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国林 《新农业》2022,(4):47-48
山杏根系发达、耐干旱贫瘠,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辽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其绿化造林工程中,山杏是主要的选择树种之一.文章对其育苗及其抗旱造林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其大面积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多数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生长质量不高及成活率低.该文结合辽西地区造林实际,对辽西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简述了辽西地区造林技术,以期为辽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快速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市太行山地区气候干旱特点,通过整地、苗木选择、栽前处理、栽植等综合措施,配合使用ABT3号生根粉、保水剂、TCP植物蒸腾抑制剂、容器苗和地膜覆盖等科学造林技术,可大大提高邯郸地区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刘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2):63-64
杨树的抗寒、抗旱能力强,是辽西地区防风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之一.该文结合辽西地区当地实际,对辽西地区杨树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为提高当地杨树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河北省西北地区林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该区域的立地条件及社会条件制约着造林成效,造林成活率低是当前人工造林中的主要问题。要想提高造林成效,必须把抗旱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现将实践中可行的抗旱技术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带动下,辽宁省的植树造林面积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着工程的推进,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土壤贫瘠,干旱少雨,因此,在后续的造林工作中要合理的运用干旱造林技术,以便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以及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集流蓄水整地是提高自然降水有效利用率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通过提前一季或一年的整地,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水、提高土壤含水率。辽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小,素来十年九旱,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春夏严重干旱是制约造林绿化成效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刺槐具有耐贫瘠、耐干旱、生长快等特点,是辽西地区荒山造林、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植被修复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辽西地区优良乡土树种。本文从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辽西地区刺槐造林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提高刺槐造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宋长起 《新农业》2001,(1):36-36
辽西及内蒙古赤峰地区十年九旱,春季造林往往成活率低,采用抗旱造林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刘宇 《新农业》2021,(15):34-35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植被覆盖率十分低,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何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对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对干旱地区造林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贵州主要蔬菜抗旱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从2009年至2012年连续出现严重干旱,对需水量较大的蔬菜作物造成了极大影响,蔬菜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研究贵州的蔬菜抗旱生产技术意义重大,迫在眉睫。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秋季、冬季及春季主要蔬菜的抗旱栽培措施,为贵州省及周边地区的广大蔬菜农技人员和农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李真  赵艳艳  魏铁霞  黄毅 《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205-1208,1211
对辽宁西部旱作农业土壤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主要存在旱、薄、瘦三大问题,在有限的降水中,陆地蒸发和径流损失占总降水量的74.6%;不同作物农田土壤的平均耕层厚度为16.08 cm,比我国土壤平均耕层厚度(16.50 cm)低0.42 cm;按国家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辽宁西部旱农区多数旱地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5级以下,辽西土壤问题十分严峻。该区的土壤问题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从辽宁西部土壤环境入手,分析辽西旱地农业的主要问题,并找寻解决的方法,对辽西地区农业环境改善及经济增长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兴智 《北京农业》2011,(6):135-136
为推动辽宁省喀左县花卉生产健康发展,阐述辽西地区的气候特点、区域优势、花卉生产现状和特点,提出适合喀左地区花卉生产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了贵州辣椒地方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椒果性状以及经济产量等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地方品种的花期和收获期均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从植株、椒果以及经济产量等的性状指标抗旱系数综合来看,黔辣3号、绥阳小米辣、绥阳子弹头、花溪辣椒、遵椒1号、遵椒2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将其作为适宜种植区抗旱栽培选择的地方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15.
近52a辽宁西部地区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层地温是影响区域气候的环境因素之一,对浅层地温研究有利于掌握其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为区域工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服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辽宁西部1959—2011年0~320 cm的6个层次地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层次地温年变化均具有升高趋势,但具有不同的温度倾向率,其中,0 cm温度倾向率最大,其次是320 cm,40 cm的倾向率最小;除0 cm地温历年变化突变点在1985年外,其他各层次的地温历年变化的突变点均在1987年,但各层次温变过渡区间有所差异;各层次地温季节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逐次后推,浅层地温纵向40 cm深温度低于其他任何层次,并以0 cm最高,320 cm次之,浅层地温的升高将影响植物萌芽越冬及根系生长,影响土壤生物繁殖和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辽西半干旱地区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针对科尔沁沙地西部风沙危害严重的玉田皋、那么罕地区生态现状,依据本地区坨-甸-土召镶嵌分布的地貌景观及不同立地条件,以农田、草场为重点保护对象,设计并建成由人工固沙植被、防风阻沙林带、公路防护林带、农田-草牧场防护林网、果园防护林等5种类型组成的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根据不同立地类型分别采取开沟地、穿透碱层和挖沟排水整地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达85-94%。7年生农田防护林带背风面10-15H范围内,平均可以减弱风速43-47%;8年生草牧场防护林带20H范围内平均降低风速31-43%,林网内蒸发量减少15-22%。  相似文献   

17.
辽西半干旱区大豆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是提高农田降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分满足率的有效途径,具有产流和较好的控制农田土壤水分蒸发的双重作用,可有效抑制农田水分的非目标性输出,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对大豆增产显著,增产幅度达30.44%。  相似文献   

18.
以构建辽宁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目标,平台利用We7后台进行开发,以.NET为编程语言。本文重点介绍了此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基本功能的实现。该系统具有符合辽宁农业生产实际的特点,对提高全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广义菊属共有30余属,其中许多具有抗逆性较强的种类。为了进行菊属植物的抗旱育种,须广泛收集抗旱菊属的近源种属资源作为育种材料和杂交亲本。通过对华北、内蒙和西北部分地区的野生广义菊属资源进行调查,共收集到了广义菊属的15个种。并对收集种进行了初步的引种和评价,为进行广义菊属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充分利用广义菊属的抗旱野生资源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耀峰  黄毅  孔祥海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9):958-960,969
丘陵耕地是辽西地区典型的耕地类型,辽西地区坡耕地分布较广,约占全部耕地的77%。试验对不同坡度、不同坡向、不同茬口进行了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在同一坡向不同坡度时,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坡下>坡中>坡上,其中,坡上与坡下差异呈显著水平;同一坡度不同坡向时,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阴坡>阳坡,但差异不显著;同一坡度坡向不同茬口时,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谷子>高粱>玉米,其在0~15 cm土层内差异不显著,在15~40 cm土层内差异显著。该地区秋季墒情已达到了春播时的要求,因此,秋季采取保墒措施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