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轻养殖中对抗生素、血浆蛋白等动物蛋白原料的依赖,国内外的科研人员经过大量研究:运用现代生物工程、代谢调控发酵技术、动物营养平衡吸收理论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生产出富含生物活性多肽、蛋白酶以及大量益生菌的绿色生物饲料。酶解豆粕和发酵豆粕即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大豆蛋白通过蛋白酶酶解或微生物发酵降解为可溶性蛋白和小分子多肽的混合物。经过酶解或发酵处理的蛋白由于比传统大豆中蛋白质更易于吸收、低抗原等特点,被认为是幼龄动物饲料的理想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2.
发酵豆粕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粕是一种优异的植物蛋白饲料,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动物对其利用率高,是猪等单胃动物很好的日粮.豆粕中还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凝血素、大豆抗原蛋白(致敏因子)、脲酶、低聚糖、脂肪氧化酶、植酸及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一方面使豆粕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豆粕是豆油加工副产品,是畜禽养殖业中一类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由于豆粕中存在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大豆凝集素、脲酶、脂肪氧化酶、大豆抗原蛋白、低聚糖、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动物长期食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利用率下降以及动物生长停止等一系列中毒症状,进而影响豆粕在动物生产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4.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粕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比较齐全且平衡,是单胃动物很好的日粮蛋白源。但是,豆粕中还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凝血素、大豆抗原蛋白(致敏因子)、脲酶、低聚糖、脂肪氧化酶、植酸及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它们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综合感官、酸溶蛋白提升、抗原蛋白去除、p H值与L-乳酸、益生菌种类与数量等指标,对几种发酵剂的豆粕固体发酵样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4号与5号发酵剂的发酵效果较好,极显著提高酸溶蛋白含量(P0.01),并有效去除抗原蛋白,极大地降低了在动物体内的应用风险。豆粕原料经4号或5号发酵剂发酵后,极显著降低p H值(P0.01),提高L-乳酸含量,形成酸香发酵风味,可实现乳酸菌、酵母菌、芽孢菌等益生菌的增殖,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5号发酵剂还可实现酪酸菌的增殖,极显著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P0.01)。  相似文献   

6.
豆粕是以大豆为原料,经浸出法提取大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豆粕作为优质植物性蛋白源,来源广泛,营养丰富。但是豆粕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动物长期食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消化利用率下降以及生长停滞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7.
由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制的无抗原发酵豆粕工艺,近日通过部级鉴定。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饲料生产和消费国家,饲料生产中长期使用的动物源蛋白原料,主要从国外进口。这项工艺的研制成功有望使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动物源蛋白质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抗营养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豆粕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成分比较齐全、平衡,是单胃动物很好的日粮蛋白源.但豆粕中还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对动物体内某些消化酶有着抑制作用或与营养物质络合成不易消化的成分,对动物体内的某些器官具有破坏作用,对动物的生理、生长、健康等造成不良的影响.现就豆粕中存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抗营养机理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当前,饲料蛋白原料价格上涨已成不争的事实。据本刊11月27日电话核实,目前在石家庄市所辖部分县、市,豆粕的价格已飙升至3980多元/吨,接近4000元/吨。而事实上,不只是豆粕一种原料价格在上涨,许多的蛋白原料价格也都涨势不减。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这些年养殖规模在逐渐扩大,对蛋白原料的需求在增加,而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常规能源的可开采量逐渐减少,农产品将更多地用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再加上海洋鱼类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的逐步成熟,可供养殖业使用的的鱼粉等动物蛋白和豆粕等植物蛋白逐渐供不应求。这么高的饲料原料价格无形当中会给饲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作为饲料生产企业,我们无法规避的一个现实情况是,今后该如何在当前蛋白原料日益紧缺和价格飞涨的情况下,来维系企业较好的利润。有道是:变则通,通则久。在这种大势不可逆转的情形之下,谁能够从观念上和技术上首先摆脱对常规饲料原料的依赖,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因此,作为饲料企业,我们更应考虑的是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新的饲料资源,特别是蛋白质原料资源,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编发了一组有关蛋白原料供求现状及开发等方面的文章(稿件来源:《北京赛尔风标广告饲料工业》),希望这些文章能对业内特别是饲料企业的高管们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产酶益生蛋白饲料是一种新型微生物理想蛋白源,富含营养型菌株、抗感染型菌株、动植物蛋白及乳酸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有益菌,能提高动物的抗病力,降低消化道的pH,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必需氨基酸,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并且  相似文献   

