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双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34-5136
[目的]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的评价方法,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地文资源、天象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评定研究,进而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结果]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总得分为44.42分,达到《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一级标准。[结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对广西九龙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的国家标准对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九龙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为41.78分,为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对广西九龙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的国家标准对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九龙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为41.78分,为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10-17211
基于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资源的调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主要资源有5类60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2.81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10.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9.0分,综合得分为41.81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Ⅰ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对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贵港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黎森 《广西农学报》2013,28(3):35-40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国家标准,对贵港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将其与广西区内同类型旅游资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I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岩泉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8个主类、16个亚类、32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68个,岩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显著;通过对各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7.
黎森  王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43-18045
指出风景资源是森林公园吸引游客的根本,客观正确的风景资源评价是确定森林公园开发方向的基础。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首先对柳州市君武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定性评价,总结出其森林景观特色鲜明、品位较高,林间景象缤纷多彩,山水地貌景观组合良好以及森林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的特点,进而采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国家标准,对柳州市君武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君武森林公园的开发价值,突出了其森林美学、科普教育、康疗保健、旅游文化以及旅游经济价值,以期为君武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剑敏  龚倾  余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49-18051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包括地理位置、地文条件、气候、水文条件在内的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从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方面介绍了研究区的森林风景资源,与此同时综合评价了森林公园的外部交通、适游期、旅游区位条件等旅游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的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分析评定,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标准、利用形式、开发规模和服务功能,可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青海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华卿  樊国有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07-4809,4825
通过对青海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详细调查,按照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认为,青海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及开发条件总评价值为42.60分,符合一级森林公园标准,且开发条件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海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详细调查,按照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认为,青海麦秀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及开发条件总评价值为42.60分,符合一级森林公园标准,且开发条件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11.
卢洁  万涛  沈慧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9-13031
对安徽省池州市大王洞风景区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7类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其地文景观丰富、农家风情浓郁、水景美不胜收、山体景观秀美、生物景观丰富以及人文资源积淀深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吸收以往专家、科研人员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上的经验,运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利用AHP法、德尔菲法、旅游地综合评估模型,将评价因子分成资源价值、生态安全、开发条件3个方面,对各种影响因子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确定出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组织水平的各种因子的相互关系,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进而对主入口广场区、胜境湖游览区、田园风光区、诗神游仙景区、洞府乾坤景区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进行开发时序评价,得知洞府乾坤景区较其他景区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具有成为一流旅游地的条件,但仍需改善生态安全和开发条件,其他4个景区需要针对具体的特点做进一步规划和开发。  相似文献   

12.
太湖源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氏通过对太湖源森林公园3个主要景区植物群落的调查,对景区的风景林景观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景观美学、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组成的3个2级指标与10个3级指标构成的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太湖源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质量整体优良,古树大树资源及特色风景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景观和科研价值,并对风景林景观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景观优化和资源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对色季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鲁朗景区为例,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AHP法对色季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色季拉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质量较高,环境条件很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但应着眼于中长期的开发规划,提高总体景观价值,形成各具特色的景点、景观。为公园定位、建设规模及顺序的确定和景观资源的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对牛河梁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概述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其价值,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牛河梁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森林公园的规划目标,规划出4大景区,并对各景区进行开发建设项目设计。最后,对牛河梁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贤春  刘晓琴  陈瑶  胥晓  贾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75-12378
在实地勘察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将其生态旅游资源按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部分进行评价,其中对生态旅游风景资源质量采取灰色统计法进行评分,生态旅游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则由专家直接赋分。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总分值为39.105分,达到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嵩县天池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采用森林风景资源等级评价明确风景资源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ROS技术确定游憩机会类别的空间布局,划定出功能分区并对功能分区的建设进行规划。结果表明:天池山森林公园存在森林资源破坏日益严重,游憩体验类型较为单一等问题;依据森林风景资源等级评价对ROS技术进行调整,将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等4个区域;依此划分出的功能分区,通过梳理游憩机会类别的空间布局,可应对公园优势风景资源开发过度、劣势风景资源相关游憩开发不足等问题,为其他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