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719份绿豆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农艺性状及部分品种的重要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绿豆品种数量较多的省份依次是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湖北、安徽等省。种皮有光泽的明绿豆和无光泽的毛绿豆各占50%。种皮颜色为绿色的品种占91.5%,另外还有黄色、褐色和蓝色品种。早熟类型品种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大粒型品种以山西、山东、内蒙古、安徽等省较多,河北、安徽、吉林等省的绿豆资源单株荚数较多。高蛋白型品种主要在湖北、山东、北京和河北省,高淀粉型品种则在河南、山东和内蒙古。山西、山东、内蒙古、吉林和湖北等省的绿豆抗旱性较好,山东的品种耐盐性能较好。国外引进品种比国内绿豆资源抗叶斑病能力强,抗根腐病性能较好的品种主要在山东、安徽和河北,内蒙古和山西的品种较抗蚜虫。  相似文献   

2.
从3000多份绿豆资源中选出早熟、大粒、多荚、高蛋白、高淀粉、耐旱盐、抗病虫等7种类型200份品种。通过两年的评价鉴定,对各单一优异特性及其复合优异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优异资源名录。  相似文献   

3.
“七五”期间,海南岛作物品种资源考察队历经三年的考察,共收集到各种食用豆类资源385份,隶属9个属,14个种。1989年,将其中的35份绿豆资源在海口(海南农科院试验田,中壤土,中等肥力,2月25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50 份黄皮绿豆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部分品种的重要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黄皮绿豆品种数量较多的省份依次是安徽、山西、湖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评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是我国绿豆主产区之一,种植历史悠久。绿豆主要加工产品龙口粉丝驰名中外,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对本省经整理归并后的632份绿豆品种资源进行分析,供生产和育种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199份绿豆品种资源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出芽期及苗期耐盐(1级、2级)的品种分别是180份和16份;绿豆芽期与苗期耐盐性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1987~1989年对绿豆品种进行了耐盐鉴定。芽期用1.8%NaCl处理,按盐害百分率分级,1230份品种中1级25份;2级103份;3级318份;4级359份;5级429份;苗期处理用1.3%NaCl,1235份供试品种中1级仅4份;2级52份;3级381份;4级560份;5级238份。芽期和苗期的耐盐能力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人工接虫、“自由选择”方法和田间自然感虫法相结合、初筛和复鉴相配套的适于大批量绿豆种质资源抗豆象筛选的方法,对亚蔬80份种质和国内784份品种资源进行了绿豆抗豆象鉴定,以绿豆籽粒被害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引自亚蔬的80份中共有17份材料对绿豆象表现中抗至高抗甚至免疫,国内仅广西的3份地方品种表现中抗。田间抗感趋势与室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绿豆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9份不同来源绿豆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鹦哥2号、白绿13号、保绿201322-3、1111-34、同111411、辽绿10 L 701等品种的加权关联度较高,综合性能较好,可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依据系统聚类分析可将29份绿豆种质资源聚为4类。  相似文献   

10.
绿豆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鉴定筛选苗期抗旱绿豆种质,对改良绿豆品种抗旱性、促进绿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绿豆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方法和信息支撑。本研究以70份绿豆种质为材料,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测定幼苗存活率、萎蔫指数、株高、叶片鲜重、叶片干重、叶片含水量、生物量和胁迫指数等指标,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第1次旱胁迫后的幼苗存活率与第2次旱胁迫后的幼苗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萎蔫指数、株高与幼苗存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故遴选出第1次旱胁迫幼苗存活率、萎蔫指数和株高为绿豆苗期抗旱性评价的适宜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划级,获得高抗旱种质16份、抗旱种质20份,中抗种质23份、敏感种质8份和极敏感种质3份。以第1次旱胁迫幼苗存活率、萎蔫指数和胁迫株高分别评价绿豆的抗旱性并与综合评价结果相比较,一致率分别为70.0%、58.6%和51.4%。认为第1次旱胁迫幼苗存活率可以作为大规模绿豆种质苗期抗旱筛选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我国种植的主要食用豆之一,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调整种植结构、丰富人们膳食和农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共育成绿豆品种141个,育种手段实现了从农家品种提纯复壮、优异品种引进、系统选育、辐射诱变到杂交选育的转变,解决了绿豆品种中存在的生育期长、蔓生倒伏、产量低、抗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特别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以来,杂交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结合,使新品种的产量、抗病虫性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进一步提高。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绿豆产业出现了种植面积先增后减、进口量连年增加、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优质专用和多抗品种缺乏等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豆产业及品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我国绿豆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绿豆品种改良的主攻方向,旨在为我国绿豆产业发展和品种改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绿豆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微仙  王文真 《作物学报》1987,13(4):346-348
4年来,对700份绿豆资源营养品质的分析鉴定,证实绿豆是一种营养品质比较好的作物。绿豆籽粒蛋白质及赖氨酸含量分别为22.83%(占样品)和8.56%(占蛋白),它比一般谷类作物高1~3倍。绿豆中人类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除蛋氨酸含量低于联合  相似文献   

