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文化在中国古已有之,而且早已波及异国,在日本名为“茶道”、韩国名曰“茶礼”以及英国遐迩闻名的“下午茶”文化都源于此。而且时至今日,诸如日本、英伦诸岛的饮茶之风愈演愈烈,其如火如荼之景观甚至远远超过了茶在其本土的风光。当然中国终究还是饮茶国,而且近年老祖宗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线危危的茶文化也仿佛有了薪尽火传的迹象。拿郑州而言,两年之前,茶馆还是稀罕物吧!但现在,走在街头冷不丁冒出几个古雅的门头,仔细辨识下来就发现那不是别的,是──茶艺馆。据业内人士称,郑州市目前的茶馆至少有30家,短短两年冒出这么…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茶——这一古老的饮品,现已成为最大众化、最益身心健康的一种饮料。有世界饮料专家预言:“21世纪饮料市场将是茶的世界,茶饮料将超过可乐型饮料、咖啡饮料,成为饮料之王。”我国饮料业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已经把茶饮料列为鼓励发展和优先发展的项目。随着人们对茶的各种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茶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茶艺馆(或日茶馆、茶坊、茶室、茶楼)——这一具体进行茶事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娱乐活动的物质载体也就应运而生。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氛围中,…  相似文献   

3.
逸人 《农业考古》2001,(4):130-131
西子湖畔近年消然崛起一种新兴行业———茶艺馆。而让人倍感欣慰的是 ,多达四、五十家竞争剧烈的这种文化休闲场所 ,没有一家搞“三陪”。近日在广州举办的第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 ,专家学者们把各地茶艺馆依据现状划分为三个类别 :清茶馆、荤茶馆和花茶馆。顾名思义 ,花茶馆就是充斥“三陪”的 ,也有变相聚赌的 ,惟清茶馆最能体现中华茶文化的境界 ,成为人们消闲遣兴、交友联谊、洽谈商务、品茗论道的好去处 ,对弘扬茶文化、开拓茶旅游、发展茶经济、繁荣茶科学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与会者了解到惠州的茶艺馆全是清一色的清茶馆 ,无不为之…  相似文献   

4.
刘钟瑞 《农业考古》2000,(4):137-142
漫步上海街头,我们会发觉,近几年来,一下子冒出了不少茶馆、茶坊,特别是在靠近老城隍庙附近的上海老街,开街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各类茶馆已多达10多家。旧上海,城隍庙一带曾是上海茶馆的集中地,而现在,这一地区又重现了历史上的旧幕,各家茶馆门口的杏黄旗上硕大的“茶”字格外引人注目。如果走进茶馆、茶坊,我们会发现其中绝大多数装潢格局都十分讲究,茶品也很高档。茶馆的增加,从社会功能来讲,不仅为现代化快节奏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供休闲、品茗的优雅环境,并且为我国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5.
茶聊拾趣     
古往今来,人们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留下了大量脍灸人口的诗章,茶谣……而且还留下了不少趣味盎然的茶联。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茶与茶联成为茶文化中的双绝。 传说一百多年前,四川省华阳县中兴镇,是个水陆码头,来往商贾云集,镇上有一家“兴盛居”茶馆,  相似文献   

6.
摆放在我面前的是一套载负着厚重历史积淀又透露着清新的时代气息的《中华茶文化丛书》。十本精美的新书,仿佛为我们筑起了一座雄伟的中国茶文化大厦。在这座大厦里,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茶典逸况”、“茶具清雅”、“茶艺风情”,分享到“茶品悠韵”、“茶馆闲情”,而且在“茶路历程”个领悟到“茶哲睿智”、“茶道玄幽”。十本书,一册连着一册,仿佛要组成一曲雄浑的乐章,“既有店堂的清音雅乐,又有民间山歌野曲。”主编者的巧妙设计和作者们的美伦美奂的文采,让读者心甘情愿地随着他们去追寻中国茶文化的流向,去探索数千年来中国…  相似文献   

7.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但我们…  相似文献   

8.
明治维新后,许多日本人来华游历,其中一些爱茶人士,将茶馆作为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窗口。他们亲入茶馆,在品茶的同时,还认真考察茶馆的风格、氛围,甚至茶馆的收费情况。部分人还对茶馆中的商业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归日后,他们记录了自己的见闻,为我们研究晚清茶馆和茶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品茗茶馆     
悠悠华夏古国,上下五千年,茶的芬芳浸润神州四五千年。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则肯定离不开一朵历经风雨沧桑的奇葩——茶文化。有多少文人雅士,就有多少有关茶的故事。在人类即将进人二十一世纪、中国正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此刻,曾经盛极一时的茶文化,如何服务现代化,走向新世纪,也必然成为包括与茶文化有关的诸多人士的关注。弘扬茶文化,肯定离不开茶馆(楼)。在茶文化的诸多载体中,茶馆无疑承担着其它载体所不能承担的重任或历史使命。目前,笔者走马观花一览南昌市主要茶馆(楼),听雨轩、禧龙、名人、圣淘沙、桃源、自在轩、红…  相似文献   

