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棉18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从"通83-952×徐184"杂交组合后代F3代中选得的优良单株,经多年连续选择和试验育成,于2000年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合棉田立体种植.经多年生产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出"苏棉18号"每hm2皮棉2250kg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大华1802"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最新选育的玉米单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好等优点.为促进"大华1802"在江苏省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该品种主要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整地、播种、间苗、定苗、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介绍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广大玉米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系统选育方法从矮秆黑香粳糯天然变异株中培育出优良黑米新品种"秦稻2号",与对照品种"黑香粳糯"和"黑优粘"相比,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稻米品质分析表明该稻米黑色率高、糯性强,是食用、酿酒加工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27"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农大27"水稻新品种是以"吉86-11"为母本、"吉农大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 497.5 kg/hm2和8 764.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4.7%和9.0%.该品种干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优质,适宜吉林省中熟、中早熟稻作区种植,尤其适宜吉林、通化、白城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九农33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研究所以"九交92108-1"为母本,"九农20号"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九交97102-10-1".2004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品质优良等特点[1],是目前吉林省中晚熟区域主要推广的高产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吉农大402"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吉农大402"玉米新品种是通过丹988×YF1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0 167.2 kg/hm2和10309.8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吉单180"增产4.5%和9.5%.该品种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优质.适宜吉林省中晚熟、晚熟区域种植,特别适宜长春、吉林、通化、松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吉农1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19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公交90208-114"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8.2 kg/hm2,比对照"吉林30"平均增产11.1%;2005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51.2 kg/hm2,比对照"吉林30"平均增产18.1%.该品种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于在吉林省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晚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R130"是从"香粳8718"南繁变异株中系选出来的迟熟中粳型的品系.我市2000年引进,经两年试种,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熟期适中.2001年全市扩大示范种植3.26万亩,平均亩产634.5kg,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达700kg,高产田块亩产达750kg,且该品种米质较优.为充分挖掘该品种的优质高产潜力,就"R130"群体质量栽培主要量化指标及其调控技术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秀水123"特征特性及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水123"是一个适合常规稻超高产栽培的大穗型新品种,奉贤区种子服务中心于2005年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引进,并于2006年开展直播高产栽培试验,该品种已被列为奉贤区2007、2008年水稻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0.
"扬麦12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大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属春性.2001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我所示范种植中表现为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且穗大粒多,产量结构三要素协调,增产潜力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宜作"扬麦158"替代品种推广,尤其适宜白粉病重发及肥水条件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12.
13.
荒漠化与沙漠化概念的争议及学术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荒漠化、沙漠化及风沙化等概念提出的背景出发,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这些概念的研究进展情况及争议,提出了荒漠化、沙漠化、风沙化与荒漠、沙漠、沙地等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别,并依此说明这些概念在我国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15.
16.
香蕉叶片每月生长数与月均温呈极显著正相关,花期长短与初花期的旬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果穗重、果指重与花芽分化初期的旬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旬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重、果指重及可食率与≥15℃的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重还与初花期的旬均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水湿条件较好的果园,香蕉生长发育与降雨量的关系不显著。建立了上述各相关的数学模型,可用于预测香蕉生长发育状况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