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福建省三明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表明,鸟类野外可遇见度减弱,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保护鸟类资源日益紧迫。章针对当前鸟类资源保护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今后工作的主要措施,以促进鸟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种群众多,保护野生鸟类是自然保护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价值、保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便尽快恢复该区域野生鸟类种群数量,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环志是是研究候鸟迁徙规律的有效途径,也是监测鸟类资源种群数量和栖息地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志能了解和研究鸟类的迁徙、散布、种群结构、以及有关生境、行为等方面的基本数据,能够对候鸟迁徙的规律和鸟类物种的生态生物学进行认识和了解.198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把长岛划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1984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山东省长...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三亚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资源状况。2009年2月对青梅红树林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从保护区鸟类的种群数、分布状况、分布密度,区系组成、生态分布及保护或受关注物种等统计分析,揭示保护区的鸟类组成结构,为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胶东半岛鸟类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半岛,位于太平洋西岸中部、我国东部沿海,地处温带,一面连陆,三面环海。境内生态环境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东部、东亚及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和部分鸟类繁殖、越冬区域,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有鸟类389种和亚种,其中属国际濒危种类63种,国家重点保护种类68种;有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所列种类198种,有中、澳双方保护鸟类61种;有候鸟344种,占我国候鸟60%;有部分特殊分布和大量繁殖、越冬的种群;有鸟类环志站两处,环志候鸟136种,127000多只,是我国候鸟保护研究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6.
利用观察、拍摄等手段,采用定点、样线法及样方对辽宁葫芦岛龙兴湿地公园的鸟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龙兴湿地公园共监测到鸟类20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水鸟资源丰富,种类99种,种群数量162 232只。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占鸟类总种数的41.87%;鸻形目鸟类占鸟类总种数的20.68%。99种水鸟中鸻形目最多,占水鸟总种数的42%;鸥形目占水鸟总种数的19%;雁形目占水鸟总种数的16%。建议进一步加强管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监测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作为全球性濒危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其野外种群数量少,对栖息地要求较为特殊。近年来黄嘴白鹭在长海县栖息繁衍主要分布在4个岛砣上,且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通过对辽宁省长海县黄嘴白鹭的种群数量、分布地点、栖息地状况以及影响分布的因子调查分析,为黄嘴白鹭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生态数学方法,对十年来扎龙自然保护区草鹭、苍鹭种群的动态特征及其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鸟的生态聚集主要取决于环境因子,环境的恶化使种群的相对密度急剧下降,种群的分布格局有由集聚型向随机型过渡的趋势。进一步的绝对相关系数测度体现这二种鸟巢分布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不高,扎龙自然保护区草鹭、苍鹭种群动态的研究,有助于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的全面研究,对扎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的乐园──祁连山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侧记郝玉福,宋秉明祁连山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高等植物1044种;兽类58种;鸟类192种;两栖爬行类13种。其中,白唇鹿、盘羊等为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这些野生动物和珍稀种群,是我省巨大的自然财富...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年来的实地考察和有关资料的查阅,笔对辽宁全省的的鸟类资源做了重新的统计,全省现有鸟类382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8.7%;并阐述了辽宁省鸟类资源分布的特点,结合辽宁鸟类资源特点提出了继续加大鸟类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等4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口数据空间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化并探究人口数据中所隐含的空间信息,不仅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同时也为实现该地区人口、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议。综合国内外关于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化的研究现状发现,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化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1利用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环境等因子构建影响因子与人口数值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拟合不同时间点、不同地域内人口分布变化情况;2应用不同的人口数据空间分析模型,探讨和研究人口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内的分布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年龄结构作为种群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仅是种群现实状况的具体反映,而且借此还可推测种群的发生、发展过程,即研究种群动态,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其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生态学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到加拿大的访问,对比中国,亲身感受到人多成灾给中国发展带来的问题。