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刚  李莹 《乡村科技》2020,(8):76-76,78
新时期,有效开展林业经济建设工作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林下经济的概念及特点,总结发展绿色林业经济的有效途径,以期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下经济是当下的朝阳产业、希望产业、绿色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是实施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森工经济转型、促进林区职工群众就业致富的必要途径。发展林下经济也是森工的优势所在。但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与集体林区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了解和处理好相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丁龙刚 《乡村科技》2020,(10):64-65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我国林业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深入研究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从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出发,结合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基本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未来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途径进行探讨,以期能推动我国林下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胡平均  高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45-12347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增加林地附加值,促农增收,是林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增长的必由之路。该研究分析了西安城郊县(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风险,提出了西安城郊县(区)发展林下经济规避风险的对策,旨在为西安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质上,林下经济属于一种高效且绿色的新型经济产业。林下经济的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并有效地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分析当前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为更快地促进产业的发展进步,需要针对现状提出针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随着林权改革的深入,林下经济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正成为深化林改的"有机凝聚"。林下经济属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在促进生态和谐、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培育保护林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真正的将保护生态的政策制约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成为了将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动力。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  相似文献   

7.
发展林下经济,能有效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助力绿色经济。虽然遵义市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位置以及便捷的交通优势,但林下经济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底子薄、办法少、经验不足。本文对遵义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发展存在观念意识落后、资金短缺、产业规模整体偏小、产品开发单一、人才队伍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具体包括政府引导扶持、合理规划布局、加强市场培育导向、加大宣传、融合发展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下间作是林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单一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是一种循环经济。林下间作可以充分利用林下资源,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构建稳定生态系统,促进林木的良好生长,可以林菌、林农、林禽、林菜等多种形式的间作,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主要侧重介绍林下间作黑木耳的生产技术,希望能成为林业经济的一个增长点,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辽宁抚顺农村考察时首次提出"林下经济"这一概念。因此,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是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又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重要途径。目前,发展林下经济还是一个新课题,全国各地林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其发展的有效模式。近几年来,灵川县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发展林下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具备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如何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成果,同时又能真正将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动力,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是当下林区经济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随着林权改革的深入,林下经济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正成为深化林改的"有机凝聚"。林下经济属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在促进生态和谐、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培育保护林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真正的将保护生态的政策制约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成为了将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动力。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王翔基 《农业与技术》2015,(3):168-169,191
林下经济的发展是对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林下经济与生态保护合理可持续、健康共存,是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新课题,也是现代林业的全新探索。林下经济不仅具有林业经济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循环经济,投资少、产出值高,高效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林草、林牧、林畜是辖区内林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同时这样的发展模式,也是林下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和理结合,同时这也是高寒冷凉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极具研究价值,同时也对高寒冷凉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林下经济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在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明确将林下经济发展作为各市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发展。为了促进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稳定,本文从林下经济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林下经济有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国林下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林业生态建设有效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从阐述甘肃省定西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的基本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定西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有关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下经济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在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明确将林下经济发展作为各市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为了促进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稳定,文章从林下经济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主要的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下经济是发展现代化林业的重要推手,文章通过对休宁县林下经济发展进行现状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宣传、生态、基础设施、政策资金、互联网等方面提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为休宁县林下经济发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应对林业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转型。本文分析了当前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互联网+"对林下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一些"互联网+"模式下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林业资源可利用周期长,可利用资源面临枯竭等因素导致林业整体经济快速下滑。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业附加值,改善林业经济局面势在必行。林下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注重林下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振兴国有林业经济、加快林业职工致富的好途径。一、林下经济及其意义林下经济是以林地生态环境为基础,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兴宁市林业资源概况,提出了该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该市林下经济发展的方向,以为当地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歙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模式的调查,指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空间、规划、部门协调、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以期为歙县更好地发展林下经济、优化林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下经济发展与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昌巧 《吉林农业》2012,(12):146-147
我国林权制度的改革极大的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发展林下经济已然成为一条促进林业增长、林农增收,成为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桂林市的林下经济发展为例子,围绕如何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主体林业经营模式这个重点,探究了林下经济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