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穗部维管束联络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小麦茎秆维管束发育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小麦4个春性品种的3个半冬性品种的茎秆维管束形成发育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分蘖节中心空间绝大部分为维管束群所占据,小麦茎生长锥伸长期是分蘖节中大维管束数目的最终决定期。(2)主茎基部伸长节间与穗下节间大维管束的比例关系为3:2。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接近1:1的对应关系。(3)小麦节部的维管束联络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小麦4个春性品种和3个半冬性品种的茎秆维管束形成发育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分蘖节中心空间绝大部分为维管束群所占据。小麦茎生长锥伸长期是分蘖节中大维管束数目的最终决定期。(2)主茎基部伸长节间与穗下节间大维管束的比例关系为3:2.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接近1:1的对应关系。(3)小麦节部的维管束联络结果为:节部的维管束粗大,成为茎内椭圆形大维管束,呈横行或倾斜状态。椭圆形维管束产生分枝、联合,形成分散维管束,包围着大维管束,并和边缘小维管束相连。大维管束在节板处与节网维管束相连,从叶鞘进入节部的维管束位于茎轴边缘,汇入边缘小维管束环。  相似文献   

4.
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II,对冬小麦8个亲本的主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主穗粒数、小穗粒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粒重8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基因效应和遗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孕小穗数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作用,其余7个性状的遗传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但加性效应更加重要.环境对穗部性状的遗传影响较小,狭义遗传力除单穗粒重较低外,其余7个性状均较高,早代选择有效.宁麦9号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好,宁麦8号和扬麦9号可作为改良穗粒数的骨干亲本,而扬麦158可作为产量育种的适应性亲本.宁麦8号×郑9023、宁麦9号×郑9023和扬麦9号×高优503三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穗部7个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点组合.  相似文献   

5.
普通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部性状典型的小麦品种资源,采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穗部性状的遗传特点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穗长、结实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均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显性基因增效,隐性基因减效。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的怀状穗工与结实小穗数、亲本性状的遗传传递力与亲本性状表现一致;以显性效应为主的千料重,亲本性状传递力与亲本含显性增效基因多少一致;在加性、显性效应各一定比例的穗粒数、主穗粒重和具有一定互作效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用穗部性状典型的6个普通小麦(T.aestivumL.)材料,采用6×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穗长、结实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重的杂种优势、配合力、遗传模型及适宜的选择世代。结果表明,千粒重、穗长、穗粒数及单穗重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穗长、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和单穗重一般配合力高,前2个性状在F2~F3代选择有效,后2个性状在F4~F5代选择有效;每小穗粒数和千粒重特殊配合力高,在F6~F7代选择有效;6性状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此外,84加79与V8164柱部性状协调,一般配合力高,可作为大穗材料在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随着小麦白粉病流行频率的提高,该病在小麦穗部的发生已相当普遍。供试的119个品种(系)中,穗,叶发病情况呈四种类型:I.穗,叶均不发病;II,穗病叶不病;Ⅲ.叶病穗不病;Ⅳ.穗,叶均发病。以呈现第Ⅳ类型的品种数最多(占95.8%),共穗部抗病性与叶部抗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小麦穗部产量性状主要由总小穗数、穗粒数、穗长、不育小穗数等构成;穗部性状是典型数量性状.研究小麦穗部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对小麦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已有较多科研工作者对小麦穗部性状等产量性状进行连锁分析或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上均有控制穗部性状的QTL位点分布,但目前只有少数的QTL功能基因位点被克隆与...  相似文献   

