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一、亚洲牛瘟控制和根除世界各国从二战中逐渐恢复后,亚洲首先开展了大规模的牛瘟根除运动。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的牛瘟根除区域性计划得到了东南亚各国的积极支持。除了这些共同努力外,两个主要国家的牛瘟根除运动表现特别突出:一个是中国,迅速取得了成功;另一个是印度次大陆,花了近50年实现了根除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早期牛瘟对经济的影响尽管全球牛瘟根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奇怪的是,能够量化这些工作的信息少之又少,尤其是全球的基础数据。我们能获得的信息大部分都很零碎或者具有特殊性,谈及的都是特定的疫情或者控制项目。亚洲某些地区(尤其是巴基斯坦、伊朗和印度)发病非常严重,并对经济影响方面可获得信息很少,其信息量与非洲相比不成比例。  相似文献   

3.
一、牛瘟根除的国际合作全球牛瘟根除计划(GREP)于1992年提出,1993年进行前期准备,自1994年起正式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健康局跨界动植物病虫害紧急预防系统(EMPRES)在合作机制和技术指导来源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尽管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牛瘟根除计划,并且组建了全球牛瘟根除计划秘书处,但是,1993年该计划应被看作是促成牛瘟最终根除的所有行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201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联合宣布根除牛瘟。这是历史上首个消灭的动物疫病,也是继天花之后全球第二个被消灭的传染病,自此,世界进入“后牛瘟时代”。牛瘟再暴发风险依然存在,维持全球牛瘟无疫状态意义重大。就维持全球牛瘟无疫状态的框架性文件、牛瘟病毒保藏机构以及宣布消灭牛瘟后所发表的实验性研究等进行了综述,为提升公众风险意识、应对牛瘟再暴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一、牛瘟根除的可持续性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病原根除应该是最可持续的措施,因为一旦清除,病原将无法恢复。不过,情况可能不一定与天花根除方案所呈现的历史经验一样。很难说服各个国家销毁其储存的病毒,即便这是经各个国家批准的国际公约,也不足以对官方的病原库采取这样的措施。如果牛瘟病毒已经停止在家养的牛、水牛群和野生有蹄动物(曾经是牛瘟病毒的天然宿主)中传播,那么必须搞清楚是否存在疾病死灰复燃的  相似文献   

6.
《四川畜牧兽医》2010,(11):61-61
<正>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10月14日在罗马的全球消灭牛瘟研讨会自豪地宣布:地球上的牛瘟已完全绝迹!这个值得欢呼的消息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第二种病毒被消灭。第一次发生在大约30年前,官方证实根除天花。  相似文献   

7.
正在本文,技术协调员将他认为对伪狂犬病毒(PRV)根除项目的成功产生重大帮助的事项进行了记录,并且强调了对PRV保持警惕和准备好在监测系统发现PRV时及时响应的重要性。本文还对从PRV根除项目获得的重点信息和经验教训等信息进行了最后的总结。一、猪肉生产商猪肉生产商的参与是根除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绝大多数猪肉生产商的猪群未感染PRV,也不希望他们的猪感染PRV。因此,他们会积极投身  相似文献   

8.
1目的1验证无牛瘟国家或地区;2宣布无牛瘟。2监督的定义和目的疫情监督是提供某国或某地区无疫或无感染证据必不可少的措施。实施疫情监督应具备1通知畜主或兽医注意的疫情报告系统;2对宿主动物进行统计学采样及疫病发生、传播的临床症状及其他迹象的有效检测计划。任何疑似疫情应立即隔离检疫和检验确证,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监督是指发现疾病或感染后采取的官方行为,监测仅指数据收集活动,在田间数据的收集方面与监督相似,但属非官方行为。3宣布无牛瘟的步骤目前牛瘟控制目标是,从部分国家无疫到实现全世界无疾,最终全球根除牛…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且死亡率高达100%。目前,我国已经出现非洲猪瘟发病记录,因此如何防控和根除非洲猪瘟刻不容缓。本文对国外已有根除非洲猪瘟的成功案例进行介绍,其制定的根除计划及采取的防控措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牛瘟是最严重的世界性动物传染病之一 ,OIE将牛瘟规定为A类动物疫病 ,我国将之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鉴于该病的毁灭性危害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协同OIE正在实施全球消灭牛瘟计划。我国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消灭了牛瘟 ,但受着从周边国家传入的威胁。为了本国的安全和国际贸易的需要 ,推动全球消灭牛瘟计划的实施 ,我国还需作很多工作 ,以巩固消灭牛瘟的伟大业绩 ,为世界作出贡献。1全球消灭牛瘟的计划正在大力实施据历史考证 ,五六千年前就有牛瘟 ,在漫长的畜牧业发展史上 ,多次造成严重危害 ,其病死率常达90 %以上。17世纪中该病曾致使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