11.
固态发酵豆粕营养价值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固态发酵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提高豆粕营养价值的方法。豆粕是畜禽最重要的植物性蛋白源,但其含有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幼龄动物对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豆粕对动物的生长性能、消化和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作者就固态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研究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常用的几种处理技术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豆粕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比较齐全且平衡,是单胃动物很好的日粮蛋白源。但是,豆粕中还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凝血素、大豆抗原蛋白(致敏因子)、脲酶、低聚糖、脂肪氧化酶、植酸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它们一方面使得豆粕的消化率和利用率下降;另一方面对动物的生理、生长、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国内外一直在研究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方法,目前主要有物理、化学、添加剂、生物技术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豆粕是1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营养丰富,蛋白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很高。但是,豆粕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大豆抗原蛋白等,在幼龄动物如乳仔猪日粮中添加过多可造成  相似文献   

14.
豆粕是饲料工业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但由于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抗原蛋白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利用率降低,同时对动物的生理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文章阐述了豆粕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生理特性,豆粕抗营养因子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处理方法及处理豆粕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1 疯牛病事件 疯牛病事件的发生成为近期大豆和豆粕市场走势的主题。一开始该消费的传出曾一度被认为对豆粕的利空,因担心牛肉的消息会大幅下降,饲料行业受到牵连,进而影响到饲料的主要原料豆粕的需求量。但市场对此很快便有所修正,因欧洲先前出现的疯牛病事件,政府曾禁止饲料采用动物肉骨粉等动物蛋白作为原料的。所以虽然饲料可能受影响,但若禁止用动物肉骨粉,那么必须采用豆粕等植物蛋白作原料,反而有可能拉动对大豆和豆粕的需求,这无疑是一个长期而重大的利好。 而在2000 年初期,因疯牛病大规模的爆发,美国豆粕期货价格在短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7,(14):62-64
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但因其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抗原蛋白、寡糖等营养抑制因子,从而限制了豆粕的应用。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缓解这一问题。细菌和真菌均可通过发酵降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小肽含量,改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发酵豆粕品质与添加的菌株种类密切相关,菌株种类不同,则发酵豆粕营养成分含量也有所差异。饲喂发酵豆粕可以提高单胃动物的日增重,改善生产性能,对提高蛋白利用率等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降低水产动物的饲料成本。发酵豆粕在未来的动物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豆粕作为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源,营养齐全,粗蛋白含量高,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2.5%~2.8%,氨基酸组成较均衡,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目前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应用最为广泛的蛋白质饲料原料。然而豆粕中也存在着多种抗营养因子及适口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动物对豆粕的消化和吸收,降低其生产性能,并可能会产生中毒现象。近年来,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处理豆粕成为国内外动物营养学者及生产者们  相似文献   

18.
断奶仔猪对其日粮质量要求很高,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质,目前鱼粉的价格日益上涨,使得仔猪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需求一种优质的适用断奶仔猪的蛋白质,来替代动物蛋白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提高豆粕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原料,但由于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动物对豆粕营养的吸收率。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采用热处理、化学法、作物育种法、酶制剂法、微生物发酵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解抗营养因子。比较发现,采用微生物发酵处理法可以有效地降解豆粕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并能积累有益的代谢产物,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获得具有多种功能的优质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理方法对豆粕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豆粕是一种优异的植物蛋白饲料,蛋白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合理,动物对其利用率高,近年来又发现大豆中含有丰富的提高动物免疫力的大豆异黄酮等物质,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但豆粕由于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ANF)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等热敏感ANF和引起动物腹泻的胀气因子大豆寡糖如棉籽三糖、水苏四糖等热不敏感ANF,因此限制了豆粕在仔猪和高档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人们对抗营养因子的消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有化学法、物理方法和生物学方法.下面笔者就不同处理方法对豆粕抗营养因子的消除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