点,对影响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油菜气候区划指标.根据鄱阳湖地区1961~2005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显示,影响该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和日照条件,关键生长发育期为播种出苗期和开花结荚期.采用1: 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GIS空间分析,将影响油菜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除鄱阳湖滨湖区及湖区的南部为油菜种植一般区外,其余地区均为油菜种植的最适区和较适区,尤其鄱阳湖地区北部,为油菜种植的最佳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