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我国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类别及发病特点、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和传播途径,并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概述了现阶段我国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最后提出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绿色防控措施,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和植物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层培养法测定了生防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CF05对铁皮石斛细菌性叶斑病病原细菌的拮抗活性,温室试验测定了CF05防治铁皮石斛细菌性叶斑病的效果。结果表明,CF05菌剂显著抑制铁皮石斛细菌性叶斑病病原细菌的生长,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636%。同时,CF05菌剂显著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鲜质量提高了310%,侧芽增加3158%。  相似文献   

3.
徐益先 《河南农业》2011,(11):29-29
一、细菌性病害识别 在植物病害中,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种类最多。其次是由细菌原引起的病害,要有效地防治细菌性病害,必须了解细菌病害的特征,掌握正确的诊断和识别技术,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正1.植物病害诊断仪。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原因。这些病害微生物一般通过茎、叶、根系、果实等侵染植物,大部分病害在染病初期虽能较易防治,但一般不易被人察觉,病害一旦发生,防治不仅困难而且效果较差,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在病害发病初期进行检测和及时防治,对防治病害的发生尤为重要。该仪器能够快速分析确定各种农作物病害的种类,为如何防治病害及用药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邮购价4800元/台。  相似文献   

5.
正1.植物病害诊断仪。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原因。这些病害微生物一般通过茎、叶、根系、果实等侵染植物,大部分病害在染病初期虽能较易防治,但一般不易被人察觉,病害一旦发生,防治不仅困难而且效果较差,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在病害发病初期进行检测和及时防治,对防治病害的发生尤为重要。该仪器能够快速分析确定各种农作物病害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病害的快捷精准识别对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病害识别模型参数量大、泛化能力弱、不适用于田间实际场景且不易搭载至移动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EssNet农作物病害识别网络,该网络以ShuffleNetV2_0.5为基础网络,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ECA)机制与SiLU激活函数进行结构改进,同时结合知识蒸馏技术使用EfficientNetB0网络对EssNet进行学习指导,最后使用余弦退火衰减策略对学习率进行动态调整使网络表现达到最优。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EssNet农作物病害识别网络对复杂环境下2种作物(玉米、苹果)的11种病害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5.21%,比基础网络提高2.11个百分点,参数量为0.35 M,权重文件为1.49 MB。该网络的整体性能优于其他现有模型,为建立田间轻量级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1.植物病害诊断仪.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原因.这些病害微生物一般通过茎、叶、根系、果实等侵染植物,大部分病害在染病初期虽能较易防治,但一般不易被人察觉,病害一旦发生,防治不仅困难而且效果较差,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在病害发病初期进行检测和及时防治,对防治病害的发生尤为重要.该仪器能够快速分析确定各种农作物病害的种类,为如何防治病害及用药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邮购价4800元/台.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链霉素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主要成果,包括链霉素的发现历史、链霉素在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植物病原细菌对链霉素的耐药性以及链霉素的耐药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细菌性病害识别在植物病害中,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种类最多,其次是由细菌原引起的病害,要有效地防治细菌性病害,必须了解细菌病害的特征,掌握正确的诊断和识别技术,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农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休眠算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但是农业环境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要求更高。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能量,延长网络节点电池的供电时长成为了研究农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及优化节点同步/休眠机制入手,研究在不影响网络通讯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网络同步及休眠,降低传感器节点能耗。选择了一种树形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逐级休眠唤醒同步的节点时间同步、休眠方式,在JENIC5139平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拓扑结构及休眠方式,进一步降低功耗,大大延长了农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电池的供电时间,从而提高网络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结合生物学中的Logistic模型以及信任策略,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并在信息传播模型的基础上,对激励策略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模拟试验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地提高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任水平,并加快信息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丁香假单胞菌是好氧、腐生性强的革兰氏阴性菌,所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生率位居十大细菌性植物病害之首,尤其引发的疫病在各农业大国爆发并有在世界范围扩散的趋势,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国内外学者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报道,对丁香假单胞菌的致病变种、病原菌鉴定、植物检疫、早期快速检测技术、致病机制及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现阶段该病害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3.
番茄青枯病是土传细菌病害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防治。在对该病防治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杀菌剂一菌立停与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混合液注射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细菌性病害,是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生物防治是解决烟草细菌性青枯病的一条理想途径。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生物手段防治烟草青枯病在室内表现为良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生防因子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大田上的防治还不够稳定,防效不太理想。笔者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利用诱导剂、生防菌、转基因植物及其他生物资料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建立以烤烟水旱轮作为主的轮作制度和采用无公害的植物抗逆诱导剂来提高植物对青枯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
林火仿真研究中,为更好地描述林火行为,以辅助扑救决策,林火的蔓延模拟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选用Rothermel林火蔓延模型,结合实际林区的地理环境,提出一种基于OGRE粒子系统的林火蔓延模拟方法,给出了利用OGRE进行林火蔓延模拟的过程,并在计算机上重现了由单个火源引发的林火蔓延过程。  相似文献   

