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分子标记鉴定辣椒抗疫病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利用分子标记快速准确鉴定辣椒抗疫病材料,以36份辣椒高代自交系为材料,利用与辣椒疫病紧密连锁的2对标记引物,结合田间抗疫病性调查,鉴定辣椒抗疫病种育材料。实验结果表明,26份材料的2个标记引物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完全吻合,包括22份抗病材料,4份感病材料;3份材料的分子鉴定结果与田间调查结果相反;4份材料在2对引物上的鉴定结果不同,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标记所连锁的抗性位点不同、抗性基因的表达形式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魏波 《种子世界》2009,(6):27-27
本试验对当前黑龙江省生产上主栽的礼品西瓜品种进行枯萎病抗性鉴定,用为害黑龙江省西瓜的枯萎病菌对8份西瓜材料进行了抗病鉴定,结果中抗材料1份,高抗材料2份,轻抗材料5份。  相似文献   

3.
保山市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种质资源在大麦生产和育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筛选鉴定出优质种质资源迫在眉睫.为筛选优异的种质资源,对保山228份大麦资源生育期、株高、穗部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鉴定筛选出特早熟材料8份;矮秆材料10份;特多粒型材料3份,多粒型材料19份;千粒重大于60 g的二棱稀有大粒型材料2份,千粒重大于55 g的二棱特大粒型材料10份,千粒重大于45 g的多棱材料8份;高产材料10份;高抗白粉病材料17份;高抗条纹病材料206份.为今后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贵州水稻区试品种(组合)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学辉  谢海呈  袁洁 《种子》2003,(3):26-27
1996—1998、1999—2002年分别采用苗期喷雾接种及穗期注射接种两种鉴定方法对264份水稻区试新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瘟病性人工接种鉴定,共鉴定出抗性材料74份,其中表现高抗的材料9份,表现抗的材料30份,表现中抗的材料34份,分别占总鉴定品种数的3.41%、11.36%和12.88%。  相似文献   

5.
1983—1986年,采用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对911份陆地棉资源材料进行了黄萎病抗性苗期鉴定。结果表明,苗期人工接菌鉴定结果与田间病圃成株期鉴定结果相一致。筛选出了高抗黄萎病材料2份、抗黄萎病材料46份。其中有些抗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可供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6.
“七五”期间对已搜集、编目的云南稻种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其中抗稻瘟病鉴定4735份,白叶枯病鉴定4092份,抗寒鉴定3000余份,抗旱鉴定3126份。筛选出一批抗性材料,可供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均匀一致的黄、枯萎病病圃中,分别对1259份、426份品种进行黄萎、枯萎病抗性的鉴定。结果是:黄萎病高抗材料为8份,占0.64%,抗病材料79份,占6.27%;枯萎病高抗材料3份,占0.70%,抗病材料8份,占1.88%。在重复鉴定的152份材料中,134份结果一致,占88.16%。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糜子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引42份糜子种质资源进行生育性状、产量性状和抗逆性鉴定,两年的种植观察结果表明,该批材料生态类型丰富,优异性状较多,共鉴定筛选出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的材料6份,具有特殊性状的优异材料4份,其中超大粒材料3份,超高蛋白含量材料1份;粮饲兼用型材料2份。为张家口地区在糜子生产和育种研究中有目的地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1989~1990年,对122份蚕豆种质材料进行了抗锈病鉴定。鉴定出中抗种质材料5份,占4.1%。讨论了蚕豆锈病病情分级、抗性评价标准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引进国外棉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利用引进的棉花种质资源,我们对引进国外的154份棉花种质材料进行了种植鉴定。结果表明:该批引进材料均为陆地棉种质,类型较丰富,共鉴定筛选出株高60cm以下的矮秆类型材料12份,子指14g以上的高子指材料19份,比强度在36cN·tex-1以上的高强纤维材料3份,2.5%跨长在31mm以上的中长纤维材料4份,另外还鉴定筛选出苞叶皱缩扭曲材料17份,鸡脚叶材料27份,紫秆、紫叶、紫花、白絮材料2份,紫秆、淡紫叶、黄花、白絮材料2份,芽黄材料1份,无蜜腺材料2份,无酚材料2份,花蕊有红心的材料1份。从性状的变化幅度和变异系数看,该批引进种质具有选用矮秆、高子指、高强纤维材料的潜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改良产量因素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王奎生  王殿昌 《作物学报》1993,19(5):468-472
1986-1989年采用自然鉴定和人工土壤接种鉴定的方法,对602份玉米材料的青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人工接种鉴定397份,其中204份材料表现抗病。在正常年份,人工接种鉴定效果明显好于自然鉴定,但在重病区或青枯病流行年份,在尚未具备人工接种条件时,利用自然发病作为选育抗病材料仍有一定效果。玉米苗期接种青枯病重于成株期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用238份吉林省、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及自创高世代品系为供试材料,经室内简易程序(15℃恒温2 cm水深处理10 d)筛选,以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为鉴定指标,初筛出59份耐低温低氧材料;对初筛出的材料进行室内精准鉴定,以12℃低温处理15 d后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为主鉴定指标,筛选出19份较耐冷材料,其中有8份材料表现强耐低温;以低氧胁迫下胚芽鞘长度为主鉴定指标,参考发芽率、苗高、缺氧反应指数,筛选出较耐低氧材料15份;低温低氧混合胁迫处理后有39份材料出苗成苗率较高;室内覆土试验显示,在催芽和干籽条件下成苗率均高于60%的有19份材料;田间自然鉴定,有21份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出苗成苗率且出苗速度相对较快。综合混合胁迫、覆土试验和田间鉴定结果,筛选出16份较耐低温低氧材料:L-2、L-30、L-39、L-5、L-8、W-106、W-14、W-39、W-43、W-65、W-82、W-86、Z-32、Z-33、Z-59和Z-7。  相似文献   

