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腾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68-14870
分析了巴马乡村养生旅游的特征,突出其长寿文化的垄断性、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指出巴马乡村养生旅游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主要在于: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卫生状况,逐步转变村民观念;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立长寿老人保护机制。综合考察了巴马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制约巴马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即长寿区域环境遭受污染,开发无序、缺乏管理,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巴马乡村养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强调应加强长寿旅游资源的保护,打造农家旅馆示范基地并执行准入制度,建立社区医疗体系,以有利于巴马乡村旅游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进而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是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途径。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阐述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关系,并对麻阳县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思路,设计了长寿康养型、生态观光型、产业融合型、红色印象型、文化传承型等5种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娜 《宁夏农林科技》2013,(5):98-100,104
在对巴马长寿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旅游资源的特色所在,并对其旅游开发价值进行阐述,以期为打造巴马独具特色长寿旅游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同时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更新,传统观光旅游已不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开始寻求一种"健康,愉快,长寿"的养生旅游休闲方式。因此,健康的养生旅游应运而生,成为一种世界旅游新趋势。运用波特五力模型,从供应商,购买者,潜在进入者,现有竞争者以及替代产品这五个方面分析了舟山的养生旅游市场。通过分析发现舟山地区建设养生旅游体系具有可行性,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长寿时代的来临,为了更好地将长寿资源与乡村振兴策略相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长寿村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了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长寿村的振兴策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对健康长寿价值观的重视,长寿文化成为长寿村独特的吸引力源泉,通过改造传统民宅、推广长寿村居旅游、开发乡村特色产品及构建长寿品牌等,长寿村实现了从贫困村落到经济繁荣村庄的华丽转变。此外,借助“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创新,也为长寿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线,凭借名山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和得天独厚茶文化底蕴,实行茶旅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南岳衡山以其"五岳独秀"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佛道儒三教协调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优势,发展名山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优越。但必须强化南岳云雾有机茶品牌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点发展养生长寿茶文化休闲度假旅游。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城乡统筹战略的重要推进器,是当代中国新农村发展的纲领。广西巴马村的气候十分适合人们居住,是世界上较为有名的长寿之乡。但是,随着来这儿的旅游和定居的人变多,给巴马村的环境保护带来了挑战。分析了巴马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为新兴城市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城市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旅游者日渐追求"健康、愉快、长寿"的生活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休闲养生度假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成为旅游消费的新趋势。生态养生旅游是一种将生态旅游和养生旅游相结合的新兴的旅游形式。重点研究了山海关樱桃沟基地的自然、交通和历史文化条件,确定了以基地内山地林区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林地开发模式。对生态养生旅游发展的理论进行探索,对规划设计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8):152-153
黔东南州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紧紧围绕省十大扶贫产业,创新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融合发展,做到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及林业建设、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紧密结合。旅游、扶贫、交通、农业、林业等部门强化协作,结合我州乡村旅游浓郁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引领贫困群众就业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商洛市新农村建设的概况和现状,分析了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商洛市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区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广西农业科学》2011,(9):1168-1171