13.
绿豆品种资源萌发期耐碱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以混合碱Na HCO3∶Na2CO3(摩尔比)为9∶1模拟典型东北地区碱胁迫环境,在萌发期以50 mmol L–1溶液处理34份绿豆品种资源,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每培养皿放30粒种子。培养第3天测定发芽势,第7天测定发芽率、下胚轴长、胚根长、下胚轴干重、胚根干重等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参试材料耐碱性综合评价,并进行因子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参试材料耐碱性排序表明,不同绿豆品种资源间表现出较大差异,聚类分析把参试材料按耐碱性强弱分为4大类,白绿11等9份材料为耐碱类型,公绿1号等19份材料为耐碱中间类型,吉绿3号等5份材料为碱敏感类型,潍绿7号为碱极敏感类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萌发指数、下胚轴干重、胚根长分别在萌发因子、生物量累积因子和伸长因子中的负荷量最大,可作为绿豆萌发期耐碱性鉴定的适宜指标。  相似文献   

14.
福建绿豆种质资源遗传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50份福建绿豆地方品种16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及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结果显示供试品种的遗传变异较丰富,选择潜力较大,且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遗传相关不显著。遗传通径和选择指数研究表明,在绿豆丰产选择中,以单株茎重、百粒重和茎粗相结合间接选择,可望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绿豆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作物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是获得抗旱资源和挖掘抗旱基因的前提。本研究以21份绿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温室内盆栽控水旱胁迫,考察不同品种单株产量、单株荚重、单株粒数、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单株生物量、根冠比等12项指标,计算各指标在旱胁迫与对照条件下的比值,运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方法,评价绿豆成株期抗旱性,筛选抗旱优异种质。结果表明,抗旱系数与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单株总生物量、单株荚重、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在旱胁迫与对照条件下的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冠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从而遴选出这7项指标作为绿豆成株期抗旱性鉴定的评价指标;基于隶属函数、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三者呈极显著正相关,且3种评价抗旱分级结果一致性较高,故认为抗旱指数法适宜于大规模绿豆成株期抗旱性鉴定;筛选获得高抗种质3份、抗旱种质6份、中抗种质4份、敏感种质5份和极敏感种质3份。  相似文献   

16.
《种子》2019,(3)
对60份绿豆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抗逆性、籽粒商品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0816-2-6-3、HNZ 0810-2-2、HN 1016-1、518、HN 0812反-1、0816毛-3、晋绿豆8号、晋绿9号和吉绿10号产量高、植株直立、抗倒伏、抗病性好、籽粒饱满、商品性好,可经示范后推广种植。筛选出一些具有优异性状及特异性状的材料,可以作为遗传资源在育种中加以应用。依据系统聚类分析可将60份绿豆种质资源聚为6类。  相似文献   

17.
对丰产、早熟、矮秆、多荚及大粒类型的66份绿豆优异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及综合评价,鉴定出54份具有1~3项优异性状的种质,提出了优异种质资源名录及利用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绿豆种质资源初选核心种质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中5 072份国内绿豆资源为材料, 根据14个农艺性状, 利用地理来源(省)和性状群进行分组, 分别采用比例法、平方根法和多样性指数法确定取样数及聚类选择和随机选择2种个体选择法构建了13个不同的绿豆初选核心样本, 对不同的取样方法及总资源间进行了品种间平均相似性系数、性状符合度、遗传多样性指数和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的比较。结果表明, 聚类选择取样优于随机取样, 按照性状群分组优于按省分组; 在聚类选择条件下采用多样性指数法确定取样数优于平方根法和比例法。最终确定按性状群分组, 利用多样性指数确定取样数, 聚类选择个体为绿豆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方案。用此方案, 构建了包含719份绿豆种质的初选核心种质, 取样比例为14.2%, 性状符合度达100%。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10个绿豆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引进夏播绿豆品种(系)中有3个绿豆品种(系),L4、L5和L8比对照产量增产20%以上,其中k较对照增产51.65%,这些品种(系)在广西生产潜力很大,可在广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绿豆淀粉的DSC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篇叙述了用碱处理方法将绿豆淀粉分离,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绿豆淀粉的糊化和老化特征加以研究,并与酸变性绿豆淀粉在糊化和老化过程中的热焓和温度变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