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媛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69+271
介绍绩溪县蚕业生产现状,分析桑园套种的意义、主要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推动绩溪县桑园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适合绩溪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全面分析绩溪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已有模式,归纳总结近年来现代生态农业模式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可行性建议三方面提出绩溪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葛伟  姜含春  曹长忠  刘志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98-5899,5934
通过对绩溪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分析,指出绩溪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和不足,从政府和专业合作社2个方面提出绩溪县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凌必利 《乡村科技》2019,(11):14-15
近年来,安徽省绩溪县坚持以“生态争样板”为指引,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建设省市级重点油茶基地为抓手,坚持把油茶产业作为生态宜居的绿色工程、乡村振兴的特色工程、精准脱贫的民生工程来发展。本文着重阐述绩溪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做法、制约绩溪县油茶发展的瓶颈及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3):128-129
绩溪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测定了大量的土壤样本。对土样有机质化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绩溪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近30年来绩溪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其西北部增长迅速,中部增长缓慢;从空间上看,东北部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南部和西北部含量低。通过分析当前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潜力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绩溪县土壤有机质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绩溪县茧丝绸发展状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快绩溪县优质茧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蚕茧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7.
绩溪县中华猕猴桃野生资源种类丰富,分布较广,地区环境适宜推广投入少、病虫害少、果实品质好的仿野生种植模式。文章主要从中华猕猴桃的苗木繁殖、园地选择、栽培管理以及采收贮藏四个方面探讨绩溪县猕猴桃仿野生种植管理技术,以期在全县范围内以及气候相似区域进行示范推广,提高种植户种植管理水平,丰富绩溪县水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绩溪县蚕桑生产下滑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在进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374-375,378
分析近年来绩溪县蚕桑生产产量下滑、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通过推广优良品种、科学种养、标准化收烘、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等措施,以稳定蚕茧产量、提高蚕茧质量,为绩溪县蚕桑乃至安徽省的蚕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对宣城市绩溪县农业发展现状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山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建设安徽省绩溪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皖南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引领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绩溪县土地利用现状,论述该县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原则,并提出了完善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为绩溪县土地利用工作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油茶生产实践,结合调查研究对绩溪县油茶生产、经营管理、加工现状等产业发展中关键环节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就低产林改造、新建油茶林科学营造等技术方面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为绩溪县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唐春兰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91-193
通过对泾县桑园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找出桑园高产制约因素,摸清桑园现状及变化趋势,掌握桑园动态信息,提出桑园培肥改良技术对策,为实现全县蚕桑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丽娜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9-11,83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政策的演变,耕地保护的政策绩效虽有所提高,但耕地减少的趋势仍没有得到遏制。结合绩溪县实际,对绩溪县耕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关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和粮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鄂西蚕区气候条件的分析、桑园土壤肥力的调查及桑园栽培的桑树品种、密度、树型现状的比较,结合当地蚕农桑园管理的习惯,并针对栽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按照优质高产高效桑园生产管理要求,提出了鄂西蚕区桑园高产优质生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祥云县通过对胡桑199号新桑园、老桑园,农桑8号品种(新桑园),湖桑32号品种(老桑园)的褐斑病调查,老桑园发病重;6月到7月开始发病,进入雨季,多阴多雨月份发病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肥力及其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阐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对南方桑园土壤肥力及健康的影响机制与应用前景,为构建稳定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桑树栽培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非秸秆覆盖还田桑园)2个处理,其中,秸秆覆盖还田处理是将水稻秸秆切碎、自然堆沤50~60 d后覆盖于桑树根系两旁,覆盖45 d后分别采集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的土壤样品,利用传统的测定方法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秸秆覆盖还田对桑园土壤生物学性状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β-葡糖苷酶、氨肽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桑园土壤(P<0.05,下同);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的菌群Chao1和Shannon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桑园土壤.在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0%的优势细菌门分类数量均为11个,但二者的优势细菌门分类组成比例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对照桑园土壤,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中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急剧增加,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Verrucomicrobiota的相对丰度急剧下降.在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和对照桑园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0%的优势细菌属分类数量分别为23和24个;与对照桑园土壤相比,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中虽然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假双头斧形菌属(Pseudolabrys)、Dongia、Candidatus_Udaeo-bacter和norank_f_JG30-KF-AS9等优势细菌属部分缺失,但富集了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norank_f_Methyloli-gellaceae、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等特有优势菌属.秸秆覆盖还田桑园土壤的特有细菌属为199个、特有细菌种为390个,分别是对照桑园土壤特有细菌属和细菌种的3.75和2.52倍.[结论]秸秆覆盖还田不仅显著提高桑园土壤肥力,还改变桑园土壤优势细菌不同(门、属)分类水平的组成比例,形成更丰富多样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而有助于维护桑园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17.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利用GIS技术开展绩溪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对于摸清绩溪县耕地各等级数量及空间分布,优化产业布局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永胜县桑农普遍存在"重栽、重养、轻管理"的现象,导致桑园亩产效益低下的实际,要实现桑园高产稳产目标,必须有一套良好的管理技术措施。1桑园土壤管理1.1桑园耕作。桑园耕作是土壤管理主要内容之一。永胜县桑园每年可耕3次:一是冬耕,在桑树落叶后到大寒前与施冬肥结合进行,耕作深度为20cm左右,  相似文献   

19.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出口企业。本文分析了发展宝桑园生态农业的必要性,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宝桑园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因素,并进一步探究了宝桑园的营销策略,以推动宝桑园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云波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28-228,230
分析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桑园低产的主要原因。如农户桑园管理意识谈薄、桑园规划布局不合理、桑树品种单一、桑园病虫害严重等,据此提出了低产桑园增效的措施,以期为隆阳区蚕桑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