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粱耐寒遗传标记──(N.Seethara-ma等),UseofMolecularMarkersin'SorghumandPearlMilletBree-dingforDevelopingCountries,1994,32(英文)在所有的农业生态区寒...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确定高粱籽粒单宁特性的遗传模式。材料与方法 1977年从世界高粱中心选择57个农艺性状适宜、无亲缘关系的近交品系,种植在美国普杜大学农场中。对熟期相近而单宁含量不同的品系进行人工杂交。从13个杂交  相似文献   

3.
印度最近推广的高粱品种和杂交种,在成熟期如遇上温和多雨的天气,籽粒易受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Walker)Boedijn]感染而发霉。本文准备介绍一些亲本及 F_1的配合力,以便选择能育成早熟、优质、高产、抗粒霉病的高粱品系的亲本和特定组合。  相似文献   

4.
)(Wamous等,1991)。进行持绿分级方差分析,以便检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用费雪氏(Fisher)最小和显著差数测验法进行成对均数比较(Steel等,1980)。用t测验比较每一种环境的F_1均值和中亲值。采用卡平方分析法检验遗传模型适合度。结果和讨论经检验两种环境中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1)。由于水分胁迫程度的不同,在防雨棚内的胁迫较在田间的严重,各基因型在防雨棚内的叶片和植株枯死程度总是比在田间的高。B35和TX7000的平均数与其对应的A系、A35和A_3Tx7000的平均数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不育胞质对持绿性反应没有影响。F_1平均值相互无显著差异表明对持绿性反应没有交互作用。两种环境条件下,F_1平均值与B35和Tx7000的平均数明显不同(P<0.05,表2)。在田间F_1平均值与中亲值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防雨棚内却无区别。这些结果表明控制持绿性的基因是加性的,或依特殊环境而定的部分显性。在防雨棚内BC_1P_1的叶片和植株枯死平均数居F_1杂交种和B35平均数之间,但与F_1或持绿亲本B35都无显著差异(P>0.05);在田间BC_1P_1的叶片和植株枯死平均  相似文献   

5.
高粱叶角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粱骨干不育系、恢复系和自选紧凑型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高粱叶角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分析表明,高粱叶角性状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叶角具有不完全显性作用,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高粱叶角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在叶角的方差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占主要地位,所以在培育紧凑型品种时,直接选择是非常有效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很高,表明叶角受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表型变异较小,在早代进行单株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7.
以往的遗传试验认为,宿根作物分蘗的生存能力可作为判断多年生倾向或非衰老特性的指标。本研究目的是确定宿根高粱分蘖再生能力的遗传。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和非洲的高粱产地,爆花高粱是一种普通小吃。业已鉴定出几个具有优良的爆花品质的地方种。这种高粱的特征是籽粒小,果皮厚,胚乳坚硬,胚/胚乳比低(Murty 等,1982)。关于爆裂品质遗传,先前的研究已表明这一性状受多基因控制(Murty 等,1983)。还注意到,用爆裂品质良好和较差的亲本做正反交时,缺乏当代显性(胚乳或种子直感)。本文旨在通过世代平均值分析详细介绍爆裂品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中曾有过光泽苗的报道,高粱也具有类似的性状,只不过表现的时期与玉米不同而已。在雨中或者雨后初晴,无光泽(G)高粱品种的叶表很少有靠水分张力粘附的水珠,而有光泽品种的叶片表面,水滴既可粘附在整个叶表,又能以较大且形状不规则的水滴粘附在  相似文献   

10.
高粱生长在由海平面至海拔3000多米的多雨区和半干旱地带,并且栽培在一年中的旱季。由于这种广泛的适应,自然选择的栽培品种可抵抗多种病虫害并拥有高产性能。该物种高度分化,现已收集到25000多种形形色色的栽培品种,它们很容易相互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相似文献   

11.
Josh.  P 杨镇 《杂粮作物》1994,(1):11-14
高粱的马哈拉诺比斯距离与遗传多样性P.Joshi.P.S.Vashi已经知道具有遗传多样性的亲本杂交能为群集基因和在高代得到优良的超亲分离提供机会。但为了鉴定这种亲本,建立一种理想的准则在植物育种中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已发表的许多报告中,以遗传...  相似文献   

12.
13.
关于高粱性状的遗传研究,特别是经济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并不多见。现将印度学者近年来对高粱穗部及籽粒若干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综合编译如下,以资参考。一、穗部性状的遗传1.穗型高粱穗型有紧密和松散之分。据 Ayyan-gar 和 Ayyar(1938)报道,散穗型对紧穗型(Pa_1:pa_1)是显性。但是,Ghorpado 和 Kadam  相似文献   

14.
95208粒用高粱幼苗生长率的遗传──(W.G.Wenzel),SouthAfricanJournalofPlantandSoil,1994,Vol.11,No.1,1~4(英文)对2个包括3个母本和6个父本的因子杂交系统的高粱幼苗生长率的遗传特性进...  相似文献   

15.
用两个苏丹草自交系和两个高粱品种,研究了幼苗氢氰酸势(HCN—P)和粒重的遗传。这两个苏丹草自交系来自两个为选择幼苗低氢氰酸势(约250毫克/公斤)和雄性不育的群体,其平均粒重为10.1毫克。两个高粱品种(CK60和瑞德兰代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和保持系B)都具有高氢氰酸势(大于1000毫克/公斤),其平均粒重23.9毫克。这4个系  相似文献   

16.
粒用高粱叶角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粒用高粱叶角遗传研究赵延明马鸿图(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株形诸多性状中一个重要性状是叶片角度,叶片角度是决定群体透光和受光态势的重要因素。在高粱株形育种中,前人对株高、叶长、叶宽、生育期、千粒重、一级枝梗数、穗长、穗轴长等各种...  相似文献   

17.
用Cavalli(1952)联合尺度测验法和Jinks-Jones(1958)六参数模式测定加性——显性模式的适用性,并且估算各主基因和互作基因的效应。由三个印度杂交组合的亲本、F_1、F_2和B_1、B_2(回交)取得有关籽粒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资料。设计为三次重复的简单随机区组。随机选取5株亲本和F_1代植株,分离世代则选择20株,用以记录各种数量性状。就同一性状而言,模式的适合性良好测定随各杂交组合而变  相似文献   

18.
高粱对丝黑穗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丝黑穗病[Sporisorium reilianum(Kuhn)Langdon & Fullerton,异名:Sphacelotheca reiliana(Kuhn)Clinton和Sorosporium rilianum(Kuhn)McAilpne]是亚洲、非洲、欧洲和澳洲及北美洲的主要高粱病害之一。我国各高粱产区丝黑穗病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东北和华北地区发病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高粱在植物界中是具有许多特点的物种。在禾木科中它既具有该科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特性。高粱属植物类型繁多,性状分化甚为惊人,应是分类学、遗传学以及进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以遗传研究而论,经过本世纪八十年的努力,现代遗传学已由因子学说发展到分子遗传学阶段,人类在了解和干预生物遗传性方面,取得了巨大  相似文献   

20.
1977年雨季在印度 Indore 进行的两个播期、两种肥力的随机区组试验(二次重复)中,种植 CSV_3、555(易感粒霉病)、IS9327IS9333、IS9530(轻感)、2219B、SPV29(中抗)及其全部可能组合成的 F_1。从单行小区内选取5株记载50%开花期、株高、单株籽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