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马铃薯覆膜双高产栽培技术贾永庆,秦瑞祥河北省南宫市农业局051830针对冀中南部种植马铃薯往往薯块小,产量低的现状,近年来对覆膜马铃薯套种棉花高产模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薯棉双增产的效果。1994年试种122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马铃薯2.3万公斤,...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早生块茎”品种间差异初报金江彬(浙江省永嘉县农业局325117)1前言永嘉县每年8~10月份都要从北方调进马铃薯种薯,贮藏到翌年春种植(下称北引当年种),产量比当地主栽种增产52%~145%,种植一年收获留种种植(下称北引自繁种),大多数品种...  相似文献   

3.
乙草胺防除覆膜春马铃薯杂草效果好许庆稳(山东巨野县农业局推广中心)黄泛平原应用地膜覆盖春马铃薯可比露地栽培提早播种7~10天,从而获得早熟、优质、高产,亩效益提高25%~30%。为解决多种杂草伴随生长引起的争肥水、早破膜的危害,我们于1993年设立多...  相似文献   

4.
浙江景宁发展早熟马铃薯生产初报刘赵康(景宁县种子公司323500)赵华仙林昌庭(景宁县农业局323500)林敏莉(景宁县城郊农技站323500)近年来,浙江省景宁县农业局引进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栽培面积达2135hm2,总产量为36252Mg,总产值2...  相似文献   

5.
浙南山区瘠薄旱地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林昌庭刘赵康程义华潘慧萍刘朝英(浙江省景宁县农业局3235001前言景宁县地处浙南山区,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困县。种植春马铃薯具有悠久的历史,面积常年稳定在2000hm2以上。其中种植在瘠薄旱地上的春马铃薯167...  相似文献   

6.
麦套春棉覆膜栽培.棉株性状次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优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生育期晚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早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因此。麦套春棉覆膜栽培能够超过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产量。麦棉共生期.降雨量少,小麦浇水次数多.麦套春棉覆膜栽培的棉株性状.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的相差较大。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相差较小;降雨量多、小麦浇水次数少其差异则反之。麦棉共生期。作物层和耕层土壤热量不足.是影响棉苗生长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春玉米—晚稻秧田—晚稻栽培制度及配套技术刘晓理1贺忠南2(1湖南省株洲市农业局,株洲,412000)(2湖南省茶陵县农业局,茶陵,412400)株洲市常年晚稻种植面积11.9万公顷,每年约需晚稻专用秧田1.47万公顷。历年来,全市晚稻专用秧田只有0....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 ̄1992年,运用对比法,在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整种,覆膜切种,覆膜育芽移栽均比露地栽培地温提高1.8 ̄3.9℃,土壤含水量增加1.3 ̄2.6%,土壤容重降低0.05 ̄0.12g/cm^2,近地茎增粗0.1 ̄0.21cm,叶片数增多1.2 ̄1.5片,增产22.2 ̄25.1%,净收入增加1732.5 ̄2362.5元/ha。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马铃薯+中稻+再生稻熟制的冬种马铃薯优质、早熟、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比较分析了6种马铃薯栽培方式的生育进程、成苗和块茎状况及产量。结果表明:翻耕-条播-全程地膜栽培、翻耕-条播-前期覆膜栽培和免耕-条播-盖草-前期覆膜栽培3种栽培方式产量高,可与中稻+再生稻熟制衔接,为适合马铃薯+中稻+再生稻熟制的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方式。考虑到翻耕-条播-前期覆膜栽培和免耕-条播-盖草-前期覆膜栽培覆盖的膜能够全部撤出,不会导致稻田白色污染,且马铃薯商品性好,此两种栽培方式适合马铃薯+中稻+再生稻熟制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微垄覆膜侧播栽培模式是最近提出的旱作区马铃薯集雨栽培技术,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设置5,10,15和20 mm 4个模拟降雨量水平,与传统平作模式进行比较以检验微垄覆膜侧播栽培模式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的集雨效果。试验在马铃薯出苗后16 d进行模拟降水处理。结果表明,在微垄覆膜侧播栽培模式下,5 mm降雨即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根际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10 mm时微垄覆膜侧播的贮水效果最好。随着模拟降雨量的增加,微垄覆膜侧播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 新晃县位于云贵高原苗岭余脉,是湖南省有名的中稻和马铃薯主产区。薯—稻—薯三熟制已成为山区高经济效益的优化栽培模式。1988年新晃县农业推广中心在中寨镇和米欠乡等五村进行119.86亩示范,经农业局验收,春马铃薯总产118145公斤,亩平均1,511公斤;稻谷总产55406.1公斤,亩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铃薯》2016,(3):149-153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了3种覆膜栽培模式(春季覆膜栽培、播前覆膜栽培、露地栽培)与3个播种时期(4月20日、4月30日、5月10日),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了不同覆膜栽培模式与不同播期互作效应对寒旱区马铃薯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春季覆膜栽培模式,在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可使马铃薯早出苗、早成熟,缩短马铃薯生育期,商品薯率达86%以上,产量位居前2位,分别达2 008和1 899 kg/667m2,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在寒旱区马铃薯种植区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王成明 《中国马铃薯》2003,17(3):186-186
为了迎合市场 ,马铃薯的生产也出现了多种栽培形式。根据辽南的气侯特点 ,品种以早熟品种为主 ,主要栽培形式有冬春大棚种植、早春薯稻(米 )复种、早春覆膜种植及春季露地种植四种。1 冬春大棚种植在辽南地区冬春大棚种马铃薯 ,种薯需年前12月下旬出窖催芽 ,催芽时间约一个月 ,2月初播种 ,播后覆盖地膜 ,约 2月末至 3月初出苗 ,5月初即可收获。此种植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因在大棚内覆膜种植 ,所以播种时必须选好墒情 ,否则苗期出现旱情不宜灌水。②封垄前若土温太高应撤膜 ,否则不利于结薯。③后期遇高温大棚需放风 ,加大棚内昼夜温差 ,…  相似文献   