13.
大豆灰斑病、根腐病和疫霉病是生产上主要发生的病害,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有效方法,抗病资源筛选鉴定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对这3 种病害进行抗病性鉴定,旨在筛选出单抗和多抗资源。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139 份大豆材料分别接种大豆灰斑病菌、根腐病菌、疫霉病菌,进行单一病害鉴定,发病后按每种病害的抗性评价标准确定每份材料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对大豆灰斑病和疫霉病表现高抗的材料总计为51份,中抗材料总计为80份;对大豆灰斑病和根腐病表现为抗病材料总计为102 份;对3 种病害鉴定为感病的材料总计为179 份。抗2 种以上病害鉴定结果为,抗根腐病和疫霉病的材料12份;抗灰斑病和疫霉病的材料14份;抗灰斑病和根腐病的材料16分。抗3种病害的材料7份。明确了在供试的大豆材料中对单一病害的抗源居多,抗2 种以上病害特别是抗3种病害的材料较少,因此,应合理的利用这些多抗性的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对引进的 80 份土耳其小麦资源材料进行了连续 3 年的抗病性鉴定,发现所有材料对白粉病均表现为免疫,对条锈病表现免疫的材料有 15 份,近免疫材料有 1 份,高抗条锈病材料有 3 份。对上述 19 份抗病材料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平均株高为 82.5cm,以矮秆、弱冬性为主,穗型均为纺锤形,千粒重介于 35.6~52.3g 之间。筛选出的 19 份优异抗病种质资源可在小麦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120份黄瓜种质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龙洲  何欢乐  潘俊松  杜辉  蔡润 《种子》2008,27(2):60-62
应用苗期室内喷雾接种法,对从国内外搜集的120份黄瓜种质材料进行两次重复接种鉴定。接种茵为上海地区优势黄瓜白粉茵生理种,单孢分离和纯化。共鉴定出高抗材料17份,耐病材料(中抗,中感)82份,严重感病材料21份。抗病材料包括中国10份,中国台北、日本各2份,美国、荷兰、菲律宾各1份。本研究为黄瓜培育抗病品种和跨种植区引种,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李世平  王全亮 《小麦研究》2000,21(3):36-36,F003
1998-1999年度对山西省冬小麦协作育种攻关各课题组提供的59份创新种质材料进行了农艺性状的鉴定评价,综合鉴定出14份早熟、5份矮秆、5份大粒、6份大穗、14份籽粒饱满度好的单项优异材料及4份综合性状优良的综合优异材料,并提出了一些优异种质的利用设想,以供育种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首次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提供的486份材料进行稻瘟病鉴定及粳稻品种观察试验,鉴定出高抗材料116份,对38份粳稻品种进行产量测定,为育种者提供丰富的优异种质资源,拓宽抗源亲本。  相似文献   

18.
高粱品种资源光周期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96份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的光周期敏感性鉴定表明,中国高粱在每日10h短日照处理上,所有鉴定材料都比在自然光照下提前抽穗开花,而且品种间差异很大。按照分级标准,光反应迟钝的材料有35份,占3.5%;中间型的材料有736.份,占73.97%;敏感型的材料有225份,占22.6%。统计分析表明,光敏感的程度与鉴定材料的生育期及原产地的地理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受日照的影响,鉴定材料的株高、叶片数变  相似文献   

19.
国际抗冷圃(IRCTN)材料在寒地稻区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抗冷性,拓宽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育种者提供优异的抗冷亲本材料,获取新的有益基因,充实寒地水稻种质库,同时为INGER提供寒地稻区的试验数据。采用分期鉴定的方法,首次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协作网(INGER)提供的108份国际抗冷圃(IRCTN)材料进行抗冷性鉴定,鉴定出苗期抗冷材料20份,分蘖期抗冷材料49份,孕穗期抗冷材料20份,全生育期抗冷材料14份,为育种者提供丰富的抗冷种质资源,拓宽寒地水稻品种抗冷性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栽培西瓜品种与高抗西瓜枯萎病的野生西瓜杂交,后代在病圃中经连续多代抗性筛选和自交纯化,选育出4份抗性材料。采用生物技术将对西瓜枯萎病免疫的瓠瓜DNA导入西瓜,选育出4份性状稳定的抗性材料。苗期接种鉴定和疫土自然接种鉴定的结果均表明,选育出的这8份材料中有2份高抗枯萎病,6份中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