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石蜡包埋、HE染色、常规切片对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osus Anderson)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红瘰疣螈的食管由上皮细胞、皱襞、黏膜下层、肌肉层、食管腺、杯状细胞、外膜、固有膜组成;胃由上皮细胞、黏膜下层、胃小凹、固有膜、肌肉层、胃腺组成;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由上皮细胞、皱襞、杯状细胞、肌肉层组成;消化道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细胞,食管中有团泡状食道腺,黏膜层较厚,向内形成皱襞,有发达的单管状胃腺,肠中有丰富的杯状细胞,其中,十二指肠中的杯状细胞最少,回肠、直肠中的杯状细胞数目依次增多。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凉疣螈的浸渍标本观察其外部形态,测定其身体全长、躯干、头部、吻端、鼻孔、眼睛、口裂及尾部的长度和宽度,并对大凉疣螈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大凉疣螈的犁骨齿排列方式呈"V"字形,消化道可以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消化腺有肝脏和胰腺,肝被软膜分隔为不能实际分开的纵向狭长的左右两叶,两叶大小无明显差异。喉部没有软骨,气管直接连接两肺,无支气管。本文对大凉疣螈做了形态学描述及组织结构观察,为更深入了解疣螈及其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4.
5.
结合70个红瘰疣螈的地理分布数据和28个环境因子,运用MaxEnt模型分析其适宜生境分布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影响红瘰疣螈的主要因素为最冷季度降水量、淤泥含量、昼夜温差月均值、最冷月最低气温、年均降水量等。此外,红瘰疣螈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腾冲市、龙陵县、云县、廊沧拉祜族自治县、凤庆县、永德县等地区,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永平县、施甸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剑川县等地区。高适宜区面积为2.26万km2,中适宜区面积为3.85万km2,低适宜区面积为8.30万km2,非适宜区面积为23.89万km2。ROC曲线分析表明,训练AUC值为0.926,预测结果较好。建议在高适宜区和中适宜区划定适当的保护小区,对红瘰疣螈进行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6.
7.
8.
贵州疣螈繁殖群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处于繁殖期的贵州疣螈进行标志重捕,用Schumacker-Eschmeyer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贵州疣螈繁殖整体在毕节市厚乡一样地内密度的变异幅度为64 ̄134只/hm^2,雌雄比例为1:2.86(N=220),参加繁殖的个体的最小体长,雄性为70mm,雌性为80mm,处于繁殖盛期个体的体长,雄性为77 ̄91mm,占摊性个体总数的87.73%,雌性为89 ̄98mm,占雄性个体总数的59.65%。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疣螈冬眠的生态生物学资料,采用野外定期定点与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zichowensis)的越冬生态。结果表明:贵州疣螈在毕节七星关地区的冬眠时间约在2011年11月13日至2012年3月17日,历时4个月左右。以群居及独居方式冬眠。冬眠场所的选择包括乱石堆石缝、石灰岩山脚石洞、沟塘边泥洞、林下枯枝烂叶和水塘角腐殖土。仅有浅冬眠和中冬眠,无深冬眠,随气温波动,二者可交替出现。低温及其出现的早晚是启动其冬眠的主要生态因子,冬眠期间温度的变化引起冬眠行为的改变,冬眠期还伴随有冬眠生理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人工饲养的贵州疣螈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丰富贵州疣螈的研究内容及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尾身体健壮、平均体重为(16.50±4.35)g的贵州疣螈作试材,对其鲜品和干品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贵州疣螈鲜品中水的含量为75.74%,干样品中粗蛋白为42.60%,粗脂肪为9.40%,总糖为3.48%。氨基酸含量为348.37g/kg,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50.3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4.01%。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丰富,含有2.74%的神经酸,对推迟人体衰老至关重要。贵州疣螈还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铜、镁、锰等无机元素。[结论]贵州疣螈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比例合理,无机元素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13.
14.
15.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了全长9.70~17.48 cm唇鱼(Hemibarbus labeo)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结果表明:唇鱼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肠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消化腺包括肝胰脏和胆囊。唇鱼消化系统特点:口下位呈马蹄形,吻长而略尖,唇厚,肉质,下唇尤为发达。食道粗短,肌层发达,内壁上有较深的纵向褶,黏膜层有大量的杯状细胞。肠呈S型,分前肠、中肠、后肠,前肠部较阔,内褶皱层很深,隐窝很窄,褶与褶相连成网状,褶的分支不发达,中肠及后肠褶的深度渐弱,肠后部末端褶层最浅。肝不分叶,呈长条形,一长形的裸露胆囊被肝包围,肝小叶是唇鱼肝脏的基本组织结构。肝胰脏不分开,胰脏弥散,位于肝、脾及肠管之间。 相似文献
16.
月鳢消化系统形态及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月鳢(Channaasiatica)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为:①肠道呈3次盘旋,肠长与体长之比为0 42±0 02;②随着发育和生长,消化道的粘膜层厚度及粘膜皱褶高度增大、粘膜皱褶及杯状细胞增多;③食道、胃、前肠、中肠和后肠的组织结构区别明显,且食道与胃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过渡性;④胰腺在肝脏中呈弥散性分布;⑤月鳢消化道的形态和结构与其食性高度相关。探讨了月鳢消化道形态结构与食性的关系,认为月鳢消化道具有典型的肉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黄雀(Carduelis spin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食管和嗉囊中未发现嗜银细胞,消化道其他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其分布密度大体呈波浪型,有两个分布高峰分别是腺胃和回肠,十二指肠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之间和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位于上皮细胞基部.嗜银细胞形态多样呈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其中锥体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腔,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肠腔和固有膜.笔者还结合黄雀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的特点进行了讨论,认为黄雀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8.
长吻鮠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给鱼类的分类以及营养学养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光镜技术对长吻鮠的消化道和消化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吻鮠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食道黏膜为复层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胃U形,黏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肠黏膜也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散布较多的杯状细胞,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小叶分界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