16.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通过分离控制平面和数据转发平面,对二者进行解耦的同时实现对网络的集中管理和灵活控制.随着传统校园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封闭的网络设备内置了过多的复杂协议,增加了管理员定制和优化网络的难度.同时,校园网内网络流量快速增长,各种新型服务不断出现,传统层次架构网络管理的工作量和运维成本在不断上升.为此,提出基于SDN的新型校园网络架构方案,Openflow交换机作为网络节点,Opendaylight作为控制器,结合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对校园网中数据包转发路径进行优化,以减小端到端间的延时,满足多变的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文中利用Opendaylight控制器和Mininet网络仿真工具建立校园SDN网络模型,并通过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来验证文中所提路径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为下一步校园网大规模设计部署SDN网络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拓扑控制与拓扑维护是优化无线Ad hot网络拓扑结构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无线Ad hot网络中各节点在失效情况下,为维护网络的连通性,提出一种以Dijkstra SPT算法为基础,以减少Ad hot网络拓扑维护开销,低代价节能运行的最短路径树算法—ELSPT。其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利于对Ad hoc无线网络带宽的空间重利用,提高网络容量,减少分组碰撞的概率,对优化网络的拓扑控制和拓扑维护有着显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土传病害是以土壤为媒介进行传播的植物病害的统称。该文从保护地土传病害发生的原因、病害的种类、制约病害发生的功能菌种类、防治机理等方面综述了保护地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功能菌在保护地病害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胶孢炭疽菌引起的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活体测定,分别筛选出防治油茶炭疽病的高效杀菌剂和植物抗病激活剂。采用菌丝抑制法测定杀菌剂及植物抗病激活剂对胶孢炭疽菌的毒力;采用离体叶片法,通过病斑减小率评价植物抗病激活剂对油茶炭疽病的诱抗效果。供试7种杀菌剂中以咪鲜胺抑菌活性最强,EC50为0.129 mg/L;嘧菌酯抑菌活性最低,EC50为52.110 mg/L;植物抗病激活剂对菌丝生长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在2年生的油茶苗上喷施后,对病斑在叶片上的扩展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以水杨酸100 mg/L剂量处理的叶片诱导抗病性最佳,诱抗效果为50.13%,芸苔素内酯、茉莉酸甲酯,井岗霉素,苯并噻二唑处理组的最大诱导防病效果依次为36.82%、26.93%、19.67%、17.73%。该试验结果为杀菌剂和植物抗病激活剂的复配制剂提供参考依据,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UWSN)的能量有效性,对节能路由策略进行研究.当给定源宿节点距离,通过多跳中继转发数据时,证明了一定存在能量最优的中继跳距.提出了一种节能的路由协议,节点通过适当的信息交换来获取邻居信息而不必知道全局信息,基于跨层设计的思想,在物理层根据反馈信息和最优跳距分配不同的功率级,在网络层寻找与理想路径临近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相对于FBR、VBF和DFR路由协议消耗更少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