14.
高产创建是充分挖掘马铃薯单产潜力的有效途径。四川省春马铃薯净作和套作超高产纪录分别为73 965 kg/hm^2(2008年,万源市)和87 900 kg/hm^2(2010年,万源市)。本文通过分析超高产创建的经验,认为品种混杂、种薯质量低、平作稀窝、施肥水平低、晚疫病防治措施不当等是春马铃薯单产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提出选用抗病超高产型品种、创造超高产的土壤与营养环境、构建高光效群体、提高田间群体抗逆性等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建议采用摆播垄作覆膜、增大密度、重施有机肥、早施提苗肥、增施钾肥、"促调控"综合管理等春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并提出春马铃薯要稳定实现超高产栽培必须走精确定量栽培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春马铃薯“五改”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林昌庭,赵沛忠,刘赵康,赵华仙,林宇清(浙江省景宁县农业局)1前言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种植春马铃薯具有悠久的历史。1988年前,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因此单产一直在600~800公斤之间徘徊,最多年面积仅有1....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在西北半干旱区旱作梯田中,以‘庄薯3号’为试验材料,对目前旱作区马铃薯不同垄播覆膜方式进行对比试验,以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物侯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早,生长发育较快,营养生长期延长,尤其双垄全膜黑膜覆盖能优化马铃薯农艺性状,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降低地温,有利于马铃薯薯块的生长,在多年高温少雨的地方,覆白色地膜栽培的马铃薯不利于其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不同膜色及覆膜方式对旱地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马铃薯》2015,(4):202-208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播种面积居全国第一。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进行不同膜色、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效应等研究。结果表明,蓄水保墒水能力与覆膜方式有关,与膜色并无相关关系;平抑低温变化方面,黑色膜比白色膜作用强,适应马铃薯栽培;覆膜会有助于马铃薯主茎数和结薯数的增加;覆膜种植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全覆黑膜增产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山旱地早熟豌豆套种马铃薯技术赵明,陈彩琴(宁夏西吉县农业局756200)早熟豌豆间套种马铃薯,技术简便易行,是适合半干旱区山旱地发展、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1990~1992年我们通过研究开发豌豆套种马铃薯技术,总结出适合西吉山旱地豌豆套种马铃薯栽培技...  相似文献   

19.
恩施州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快速繁殖田虞德陶守林(湖北省恩施州农业局445000)1前言湖北省恩施州马铃薯种植面积70年代曾达到146667hm2,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4%。进入90年代,在种植结构调整中,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06667hm2左右,仍居...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地积温效应及其生物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年的田间试验表明,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具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应,对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地下积温和地上积温比较后发现,地下积温是限制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素,覆膜栽培可以提早满足马铃薯生育早,中期对地积温的要求,从而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多熟制条件下,这种效应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