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青杆、青海云杉等4种类型云杉属植物种子长、针叶长等10个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这4种类型植物的表型多样性,以便对该保护区内分类地位不明确的麻衣松进行分类地位的确定.结果表明,白青杆和黑青杆的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4种类型的平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青杆、白青扦、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白青杆和黑青杆的表型性状间大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大多数表型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用分层聚类的方法分别对4种类型的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青杆和黑青杆的表型性状可分为4类,麻衣松和青海云杉的表型性状可分为3类;麻衣松与白青杆、黑青杆不属于同一类,而与青海云杉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2.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种内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青海云杉种内、种间的竞争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内竞争指数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远远大于种间竞争,种内种间竞争指数的大小顺序为青海云杉>青杄>桦叶四蕊槭>山杨>红桦>柳树;竞争指数与对象木的胸径之间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青海云杉胸径达到45cm以上时,竞争指数变化很小;青海云杉的竞争指数与海拔和郁闭度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样线调查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兰科植物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连城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兰科植物19属36种,其中褐花杓兰、剑唇兜蕊兰为甘肃第二个新增分布纪录地点;在生活型方面,连城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共计31种(86.1%),腐生兰共5种(13.9%);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2 000~2 900m的...  相似文献   

4.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其组成区内植被类型的植物物种较为丰富。据调查统计,连城自然保护区有植物109科、444属、1 397种,其中种子植物有82科、404属、1 338种。在种子植物中,单种科、属植物所占比重较大,反映出该保护区环境的复杂性和植物区系的年轻性。在其种子植物区系中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与其他地区联系广泛,并具有过渡的特性,而在分布类型中以北温带成分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应用调查所获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研究分析了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灌、草3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型是红桦林、青杄林和祁连圆柏林;在其不同的森林层次上,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特点;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随其垂直分布海拔高度的变化不明显,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总体呈现出随垂直分布海拔高度的上升先升后降的规律,即其最高值出现在此几种主要森林类型垂直分布的中段.  相似文献   

6.
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隶属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最西部。地处祁连山东端二大支脉大坂山与冷龙岭所构成的大通河中下游峡谷区,是陇西黄土高原与东部祁连山地的交接地带,也是由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连城自然保护区山高坡陡,地形险峻,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在现有文献查阅、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保护措施基础之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从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连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四种沙棘种子可溶性蛋白谱带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马瑞君  李常宝 《沙棘》1997,10(3):4-9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中国沙棘、肋果沙棘、西藏沙棘和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进行了种子蛋白谱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之间谱带相似性很高,为近缘类群;而西藏沙棘则亲缘关系较远。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之间,虽尚无种的特有带,但其不相似值最低,而且整个谱带颜色较浅谈,细小谱带数目较多,其二维排序的结果显示棱果沙棘三个种下类型正好位于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之间,表明其进化水平比较一致,也充分说明棱果沙棘是一个独立的种。棱果沙棘中虽有许多谱带与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谱带互补,但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的种子蛋白质谱带中各有一条带不出现在棱果沙棘的带谱之中,另外,还有6条带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叠加性质,这似乎表明棱果沙棘由杂交起源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9.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43个(含栽培5个),占保护区总属数的5.29%。它们分别属于35科(占25.74%),含57种及变种(包括栽培6种,占3.14%)。其中乔木14种(常绿1种、落叶13种),灌木9种(常绿2种、落叶7种),藤本7种(草质1种、木质6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1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2种,草本24种。在全区广布的有11种。  相似文献   

10.
以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和忽地笑L.aurea为试材,观察种子形态,测试种子千粒重、含水量、活力、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特性,测定种子吸水曲线,并研究不同温度、光照和赤霉素浓度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换锦花和忽地笑千粒重分别为1 008.10 g和757.10 g,含水量分别为58.20%和54.36%,种子活力分别为66.67%和60.67%,发芽率分别为10.00%和8.67%。不同光照条件下,换锦花和忽地笑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萌芽时间均没有显著差异,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相对较大,在15 ℃以下,两种石蒜属植物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其它温度。20 ~ 25 ℃适合石蒜属植物种子萌发,25 ℃为最佳。不同浓度的GA3浸种处理对换锦花和忽地笑石蒜种子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GA3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逐渐增加。其中GA3浓度为0.05 g/L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分别为17%和13%。  相似文献   

11.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麦吊云杉群落类型与垂直格局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也是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带(2 100~2 900 m)主要的建群种之一。以第3次大熊猫调查植被数据为基础,以树种重要值为指标,分析了白水江保护区麦吊云杉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麦吊云杉群落按乔木重要值的大小可划分为10个亚群系,其中与糙皮桦(Betula utilis)和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形成的混交林分布最广;麦吊云杉的主要伴生树种为糙皮桦和红桦,其次为铁杉(Tsuga chinensis)、岷江冷杉(Abies chensiensis)、五裂槭(A-cer oliverianum)、泡花树(Meliosma dilleniifolia)、华山松(Pinus armandi)等;麦吊云杉群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的递变规律是由与温性针阔叶树种华山松、铁杉、糙皮桦、红桦等组成的亚群系向与寒温性针叶树冷杉等形成亚群系递变。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中旬至2012年5月初,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技术人员,采用样地调查方式,设置临时样地35个,对保护区的沙棘灌木林地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沙棘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根蘖能力强,天然更新速度快,沙棘在较差立地条件下也能恢复植被,是植被演替的先锋树种,在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归纳了建国以来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进行的主要动物学研究工作,提出了今后在该保护区内进行动物学研究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点,野生动、植物种类.从典型性、稀有性、脆弱性、多样性、自然性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对象进行了评价,认为保护区内谭清苏铁种群数量大,科研价值高;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特有种和模式种较多;保护区地理位置重要而特殊,面积适宜,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鸟类种类、区系成分特征、国家重点保护种类、生态分布及迁徙时间、途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