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2月,丘北县腻脚、新店、戈寒等5个乡(镇)11个自然村62户养羊户先后发生山羊痘,发病1497只,死亡999只,病死率66.7%。疫情发生后,地方政府和业务部门采取积极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传播蔓延。现就此次山羊痘疫情发病及扑灭,作如下浅述。  相似文献   

2.
山羊痘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此病以皮肤和粘膜发生红斑、丘疹、脓泡和结痂为特征,当地俗称"羊天花"或"羊出花"。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是目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一大主要疫病。陆良县的此次山羊痘疫情是由养殖户私自外购母羊所引  相似文献   

3.
<正>绵羊痘和山羊痘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对养羊业危害严重,直接造成一定数量的羊只死亡,影响养羊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了解羊痘在本地的流行情况,探索其控制和消灭的可能性,我们对1992年至2011年20年间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的羊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行范围广,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可通过检测羊痘病毒ORF95、ORF103及P32三个基因诊断。本文就绵羊痘疫情的诊断及提高羊病防控水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山羊痘俗称羊天花,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 发病情况 我县养羊户宋某饲养本地黑山羊124头,以放牧为主.2010年8月中旬个别山羊出现痘疹和水疱症状,由于缺少饲养经验,对出现的临床症状不重视,仅用紫药水进行局部涂抹,病情未好转,随之患病羊逐日增多,并伴有母羊流产、病羊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山羊痘是严重危害养殖业的一种动物疫病,主要以全身出现痘疹为症状。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性疫病。本文就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羊痘的流行情况展开调查,总结出羊痘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感染牛只死亡率虽然比较较低,但是会使牛只生长发育不良,牛皮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笔者探讨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羊痘包括山羊痘和绵羊痘。1山羊痘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皮肤、有时也在黏膜上出现典型痘疹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疫病。1.1病原学山羊痘病毒均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的病毒,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9.
山羊痘(Variola caprina Goat pox)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中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以发病羊局部或全身皮肤出现痘疹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症状剧烈,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在我国被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现将诊治的2例山羊痘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羊痘(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PV)引起的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困难、流黏液性或脓性鼻液及在皮肤黏膜出现痘疹为特征。国际兽疫局(OIE)1997年将本病列为A类重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文就该病在国内的研究情况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羊痘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Sheep pox)病毒、山羊痘(Goat pox)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些年羊痘在我省呈局部多发的流行趋势,冬春季节更是流行高发季节,容易给广大养羊户带来较大甚至比较严重的损失。笔者依据工作经验,现将该病介绍一下,以利于广大养羊户掌握防控知识,预防本病发生,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2.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定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牦牛一旦感染结节病,不仅会抑制产肉增重,而且会对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笔者首先分析了牦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趋势,然后着重探讨了牦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疫措施,以期为广大牦牛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Capripoxviurs,CPV)感染山羊和绵羊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畜以发热、全身性起痘为典型特征。OIE将该病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Ⅰ类动物疫病。本文从羊痘病原及流行概况、症状与病变特征、诊断方法、疫苗研究概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羊痘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羊痘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对控制羊痘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西藏阿里的革吉、日土的山羊和绵羊群中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和扑灭。近期,多省(区、市)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疫情呈暴发流行势态。小反刍兽疫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13年12月至今,我国有21省(区、市)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共确诊146起,累计7 471只羊发病,死亡3 824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11月中旬 ,曲靖市麒麟区部分乡 (镇 )的山羊发生一种于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粘膜痘疹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为山羊痘。此次山羊痘的暴发流行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由于毗邻县一农户从外省购入种羊 ,农户不懂引种隔离检疫等常识 ,引进种羊后立即放入羊群中饲养 ,才导致毗邻县羊群暴发山羊痘。 2 0 0 2年 11月中旬又传入我区 ,造成我区 5个乡 (镇 )、1个街道办事处的 10个村委会 ,16个村民小组的 2 5户养羊户发病 ,发病山羊 32 5只 ,死亡 15 9只 ,致…  相似文献   

16.
山羊痘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中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以发病羊局部或全身皮肤出现痘疹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其症状剧烈,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在我国被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现将诊治的一例山羊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玉溪市红塔区春和镇黄草坝村委会玉碗水村(六组),地处高寒山区,是一个彝族居住的自然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靠山羊养殖和栽种烤烟,养羊以放牧为主的粗放型饲养,缺乏科学管理和疫病防制知识。羊群中早配和近亲繁殖严重,导致品种退化、个体小、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抗病力不强,大多数养羊户不重视疫苗免疫接种。该村一养羊户饲养山羊93只,于2003年3月26日发病死亡31只,经现场临床检查,初步诊断为山羊痘。立即采取紧急接种山羊痘活疫苗和用抗菌药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均易感,山羊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山羊痘(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山羊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羊群感染该疾病时,皮肤、黏膜处会出现大量的丘疹、结痂、水疱,严重威胁羊群的生长发育,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  相似文献   

19.
山羊痘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中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以发病羊局部或全身皮肤出现痘疹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其症状剧烈,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在我国被列为动物一类传染病.现将诊治的一例山羊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暂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该病可对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19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新疆伊犁,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通报,截止2020年7月我国已在5省6市发生6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虽然,目前辽宁省并未发现牛结节性皮肤病,但根据该病传播特点,不排除该病零散发生的可能,仍需畜牧兽医部门加强认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