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CitespaceV软件对所选635篇关于"农民工终身教育研究"的样本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该主题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城镇化对农民工终身教育的影响、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民工职业发展、就业方向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发展历程上,经历了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终身教育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农民工终身教育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等发展研究;未来研究中,该主题将继续探讨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等重要议题与农民工终身教育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民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也正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农民工终身教育研究类型也将丰富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农民工城乡双向流动性的差异,将农民工划分为市民化农民工、候鸟式农民工和季节性农民工3个群体,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对这3类农民工回流的分层促进,以及这3类农民工回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分层推进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将吸引外出农民工回流,农民工回流就业、创业又会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在于解构农民工,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权益问题是现阶段农民工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农民工问题的核心.农民工权益问题包括劳动经济权益.政治民主权益,文化生活教育权益、社会保障权益等.转变观念.将农民工组织起来,制度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新、老世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制度、社会和心理四个维度构建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存在代际差异。其中,经济资本是新、老世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差异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大于老一代农民工,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则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大。由此,应该从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提升农民工工作技能、培育社会资本和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加快城市融入,促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余琳  张瑾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97-198
从农民工的界定、农民工的特点、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模式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皮村3 331名农民工心理压力状况的调查发现,农民工整体心理压力超出适中水平,熟练劳力动型农民工存在数量庞大的中度、重度压力群体,中年农民工受工作和生理因素双重影响压力最大,处于婚姻存续和婚姻破碎的状态农民工心理压力较大,专业技术型层次的农民工心理压力较小。建议通过优化农民工生活环境、改善农民工生活质量、加强农民工心理援助服务、建立心理减压工作长效机制等方式舒缓农民工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民工城乡双向流动性的差异,将农民工划分为市民化农民工、候鸟武农民工和季节性农民工3个群体,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对这3类农民工回流的分层促进,以及这3类农民工回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分层推进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将吸引外出农民工回流,农民工回流就业、创业又会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宏  杨振  王卫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16-16317,16320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转型期中国能否顺利化解社会矛盾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从法律视角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学者在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国内学者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可以分为3类:一是对农民工保障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诉求问题和认识误区、农民工社会保障进行理论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缺陷、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公平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实证研究,包括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的顺序、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影响因素、社会保障观形成的内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路径探索,包括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多层次发展、浙江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双低模式"、"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的比较以及根据农民工内部分化后的阶层分类建立多层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从农民工范畴的界定、农民工与社会结构分化、农民工工资、“民工荒”现象以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方面对当前学术界观点和政府政策进行综述,以深化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并期望对解决当前农民工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的职业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所在,普通员工、中低层管理者、技工和经营者是农民工职业的四大基本类别,技工更是农民工职业上升过程中的主要方向。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个人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和城市环境对农民工职业上升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5—40岁年龄段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职业上升的主力军,而体现农民工综合人力资本的学历和最能体现农民工心理资本的强烈进取心是农民工职业由普通员工上升为中低层管理者、技工和经营者等高端职业的共同的关键因素。企业组织内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农民工晋升为中低层管理者的重要条件,人力资本是农民工成长为技工的关键因素,而组织外社会资本、较强的风险承受力和处于不发达中小城市则是农民工成为经营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及其对社会流动影响的现状的调查数据,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其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差强人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27-20728,20746
对新生代农民工抗逆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抗逆力培养的内在机制,即:从社会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接纳能力,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和就业问题提供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民工领域研究热点主题以及研究前沿分析,有利于厘清农民工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前沿趋势。[方法/过程]通过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工具对2010—2020年7月间CSSCI期刊中与农民工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核心作者分布、发文机构来源以及关键词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过去近10年间农民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子女、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农民工社会保障、农民工相关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该领域最新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精准扶贫、幸福感、市民化意愿、农民工创业、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另外,各高校师生是现阶段农民工群体研究主力军,但各高校间缺乏长期大范围合作,仅存在少量内部合作,跨机构合作研究较少。未来可加强跨机构、跨领域的合作研究;完善农民工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农民工在就业、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王竹林  吕默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38-4940,4944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贫困具有转移性、边缘性、介入性、聚集性、发展性、循环累积性以及代际传承性等特征。农民工贫困包括资本贫困、权利贫困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贫困,其中资本贫困和权利贫困是阻碍农民工城市生存、发展,乃至于实现市民化的工具性手段,而可持续发展能力贫困才是其贫困的真正根源。只有进行制度重构、资本赋予和能力再造,才能使农民工走出贫困的陷阱。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的就业直接关系其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但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就业竞争中,改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现状,加强农民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我们政府当前首先要做的事情,作者就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胡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61-22762,22792
以农民工创业能力评价为研究内容,首先针对农民工创业的特点以及农民工创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从农民工创业的思维能力、行为能力、语言能力3个方面,构建了对农民工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建两两比较矩阵,得出相对重要性权重。并给出了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苏世海  汪泓  刘倩  刘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14-19117
调查分析了农民工目前的权益受损状况,结果不容乐观:农民工培训权益总体情况稍差;农民工休息休假权利受损严重;农民工工作环境和健康防护措施不力;农民工获得合法劳动报酬权利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害;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供需缺口较大。结合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农民工在不加入维权组织和加入维权组织2种情况下所获收益的多少以及其作出的战略选择,得出农民工加入维权组织是一种理性行为,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证了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工会组织的强硬名声对于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会起到积极作用。对现有农民工维权组织运作效果进行了分析,表明农民工自己的组织作用一般,而工会组织在农民工维权方面大有可为。农民工维权更倾向于合法方式,为进一步完善工会维权,说明了工会替农民工维权的正当合法性,并提出了工会提高自身强硬名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三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三农"问题即农业"劣质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村居)民"丰裕型贫困化"等问题。"新三农"问题是在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它是原有"三农"问题在新时期的全新表现形式。对于"新三农"问题,我们要深刻反思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也要在解决之道上另辟蹊径,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强调农村幸福文化的塑造,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够帮助农民工顺利实现就业,提升就业质量;能够完善农民工救助体系,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在中国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助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20.
以广州市的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社会融合现状作了深入调查,并从农民工在城市的经济融合、政治融合、社会权益融合以及心理融合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