9.
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073-1075
以30份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分析,并对性状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每穗粒质量、主茎穗粒数、主茎穗粒质量与单株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表型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在正常灌溉条件下,主茎穗粒数与单株产量间的遗传相关关系不显著。穗数、穗粒数、粒质量等各性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而不能靠某一性状的选择来获得最高产量,应兼顾各性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随着小麦白粉病流行频率的提高,该病对小麦穗部的危害几乎与其对叶部的危害同等重要。供试的119个品种中,穗叶发病情况呈四种类型:I、穗叶均不发病;Ⅱ、穗病叶不病;Ⅲ、叶病穗不病;Ⅳ、穗叶均发病。以表现第Ⅳ类型的品种数最多,占95.8%。对表现第Ⅳ类型的品种穗叶病情资料所做的统计分析表明,穗部抗性与叶部抗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625)。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群体条件下 ,测定小麦幼穗发育过程中生长素 (IAA)、赤霉素 (GA3)、玉米素核苷 (ZR)、异戊烯基腺苷(i PA)和脱落酸 (ABA)含量的变化动态 ,分析小麦幼穗内源激素含量与小花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单棱期幼穗中较高含量的 GA3有利于小穗的分化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幼穗中高含量的 ZR和 i PA,小花分化数多 ,较高含量的 ZR和 i PA有利于小花分化。而孕穗期高含量的 ABA,可孕小花数少 ,ZR/IAA、i PA/ABA比值与可孕小花数相关密切 ,较低含量的IAA、ABA有利于提高小花的育性  相似文献   

12.
对小麦幼穗的21个基因型、3个发育时期、6种培养基在幼穗离体培养中的反应进行比较和筛选。建立了繁殖力和分化力均较强并保持长达9个月的体细胞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光周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各穗分化期均受到光照长度的控制,在全期短日照条件下,二棱期、护颖期、雌雄蕊分化期的出现受到强烈的抑制.在前期长日照的基础上,不同时间转入短日照后.随时间后延,短日抑制效应减弱.雌雄蕊期由长日转入短日时,依品种、温度及前期长日照的日照长度不同,穗分化进程所受抑制程度有差别,光周期不敏感品种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基本不受影响.小麦幼穗分化对光周期变化的反应具有'滞后"现象.本文认为,随品种、温度及日照长度的不同,小麦对光周期反应的要求可能在二棱-抽穗的任一时期内完成.不宜用某一特定的穗分化期来标志光照阶段的开始与结束.  相似文献   

14.
在宁夏银川地区三年(1983~1985)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小穗原基出现是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形态标志。小穗原基出现之前,生长锥上的突起均属叶性器官原基。温度作为春化阶段的必要条件,从出苗到生长锥伸长表现为积温效应,从生长锥伸长到小穗原基出现表现为低温效应。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农大139等5~6个冬小麦品种观察表明:春一、二叶伸出4~5 cm 左右时,分别与单棱、二棱两个穗分化始期相对应;春三、四、五、六叶伸出9~10 cm 左右时,分别与小花、雌雄蕊、药隔形成和覆盖器官伸长四个穗分化始期相对应。一般趋势为当每片春生叶片伸出2/5~3/4全长时,分别可与相应的穗分化始期相对应。四分体的分化都在旗叶展开以后;当花药黄绿色、长度为1.5(±0.1)mm 时,发生四分体的机率可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晚播麦采取地膜覆盖栽培,穗分化从小花分化到四分体形成的主要时期以及从雌雄蕊分化到开花期所经历的天数均多于适期播种的。因此,地膜覆盖晚播麦比适时播种的更有利于形成较多的穗粒数。小麦主茎叶龄和穗分化进程,因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当穗分化进入小花分化期时,穗分化进程与主茎叶龄余数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3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赤霉病是长江流域冬麦类作物上重要病害之一,为了减少赤霉病对冬小麦的影响,选用了3种杀菌剂对冬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杀菌剂之间有显著的差异,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33%苏锐可湿性粉剂,显著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之间、喷药次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重庆地区在小麦扬花初期,选用防霉宝和苏锐2种杀菌剂,每hm^2用药量在900~1050g,溶于375kg水中,对麦穗进行喷雾,即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取淮北平原麦区小麦品种样品17份,对小麦及其小麦粉矿质元素Ca、P、Fe、Cu、Mn、Mg、Zn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麦区小麦矿质元素含量水平与世界六个国家地区的小麦矿质含量基本相近;矿质元素含量不受小麦质地软硬影响;本麦区小麦粉矿质营养素与人类膳食的要求相比,Cu、Fe基本满足,Zn、Mn、Mg需要进一步补充,Ca、P则需要大量强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京郊小麦生产的现状和栽培方法,从产量结构、施肥时期、施肥数量、后期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如果京郊小麦的亩产在现有的基础上,要再提高100斤或者更高一些的产量,应当改变以往的栽培技术方法,调整产量结构,调整前期和后期的施肥比例,改变浇水方法,这是京郊小麦亩产突破的主要栽培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