【目的】探索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合理途径,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进行归类,分析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的升级途径。【结果】由于四川民族地区方格状区域格局难以形成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而其农牧交错的区位条件维持了原野型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因此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分为原野型乡村旅游和城郊型乡村旅游两种类型。【建议】在松潘—木里线以东,应发展替代旅游以减少环境压力,以西则应兼顾农牧环境的客观性和传统社会的乡土性认识,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和森林、草原旅游线路的开发,将高寒麦类食品和民族聚落作为深度开发的关键,重点发展原野型乡村旅游,避免数量扩张的片面性,丰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农业、农村特点,提升乡村旅游质量。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国内外已展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有关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和妇女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基于前人研究和实地问卷调查的资料,论证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意义和模式,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中妇女的作用及其影响,并以关中地区若干乡村旅游点为例,对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作实证分析,进一步探索和揭示了关中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参与的模式和妇女的作用,并对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孝宏  张胜武  李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08-5609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节庆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旅游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节庆旅游发展相对落后,通过分析西部地区节庆旅游现状,提出西部发展节庆旅游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奶牛育种中的长寿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寿性状是奶牛育种中最重要的功能性状之一,除产量性状之外,长寿性状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由于遗传力低、数据分布特殊和性状表现晚等特点,长寿性状也是选育难度最大的性状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起,长寿性状就进入了各国奶牛育种家的视野,针对长寿性状的研究持续进行;上世纪90年代后,各奶业发达国家陆续将长寿性状纳入其奶牛综合选择指数。目前,我国奶牛综合选择指数(CPI)中尚不包含长寿性状,对长寿性状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奶牛长寿性状的有关研究,从性状定义、遗传评估方法、与其他性状的关系、遗传标记、性状选育策略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长寿性状的研究和选育情况。通过汇总有关长寿性状与其他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阐述了长寿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收集各国奶牛选育方案中的相关信息,重点介绍了各主要奶业发达国家对长寿性状的选育策略。此外,本文还通过收集在我国奶牛群体中针对长寿性状开展的研究,概述了奶牛长寿性状在我国的研究现状。长寿性状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可使用不同的模型对其进行遗传评估,包括线性模型、阈模型、生存分析模型和随机回归模型等。长寿性状与产量、体型、繁殖、健康和管理类性状等存在低到中等的遗传相关,线性体型性状中,与泌乳系统有关的体型性状与长寿性状的遗传相关较高;繁殖和健康性状表现更好的奶牛,其长寿性状通常表现更好;长寿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受牛群选育方向的影响较大,在不同群体中,长寿性状与同一性状的遗传相关不尽相同。奶业发达国家的奶牛综合选择指数中均包含长寿性状,这些国家除了使用直接长寿进行选择之外,部分国家还同时采用间接选择的方法对长寿性状进行选育,常用于间接选择长寿性的其他性状主要包括泌乳系统、腰强度、尻角度、肢蹄和乳房炎抗性等。在不同群体中,均发现了大量与长寿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其中大多数标记都定位在已报道的与繁殖、疾病和体型等性状相关的遗传区域内。文章还提出了从数据收集、遗传参数估计、遗传标记挖掘、评估模型和选择策略探讨等方面针对我国奶牛群体进行长寿性状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石芬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88-1291
借助公共管理学、旅游学、品牌学、茶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运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从文化旅游视角对红安县茶业品牌的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红安县茶业品牌开发的对策,结合红色旅游文化进行茶叶品牌形象设计、结合生态旅游进行品牌生产基地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培植茶业品牌笼头企业、结合红色文化旅游开展茶旅游产品加工研制、结合红色文化旅游开展茶业品牌宣传与营销、制定激励政策增加茶业品牌开发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农”问题的新时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伟  鄢志武  刘保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25-6027
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严重地区发展旅游的制约因素,阐释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三农"的贡献及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同时就新时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杭州富阳地区的田间种群进行生物型1种群的特异片断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接虫到抗虫还是感虫水稻品种上,寿命在1~2d与6d以上个体,"-"标记占较大比例,寿命在3~5d的个体,"+"-"比例相差不大,寿命在8d以上的个体,"-"个体存活的比例较多。生物型1的特有条带,在田间种群出现的比例约20%左右。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者体验真实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超群  罗明春  钟永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57-11159
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阐释了旅游体验真实性的内涵,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真实性的要求,指出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应根据乡村旅游者旅游体验真实性需求的多元化与层次化,在保持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并运用发展的观点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舞台构建和创新,以期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婧  黄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6,(13):233-235
我国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这表明我国旅游业已快速步入了“大旅游”时代,在旅游业散客化、个性化需求趋势推动下,气象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该研究从旅游气象资源、气候变化、气象预报、气象灾害4个方面阐述了气象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立足于旅游市场需求变化,提出了“旅游+气象”模式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并通过科技渗透与产业延伸两条路径对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