而作者回忆人口问题发展而来的沉重历史,旨在发出预警,现在中国的生态问题正如过去的人口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比人口问题更加棘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目前麋鹿在迁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已在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保护区等全国50多处麋鹿饲养场所拥有圈养种群.但其种群的发展尚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受到遗传多样性较低、目标种群数量过小、人类干扰、疾病风险、生存条件的局限、管理方式较传统等制约因素的影响,为此,提出加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管理、强化栖息地保护管理、制定种群数量调控政策、加强安全监测、建立科学监测体系及网络、完善保护管理体系等圈养麋鹿种群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进一步探索了榆蓝金花虫中毒后,残存种群的发育、繁殖情况,在打乱榆蓝金花虫的种群结构、消弱其繁殖力和生存力方面,取得了成功,林间应用效果良好。a.灭幼脲1号的施用能在下一虫态或子代产生药理效应,成虫期可引致雌虫不育,所产之卵不孵化率为100%;幼虫期个体发育至成虫,产卵量降低60%.b.经处理的幼虫发育受阻,使龄期延长2~4d不等,残存种群发育、变态无明显的高峰期,结构紊乱.c.林间常规MV喷雾,亩施药量4.27~8.54g(折纯品),虫口减退率在94.5%以上。  相似文献   

16.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and diet are major factors in the potential population growth of 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 a damaging pest of many stored products. A population growth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n an optimal wheat-based diet and a sub-optimal diet of raisins at 20–35°C, using different starting values for initial density and life stage. Predicted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n the two diets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and growth patterns were similar regardless of starting population levels at temperatures over 20°C. The predicted population levels on raisins were much less than those predicted for wheat diet, with the same general patterns of increasing populations with temperature at each starting density level or life stag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insic population dynamics for P. interpunctella even on a sub-optimal diet and at sub-optimal temperatures are such that density can increase rapidly to levels that would cause extensive economic damage. The ability to predict population growth is a valuable tool to aid pest managers in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17.
种群更新对维持种群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不同地区乌冈栎种群的更新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大多数地区乌冈栎种群的幼苗结构呈倒金字塔型,说明乌冈栎种群的更新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在乌冈栎顶级群落中,由于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幼树,短期内的更新仍能继续进行;2)从乌冈栎幼苗空间分布格局来看,林窗或林缘处呈聚集分布,而林冠下呈均匀分布,这与乌冈栎幼苗生长的需光性有极大的关系;3)乌冈栎的萌发实验表明,1~2个月的沙藏处理有利于提高萌发率,而萌发过程中鼠害和虫蛀是限制出苗率的主要原因之一;4)乌冈栎种子的传播除靠重力外,啮齿类动物对它的影响最大,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为了提高乌冈栎种群的天然更新率,适当干扰地开辟林窗是较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Leslie矩阵模型在油松毛虫种群动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素芬 《林业科学》1991,27(4):470-474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华北地区油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有人曾对油松毛虫种群的生物学特性、防治以及种群动态的研究作过有关的报道,本文则通过对油松毛虫的数量变动进行跟踪调查,并用Leslie矩阵模型对其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这对害虫的测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材料与方法 (一)标准地概况 1984—1986年与1988—1989年我们分别在密云县五座楼场和石墙沟村选择了5块油松纯林作为标准地,概况列在表1中: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昆虫种群动态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种群动态研究经历了田间种群动态研究、实验种群动态研究和种群系统研究的发展阶段.在田间种群和实验种群动态研究阶段,研究重点是描述昆虫种群的动态变化.在田间种群研究阶段,主要进行种群聚集与扩散迁移的研究和自然种群的数量调查.通过对实验种群的研究,使昆虫种群动态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种群生长型的特征.在种群系统研究阶段,将害虫种群与其所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研究,并且在计算机和各种数学手段的帮助下,模拟、预测和控制昆虫种群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瓜州绿洲植被退化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洲县近年来人口数量增长和土地开发规模过大,成为水资源紧张、植被退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绿洲农业生产和人居环境影响很大,因此,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土地开发规模,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保障生态供水,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是瓜洲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