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提高植物对盐碱环境的适应性。丛枝菌根真菌可对植物生物化学变化如植物体内的脯氨酸、甜菜碱、多胺等产生影响,从而使植物更好地在盐碱土中生长。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随着作物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肥料用量特别是氮肥用量越来越多,肥料利用率和报酬率递减,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众多的试验结果表明:由江苏农学院、镇江市农业局联合研制开发的集成型化肥增效剂(IFC)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土壤水分对芥蓝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基于不同灌溉上限的条件分析土壤水分对芥蓝植株氮、磷、钾、钙、镁的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及其在各器官中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土壤水分能促进芥蓝植株各种养分的吸收,其促进作用以Ca>P>N≥K>Mg的顺序排列.氮含量在根和基茎中较少,在基叶、薹叶和薹茎中相对高一半左右,薹叶和基...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地从土壤水分、盐分、养分和油葵生长的变化来揭示不同排水方式的调控效应,设置4个处理,生育期暗管控制排水深度分别为40cm(K1)、70cm(K2)、100cm(K3),春灌排水深度均为100cm,选择明沟排水(深度150cm)作为对照处理(CK),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K1处理自油葵开花期到收获1m土层平均储水量比K2、K3处理提高了0.01%~4.53%,为作物生长后期提供了有效的水分。K1处理稳定了土壤水消耗的速率,削弱了水平方向土壤水分的消耗差异。春灌后K1、K2、K3处理平均脱盐率分别为49.02%、50.43%、49.70%,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明沟排水仅为35.52%。暗管排水处理暗管中间点与暗管上土壤盐分淋洗率相差7.1~8.2个百分点,处理间无显著差异。CK处理盐分淋洗差异性相对较小,距明沟0.4m处与明沟中间点相差2.8个百分点。至生育后期(开花期)不同处理存在土壤返盐情况,K1、K2、K3、CK较春灌前平均返盐率分别为28.63%、24.20%、20.83%、22.07%。K1、K2处理返盐程度相对较高,但其含盐量不影响油葵后期正常生长。K1处理在现蕾期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较K2、K3、CK处理高30.43%、45.90%、14.83%;开花期铵态氮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K1、CK、K2、K3,差异性小于成熟期;成熟期K1、K2处理铵态氮含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硝态氮含量在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含量K1处理最高,K1处理较K2、K3、CK处理分别高13.62%~30.80%、14.33%~53.09%、7.17%~28.10%(P<0.05)。K1处理可减小地下水位波动,使氮素以稳定形态存在,减少硝态氮流失。暗管排水可以提高油葵出苗率2.5~2.7个百分点。K1处理增加有效株占比2.3~5.0个百分点;油葵出苗50d后能显著增加株高5.10%~14.87%、茎粗6.29%~22.46%;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16%~10.8%;提高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7.69%~11.16%;增产4.52%~11.14%;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从对土壤控盐、保肥、稳产与水肥利用效率多角度综合分析,春灌排水深度100cm,生育期控制排水深度40cm(K1)的控制排水方式是适宜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常规灌溉(CFI)为对照,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交替隔沟灌溉(AFI)条件下不同种类丛枝菌根(Glomus mossea,简称BEG167;Glomus diuphauam,简称GD; Glomus versiforme,简称GV)对玉米生长、产量、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AFI显著增加茎干基部直径、次生根数量、根干重和籽粒氮含量,分别增加了6.8%、10.9%、11.5%、11.5%。接种菌根对玉米株高没有影响,但在AFI处理下GV显著增加玉米单株叶面积,且茎干基部直径和次生根数量也分别显著增加了10.3%、15.2%。3种菌根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根干重,但只有GV对穗干重和籽粒千粒重的增加作用较为明显,尤其是在AFI处理下,穗干重和籽粒千粒重分别显著增加了8.4%和2.5%。3种菌根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籽粒氮含量,其中BEG增加效果最为明显。AFI条件下不同种类丛枝菌根对玉米生长、产量及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7.
滴灌水量对设施土壤养分分布和黄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滴灌水量对设施土壤养分分布和黄瓜果实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川翠13号"黄瓜品种为试验对象,在大棚内进行膜下滴灌试验,设置5个灌水量处理,分别控制土壤体积含水率在25%~30%(T1)、35%~40%(T2)、45%~50%(T3)、55%~60%(T4)、65%~70%(T5),探讨了不同滴灌水量对设...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复合盐胁迫下草莓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方法]以'甜查理'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为研究对象,以NaCl与Na2SO4质量浓度比为1:1的混合盐模拟盐毒害,分别设置0、50 mmol/L和100 mmol/L共3种混合盐物质的量浓度,每种盐物质的量浓...  相似文献   

