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鹅水中毒     
一些养鹅户特别是一些刚开始的养鹅户,在新购回雏鹅时,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听到雏鹅鸣叫,燥动不安,往往会给雏鹅大量饮水,使较长时间未饮水或30日龄内因饮水不足而引起脱水的雏鹅大量饮水,造成不太被人们重视的雏鹅水中毒病,致使雏鹅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2.
《水禽世界》2008,(3):56-57
一些养鹅户,特别是一些刚开始从事养殖的养鹅户,在新购回雏鹅时,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听到雏鹅呜叫,躁动不安,往往会给雏鹅大量饮水,使较长时间未饮水或30日龄内因饮水不足而引起脱水的雏鹅大量饮水,造成不太被人们重视的雏鹅水中毒病,致使雏鹅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一些养鹅户特别是一些新的养鹅户,在刚购回雏鹅时,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听到雏鹅鸣叫、燥动不安时,往往会给雏鹅大量饮水,使较长时间未饮水或30日龄内饮水不足而引起脱水的雏鹅大量饮水,造成雏鹅成批死亡。2005年8月,笔者遇到一起雏鹅急性水中毒造成较大死亡的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 管理因素 1 温度 雏鹅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感冒,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叼毛,形成僵鹅。鹅舍温度一旦超过32℃,雏鹅即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还会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5.
本县淤上乡某村民从福建莆田引进雏鹅80余羽,已饲养16d,雏鹅网架舍饲,栏舍内通风良好,饮水清洁,因本地没有雏鹅用专用料,一直以小鸡料代用,近来时有雏鹅发生死亡,每日1~2羽不等,已连续死亡13羽,病鹅表现饮水量激增,口鼻流涎,并频频伸颈摇头,精神萎顿,两肢无力,不愿行走,出现水样腹泻,体温无高温表现,病程较长,经过2~3d后倒地死亡。  相似文献   

6.
一 温度 雏鹅在26℃以下的低温环境中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常因窒息而死亡。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出汗多的雏鹅很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如此反复,不仅感冒的雏鹅增多,而且雏鹅多次出汗后易引起叨毛,形成僵鹅。鹅舍温度一旦超过32℃,雏鹅即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还可引起雏鹅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28日龄之间的小鹅。雏鹅具有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肠胃收缩力弱、消化能力不强、绒毛稀少、抗病力差等特点,且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特别是对低温、高温和剧变温度的抵抗力很差,因此,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6.雏鹅的饲养管理。(1)及时饮水。鹅是水禽,鹅孵化31天左右才能出壳,孵化过程一直是受热过程,加之雏鹅出壳后在孵化室高温环境下放置一定的时间,体内水分损失较多,如果开水过迟,易造成雏鹅脱水,一般在雏鹅出壳后的16~18小时给予饮水,  相似文献   

9.
<正>雏鹅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中鹅的生长发育。0~4周龄为育雏期,此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培育出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成活率高的雏鹅,充分发挥所选品种的最大生产潜力,提高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1做好饮水工作因为鹅是水禽,加之雏鹅在孵化室高温环境下存  相似文献   

10.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幼鹅,在鹅的养殖中,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关键性环节。做好雏鹅的培育,提高雏鹅成活率,将对大力发展养鹅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1雏鹅舍温度雏鹅是指孵化出壳至1月龄的小鹅。雏鹅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抗寒能力弱,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因此,需要精心饲养和管理,才能提高育雏率。雏鹅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高温或低温对雏鹅生长都不利。温度高,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或感冒;温度低,则易受凉,导致消化不良或挤压死亡。所以育雏阶段要有专人看护,及时调整育雏温度。  相似文献   

12.
春季是雏鹅饲养的高峰季节,许多养鹅户为了加速雏鹅生长,多采用肉鸡饲料或蛋鸡料饲喂雏鹅,致使雏鹅发生痛风病,引起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3.
提高雏鹅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幼小体弱,管理稍有不当,就易发生死亡,因而雏鹅的饲养技术非常关键,直接影响雏鹅成活率的高低。据调查,农村一些养鹅地区雏鹅的成活牢一般为60%~70%,有的甚至仅30%~40%,严重影响了养鹅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7年以来,先后引进雏鹅8809只进行多次育雏探索,基本掌握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要使饲养的雏鹅育雏率高,又使育出的雏鹅生长发育好,就要在接雏前充分做好育雏的准备工作,并选好雏鹅,运好雏鹅。  相似文献   

15.
规模养殖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960%以上,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为什么雏鹅容易死亡?这与雏鹅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同时生活力、抗病力较弱,容易患病,因此必须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认真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以满足雏鹅对环境的需要,促其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雏鹅死亡的主要环境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3月至4月期间,是养鹅户进雏养早春鹅的季节,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成活率提高效益重要措施,因此饲养管理至关重要。1雏鹅饲养1.1鹅舍建设规划时,首先应注意有利于防疫的布局,必须选择与人居住房隔离,最好选带有隔离对鹅的生长有利、并且防疫条件达到标准的的场所。周围地势高,干燥不潮湿,空气流通良好,四周应建有围墙或自然防护林带,建设雏鹅舍时还应考虑到炎热高温的夏季防暑降温以及寒冷冬季的保  相似文献   

17.
《水禽世界》2010,(3):57-57
养鹅能否取得成功,选择鹅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在长时间的养鹅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选择鹅雏的经验,供养鹅者参考。1、看来源。主要看鹅雏的来源。要求鹅雏是健康无病、生长快、产蛋高的种鹅后代,鹅雏要符合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一般壮年鹅的后代要好于第一年种鹅的后代。  相似文献   

18.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4周龄内的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根据生理特点育雏雏鹅生产速度快,出生体重100~130克至4周龄可增长10倍。雏鹅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建立,对外界的变化适应能力很弱,对低温、高温和剧变温度的抵抗力很差。雏鹅消化系统非常娇嫩,机能较差,体积小,不能喂低劣的饲料,每次喂的数量不能过多。雏鹅的抗病能力差,应加以精心的饲养管  相似文献   

20.
雏鹅网上育雏可节省大量垫料,省去更换垫料的劳动,减少雏鹅与粪便接触的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但育雏网成本高有些养鹅者觉得不合算,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近几年进行了网上育雏与火炕育雏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方法1.1 种蛋选择选择接种过小鹅瘟疫苗后45d种鹅所生产的种蛋,抗体监测合格进行孵化。1.2 试验雏鹅与分组试验雏鹅选择在同一孵器孵化同一天出壳的健康鹅雏800只,分二组,每组400只。试验雏鹅选择后,从雏鹅出壳后24h开始试验,到30日龄试验结束。1.3 试验用鹅雏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