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关于茶叶的水分定量法,已报导有公定分析法,即在98~100℃下一直干燥为恒量的方法。另外,还有久保田等推荐的为茶叶贮藏以及包装试验而研究的定量法,即在常  相似文献   

3.
烘箱法茶叶水分测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福娣  童宗寿 《茶叶》1997,23(4):37-40
对茶叶水分测定了120℃1小时法的烘箱使用层次,箱内热空气对流方式,温度计几何位置以及试样重量诸因素进行了不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1-3型干燥箱,试样重量5g,在鼓风,温度距第一层5cm,同时使用第一层和第三层条件下或在不鼓风,温度计距第一层15cm,同时使用第一层和第三层条件下,两层的测定结果和剖暂行标准120℃1小时法测定条件结果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敬延桃 《福建茶叶》2009,31(2):18-19
本文以国家标准法103±2℃量法为参照,研究探讨了HB43-S卤素水分测定仪法测定茶叶含水量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HB43-S卤素水分测定仪法(Y(HB43-S)与国家标准法103±2℃恒量法(X(HX))测定的茶叶含水量(%)之间存在以下线性关系:Y(HB43-S)=1.0449X(HX)-O.5496;HB43-S卤素水分测定仪法用于测定茶叶含水量准确性和稳定性较高,比较适合在样品较少(≤5)时采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茶叶水分的测定,较多采用电热恒温烘箱烘干法,即把5克茶样在105℃的恒温箱内烘一小时,然后取出冷却称重,失水重量与5克茶样之比的百分数就为茶叶的含水量。这种方法误差虽小,但耗费时间太长,特别是精制厂,从毛茶付制到成品出厂的水分检验,批次多,工作量大,这种方法已不太适应需要。也有用电阻法水分仪测定茶叶含水量的,但这种方法受环境影响所引起的误差较大。为确保测定的准确度,减少测定时间,笔者将SC69-02型红外  相似文献   

6.
(可以两分钟测定6—16%的茶叶水分)利用氯化钴试纸,可以用两分钟时间测定含有6—16%这个范围以内水分的茶叶。无论在测定时间方面,正确度方面,基本上已能适应一般红绿毛茶掌握收购水分的要求,而且这方法对样茶没有损耗,每次所费不到一分,也符合简便节约的原则。但氯化钴试纸的变色程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及滤纸  相似文献   

7.
家用微波炉在茶叶水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水分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茶叶加工、收购以及贮藏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目前,茶叶水分的测定普遍采用国际标准ISO1573—1980和国家标准GB8304—87,俗称烘箱法。这两种测定方法因周期长(一般要5小时以上)、能耗大而较难在普通茶叶收购部门普及。 微波是一种不会发生电离现象的高频电磁波,由磁控管发出的微波能在一般食物内部产生每秒25亿次的分子震动,从而使食物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本文试用家用微波炉进行茶叶水分测定试验。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余颇关心有关茶叶的文献,曾陆续查阅过不下五百种的有关资料(绝大多数是古代的),将其中有医疗效用者摘出,共有61种。现尽三日之功,将之排比、分类,总结出茶叶的医疗效用廿项。今不自揣肤浅,且作引玉之砖,敬以求教于茶、医两界同道。所引61种文献,约可分为以下四类: 1.本草类:共27种。《神农食经》、《桐君录》,均托名古人,均佚。前者引自《茶经》,后者引自《太平御览》第867卷。唐代本草3种:《新修本草》,苏恭等  相似文献   

9.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化合物,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宰”着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控制着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笔者对茶叶中核酸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不同等级茶中核酸的含量,现就已定的方法和有关测定结果作一介绍。一、方法的选定核酸测定的方法,一般有定磷法、戊糖比色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种,作者选用了紫外分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比前两种方法简易,准确,重复性好,因此选定为测定茶叶中核酸的方法。 1.测试样的前处理 (1)除杂质:称取3.0000克磨碎茶样放入研钵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中锌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PH-10,NH3-NH4Cl缓冲体系中,锌(Ⅱ)-乙二胺产生-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峰电位为-1.29V(US.SCE),检测下限为0.000850μg/g,线性范围为0.00588-1.12μg/g,用吸附优氨法测定茶叶中锌,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茶叶中碘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9.2的硼砂体系中,O3产生一灵敏的单峰极谱波,峰电位为-1.32V(VS.SCE),检测下限为8ng/ml,线性范围为0.008 ̄1μg/ml。经过预先氧化还原处理,使 叶中I氧化为IO2,即可定量测定。用示波极谱法测定茶叶中碘,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如今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逐渐演化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在茶叶市场上,卖方出现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消费者却难以辨别,其利益极易受到损失.目前我国利用食品质量信息标签来引导消费者正确识别食品质量,通过规范食品质量信息标签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  相似文献   

