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三农”问题与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农业信息化,即“五化”的关系。认为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生命,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标准化的基础;产业化的农业企业在规模和量上的积累构成城镇化的雏形,城镇化则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知识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工业化动力机制与"三农"问题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具有最根本的动力机制作用,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存在形式,工业化、城市化必然要求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实质上还是工业化改造传统落后农业的问题。“三农”问题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三农”问题实质上是属于工业化发展的问题,本文建议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等来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低,农村社会发展滞后是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三个方面下功夫,才能使“三农”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4.
玉田县农业产业化研究会是2004年1月成立、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玉田县农业产业化研究会把“开展农业产业化研究,实现服务‘三农’伟业;壮大乡村经纪人队伍,突破产后销售瓶颈”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将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农村中的种田大户、科技种田能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者和农产品经纪人组织起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5.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发展。新阶段“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是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国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和我国十几年来产业化实践充分表明,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黄达军 《农家科技》2006,(10):38-39
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来“,三农”的地位日益提升“,三农”形势日新月异,各地农村也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是最大的障碍。农村信用社应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所在的重庆市云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作了简单调查。一、云阳县农业产业化现状近几年来,该县县委、县府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提出了“135”结构调整战略“:一个定位”,定位生态高效农业“;三大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建工程,以产业化扶贫开发为重点的扶贫工程,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最基本的问题,农业期刊作为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者和承栽者,在现阶段要重新审视自身在为“三农”服务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农业期刊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以合理策划选题实现动态的、阶段性的办刊目标,通过建立过刊赠送制度和“农业数字化期刊群”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覆盖的最大化和农业期刊的免费浏览.同时通过产业化经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最根本的驱动作用,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存在形式,工业化、城市化必然要求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实质上还是工业化改造传统落后农业的问题。本文建议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等来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央明确指出“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省委电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注重‘三个依靠’,即依靠工业化来致富农民,依靠城市化来带动农村。依靠产业化来提高农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以都市农业为契机,以园区(基地)为载体,发展稻米无公害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水稻增产目标的核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农业始终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从2004~2013年,中央连续10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三农”问题被党和国家视为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中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10年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也在于解决好“三农”问题,而破解“三农”瓶颈的关键突破口就是农业现代化。实践表明,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能够促使小规模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有效对接,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就业致富增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方敏 《福建农业》2006,(12):4-5
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的农业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弱质产业问题,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限制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单纯依靠农业无法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我国的农村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公共财政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加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措施,推进农业产业化要依靠农业科技。本文在分析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贡献、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基础上,对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绩效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闽台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普遍认为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农村城镇化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而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农村的情况来看 ,这种观点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 ,而制度建设、资金保障和市场开发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固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市场化的重大创新.是破解“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固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强化“两种意识”、把握好“三种关系”、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5.
对于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不少学者寄厚望于实现另一个“三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而且,有的文章还深入地探讨了这“三化”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读后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让人得到许多启迪。笔者认为,只有在注重上述“三化”的基础上,一视同仁地做到充分认识、切实正视并全力实现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才能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比较完整的答案”。因为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和农民知识化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一样,在破解“三农”问题中也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难题,直接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当前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素质比较低下,无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是城镇化建设,都依赖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在我国,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缪继红 《甘肃农业》2006,32(5):36-37
本文在对“三农”问题的现状、根源及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和林格尔成功经济模式为证.提出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是更实际可行、对农民更有利的缓解“三农”问题的模式,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其他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发展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各种惠农、扶农、富农的政策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整个“三农”的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将农业现代化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按照现有国情来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也是推动农村经济活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的角度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又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由之路;从现实的角度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从发展的角度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许国轩 《农业展望》2010,6(1):47-52
中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入世后,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中国政府应当在充分认识WTO农业补贴规则的基础上,趋利避害,利用农业补贴规则来解决“三农”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对农财政支出,利用“绿箱”政策完善“三农”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和农民教育投入。用尽“黄箱”政策,将对流通领域的补贴转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开始试用“蓝箱”政策,以完成农业区域的结构化和产业化,突出优势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