10.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PVC管栽试验研究1/2固定灌水、1/2交替灌水与均匀灌水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供水方式较均匀灌水方式单位耗水量氮利用效率提高4.54%,磷利用效率提高4.54%;节水27.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3%  相似文献   

11.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PVC管栽试验研究 1 / 2固定灌水、1 / 2交替灌水与均匀灌水对玉米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交替供水方式较均匀灌水方式单位耗水量氮利用效率提高 4 .54% ,磷利用效率提高 4 .54% ;节水 2 7.6%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5.3%。  相似文献   

12.
真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中有很多是具重要经济和医疗价值的真核微生物.近年来,对真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综述了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转化方法、选择标记、受体、转化效率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对其遗传转化应用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真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中有很多是具重要经济和医疗价值的真核微生物。近年来,对真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综述了真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转化方法、选择标记、受体、转化效率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对其遗传转化应用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4.
15.
滴施液体肥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在滴灌施肥条件下施用液体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植株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滴施液体肥处理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液体肥处理,增产15.47%~36.26%,其中以滴施450kg/hm^2液体肥处理马铃薯块茎产量最高;在整个生长生育期,马铃薯能持续吸收养分,养分积累量的大小顺...  相似文献   

16.
植物源作物酵素营养液是以天然植物组织或作物残体为原料,混合糖、酵素等发酵而成的酵素制剂,对作物具有良好的抑菌、营养和生理调节作用。随着社会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植物源作物酵素营养液的研发和推广符合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植物源作物酵素营养液的制备工艺、成分及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植物源作物酵素营养液的前景,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滴灌施肥对红毛丹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施肥、常规施肥和滴灌施肥3种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红毛丹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下红毛丹产量最高(5 570.4 kg/hm~2),较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分别增产24.84%和149.34%。滴管施肥条件下,植株成熟叶含N、P、K量显著提高,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及肥料偏生产力分别为33.86、48.06、27.69、19.31 kg/kg,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170.23%、91.70%、65.71%、73.03%。且土壤有机质、p H值较FP处理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4.7%、2.4%,矿质养分维持稳定供应。滴灌施肥对提高红毛丹产量和养分资源利用率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施肥深度对冬油菜产量、根系分布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冬油菜较优的施肥深度,通过2 a桶栽试验,设置5个施肥深度:地表施肥和地下5、10、15、20 cm施肥,分别记为CK、D_5、D_(10)、D_(15)和D_(20),并另设不施肥处理(F0),研究不同施肥深度处理对冬油菜地上部干物质量、不同土层的主根干质量和侧根干质量、侧根长、侧根体积和侧根表面积及冬油菜地上部植株的养分吸收情况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_(15)处理在冬油菜花期能显著增加5~20 cm和20 cm以下土层的主根干质量以及主根总干质量,而0~5 cm土层的主根干质量与CK和D_5处理相比降低幅度不大;D_(15)处理在冬油菜苗期和花期10~20 cm土层的侧根干质量、侧根长、侧根体积和侧根表面积均为最大,且均显著大于CK和D_5处理。在冬油菜花期和收获时D_(15)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及地上部植株的氮、磷、钾吸收量最大,且D_(15)处理的油菜籽粒产量及籽粒中的氮、磷、钾吸收量最大,并显著大于CK、D_5和D_(10)处理;收获时,2 a D_(15)处理地上部植株中的氮、磷、钾的平均吸收量与CK相比分别增加48.07%、52.18%和62.96%,与D_5相比分别增加25.75%、30.19%和33.41%,与D_(10)相比分别增加10.59%、15.33%和17.06%。D_(15)处理2 a的平均产量与CK、D_5和D_(10)处理相比,分别提高85.10%、45.47%和31.26%;与D_(20)处理相比提高了3.89%。综合考虑不同施肥处理冬油菜的根系分布、养分吸收量和籽粒产量,地表下15 cm(D_(15)处理)为冬油菜较优的施肥深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测数据的植物建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测数据的植物建模是数字植物研究的基础问题。为此,较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图像和真三维两种实测数据的植物形态建模方法。通过对基于单幅图像、多幅图像以及基于数字化仪、三维扫描仪等4种典型方法的优缺点的详细分析,对该领域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最后,对基于实测数据的植物形态建模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