13.
参照GB/T 3543.6—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的方法——烘干减重法,从种子样品处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等方面研究了广州相思子种子水分测定的方法,得出其适宜的方法为样品粗磨、高恒温(131℃)烘2h。此法与GB/T 3543.6—1995所规定的高恒温法相比,烘干时间延长了1h。  相似文献   

14.
宁波茶叶商贸活动目前以台资为主导,台资掌握着高端商贸活动和主要的利益分配,而低端商贸活动也已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因此商贸活动利益受到市场、政策和未知风险等方面因素影响,所以要想使宁波茶叶走向国际,必须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拓展商贸业务范围。通过精细加工、茶文化宣传和观光旅游等方面的服务,打造茶叶产业联盟体系,必要时引入互联网思维模式,进行产业深度营销。  相似文献   

15.
前言水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早已被制茶师所认识和应用,如水分常作为加工工艺掌握的工艺指标和茶叶收购,贮藏,产品出口时一项重要的品质检验指标,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发现,降低含水率,不仅保持茶叶品质稳定,而且使茶叶审评品质提高。同样的原料,含水率低的茶叶香高,味浓。茶叶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水分是影响茶叶品质变化最主要的因子,但对其作用机理尚未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品质化学的影响机理至今尚无报道。水分活度表示茶叶水分存在的真实状态,它表达了水分能为化学  相似文献   

16.
前言水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早已被制茶师所认识和应用,如水分常作为加工工艺掌握的工艺指标和茶叶收购,贮藏,产品出口时一项重要的品质检验指标,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发现,降低含水率,不仅保持茶叶品质稳定,而且使茶叶审评品质提高。同样的原料,含水率低的茶叶香高,味浓。茶叶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水分是影响茶叶品质变化最主要的因子,但对其作用机理尚未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品质化学  相似文献   

17.
测定茶叶水浸出物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浸出物的多寡,反映了茶叶的老嫩程度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因此,ISO_(3720)国际《红茶规格》和我国商业部的部标准GH_(016-84)《屯、婺、遂、舒、杭、温、平七套炒青绿茶标准》中都把水浸出物作为一项品质指标,并且规定了检测方法标准。国际上执行的 ISO_(1574)《茶——水浸出  相似文献   

18.
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扫描仪获取茶样图片稳定性好。扫描分辨率为100dpi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5≤L≤0.15,-0.21≤a≤0.21,-0.21≤b≤0.21;茶样颗粒大小对扫描结果产生极显著影响,以40目扫描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95%置信区间分别为:L=0,-0.29≤a≤0.29,b=0;当40目茶样扫描区域达到13cm×13cm或以上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可以充分代表茶样的实际色泽状况,其均数标准差(SD)分别为:-0.07≤L≤0.07,-0.10≤a≤0.10,b=0;扫描图片作相同的调整,其色泽参数值产生一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名优茶产销形势比较喜人,生产增长,价格上扬,需求旺盛。1994年,产茶大省浙江名优茶产量8900吨,产值2.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8%和12.9%,湖南、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福建、江西及江苏等省名优茶销售见好。低档红茶出口有需求而继续走俏,但大宗绿茶、出口茶及大宗乌龙茶销势疲软,导致主要产茶省春茶减产减值,产销形势严竣。 1994年“产茶王国”浙江9个茶区减产减值,全省春茶总产5.43万吨,产值5.26亿元,比上年分别减少23.8%和19.8%。茶叶收购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30%,茶农减收2500多万元,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其中尿素涨幅为14%、煤18.5%、电35%、工  相似文献   

20.
茶叶不仅在口味上俘获了很多人的芳心,而且还在促进人体健康与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是茶叶抗氧化性能发挥作用的重要成分,也是茶叶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元素。长期规律性的饮茶对促进人体消化,预防多种疾病,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很有帮助。本文将对茶叶中抗氧化性能方面进行评价与比较测定,深入探寻茶叶对于人体的多方面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