10.
现代广州茶文化的繁荣众所周知,而古代广州茶文化的面貌却鲜有人知。本文根据19世纪上半叶广州方言文献中与"茶"相关的记载,展示170多年前广州茶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特点:茶用语多样,茶叶品种丰富,茶器具繁多且讲究,其中锡质茶器具价值高可当嫁妆用;饮茶已成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人们以茶当水时时喝,富裕人家出门都带上茶,穷人则用其他植物叶子替代茶叶饮用;茶贸易已相当成熟,各环节有专人负责,既有专门存放茶叶的地方,也有专门提供茶饮的正规茶馆,这比学界公认的广州最早茶馆出现的时间至少早了50余年;当时茶贸易过程中已有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茶     
有一文艺单位,想在上海开爿艺术茶馆,取名“鲁迅茶馆。”。上海的“鲁迅茶馆可与北京的“老舍茶馆”齐名。一来,鲁迅、老舍都是文艺界著名人士。二来,上海是鲁迅长期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可说是鲁迅的“第二故乡”),三来鲁迅生前十分爱喝茶。他一边品茗,一边构思佳作,在他的日记中,就有买茶、赠茶及外出饮茶的记载。鲁迅对品茗有一论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就必须  相似文献   

12.
南昌的茶馆     
老舍笔下的北京茶馆。已是世界闻名的北京风采之一。四川人摆龙门阵坐的茶馆,江南人白天“皮包水”的茶馆,广东人在酒家的“饮茶”,这都是人们所熟知的。看来中国人无论东西南北,城镇里的人们都有坐茶馆,饮清茶的风尚。也可说是我国传统民俗之一。南昌作为一座江南古城,有两千一百多年的文化历史,特别是地处我国盛产各种名茶的东南丘陵地的中心,东引瓯越,西控蛮荆,襟江带湖,居江南岭南地区主要通道的要冲。茶文化在南昌地区的发展是十分自然的。江西各地盛产各种名茶,如修水,武宁的红茶,俗称“宁红”,婺源,德兴的绿茶,俗称“婺绿”,还有庐山,南昌西山的云雾茶,遂川狗古脑茶,无不驰誉中外。历史上年产达二十余万担,  相似文献   

13.
茶馆·茶文化:路在你脚下延伸浙江农业大学黄志根近几年茶文化的发展引人注目,而茶馆可为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从过去走来,并将迎来更好的未来。人们不会忘记某晚报近年来就茶文化相关的报道:“立顿入口,龙井洗手”、“××城茶馆崭露头角”,到目前的“××城茶馆已...  相似文献   

14.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茶人之家”召开的北京“茶道茶艺馆迎新年座谈会”于1998年12月24日在北京崇文区龙潭湖公园内京华食苑举行,有力多家茶艺馆负责人参加。据1998年底不完全统计,北京已有茶馆94家。与会者认为,国家昌盛,茶文化空前繁荣,全国茶馆业蓬勃发展。茶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类拔革的组成部分。茶既是健康饮料,又是富有文化色彩的产品,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媒介。喝茶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美的享受。应当在茶馆中进一步宣传和普及茶文化知识,可建立不同类型的茶艺馆…  相似文献   

16.
由北而南 ,来到这里 ,经由我的导师———茶文化专家余悦教授的引导 ,耳濡目染地 ,开始结识茶。从小就认识“茶”这个字 ,就知道有“茶”这种饮品 ,却从来没有这么真切地亲近茶 ,这么仔细地翻阅关于茶的书籍杂志 ,这么全心全意地去了解茶 ,以至现在来写茶的一个既厚重亦轻灵的载体———茶馆。懂了 ,才会去喜爱吧 !由对茶的近乎完全无知 ,到开始了解茶的种类、茶的冲泡、茶的品饮 ;开始领会茶的味、茶的色、茶的香、茶的韵 ;开始体味茶的与禅结合、与文化结合、与人生结合、与美学结合。黑茶、红茶、白茶 ,“高冲低斟”、“关公巡城”、“韩…  相似文献   

17.
“老舍茶馆”的冷与热1988年,北京西珠市口开设了“老舍茶馆”,茶客们在这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悠然品茶,领略“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茶文化韵味。同时可欣赏传统技艺节目,既发思古之幽情,也是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洗礼,这正是“老舍茶馆”独特魅力之处。不到五年功夫,...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茶文化传播、茶文化活动发展很快,这对普及茶事、弘扬茶精神和推动茶叶生产均有很大的意义,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活动,但也有值得我们进一步审视的现象和问题。可以这么说,中国是茶的祖国,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茶,造福人类,其可贵之处还在于以茶为媒介升华到与文化精神相融合,使茶象征了一种精神,强调了与道德修养和人格铸就联系,起来,这就是上千年来茶所赋予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优良传统。但也应看到近年来有些茶文化活动往往是刻意追求奢华的形式,“缺乏精神提携”,一味着眼于商业策划而少了些高雅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底 ,我在几经反复和痛苦挣扎之后 ,终于作出了“重大决策” :让失业有年的妻子自食其力 ,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搞什么营生 ?从感情上说 ,我倾心于与宣扬茶文化关系密切的行业 ,开茶叶店 ,卖茶叶、茶书、茶具或经营茶馆是最佳选择。毕竟我俩与茶的缘份特好。她随军前在高淳县青山茶场茶厂工作多年 ,从小长在茶乡 ,工作在茶厂 ,有利于亲自站在茶文化的第一线 ,为茶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一点贡献。我呢 ,虽身在军营 ,不能经商 ,但可以利用自己多年来学习茶文化的心得体会和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为她出谋划策。当时…  相似文献   

20.
天下茶人是一家,在江西有这么一群活跃的茶文化界朋友,他们都在为江西的"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江西各大茶馆的馆主。然而有这样一个茶馆——泊园茶馆,它于2010年9月试营业,它的馆主张卫华是一位居士,他喜好禅文化,热爱书法,是一名有"茶"精神的茶人。他本着和谐共赢的目的约了江西的馆主齐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