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蹄病是耕牛常见多发生的四肢外科病。据笔者调查,大小牛都有发生,老龄牛多于青年牛,水牛多于黄牛,常发生多雨潮湿的夏季。1986年,铜仁市灯塔乡合心村民组76头耕牛,有13头患腐蹄病,总发病率为17.11%,其中水牛10头,占水牛总数43头的23.26%,给该村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5年多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共治疗耕牛  相似文献   

2.
牛霉稻草中毒又称牛烂脚病、牛烂蹄坏尾病和牛真菌中毒性蹄壳脱落病等,是由于牛采食发霉稻草而发生的一种真菌毒素中毒病。以耳尖、尾端干性坏疽,蹄腿肿胀、溃烂,以至蹄匣和趾(指)骨腐脱为主要病变和临床特征。本病可发生于奶牛、黄牛和水牛,但以水牛发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浅谈牛霉稻草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霉稻草中毒又称牛烂脚病、牛烂蹄坏尾病和牛真菌中毒性蹄壳脱落病等,是由于牛采食发霉稻草而发生的一种真菌毒素中毒病.以耳尖、尾端干性坏疽,蹄腿肿胀、溃烂,以至蹄匣和趾(指)骨腐脱为主要病变和临床特征.本病可发生于奶牛、黄牛和水牛,但以水牛发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正> 多年来,我省水稻产区耕牛常发生一种以跛行,蹄腿肿胀,溃烂,蹄匣开裂,甚至脱落,耳尖,尾端干性坏死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当地群众称之为“肿脚病”。此病,以水牛为主,黄牛次之,其发病率高,呈慢性经过,死亡率达38.1%,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我们调查,该病有  相似文献   

5.
水牛干尾脱蹄症是一种新发病,从1979年12月18日开始到1980年3月底止,在我县普遍发生。仅官堰公社5个大队32个生产队294头水牛中,就有119头发病,占水牛总头数的40.5%。主症是尾部血管萎缩,肌肉干性坏死,伴有蹄系部肿胀,甚至蹄壳脱落。本病不分大小、公母、膘情均可发病,尤以青壮牛发病较多,病期集中于冬末春初、水冷草枯季节,招致大批耕牛残废与死亡,危害十分严重,是我县去冬今春死牛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官堰公社发  相似文献   

6.
牛烂脚病是粮食产区耕牛的重要疫病之一(奶牛也有发生)。近二年来个别地区呈爆发流行,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我们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分离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病牛的病变皮肤组织分离到四个水牛菌株B_1~B_4和一个黄牛菌株C_1。分别进行生化和致病性试验,并以牛进行复归  相似文献   

7.
癀症是水牛较为常发的疾病,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季节发病较多,发病的多见于役用牛和老年牛。痛症如发生在胸部、肚底、会阴、咽喉等要害处,可使耕牛死亡。近年来,笔者用仙人掌配食醋治疗水牛魔症七例,均获良好效果,病程与中药和土方土法治疗比较明显缩短,病牛患部一般敷1~2次药后。即见肿胀慢慢消失,  相似文献   

8.
2002年至2005年在湖南宜章县城南乡、沙坪乡、原泉镇、一六镇等地的许多耕牛发生蹄腿肿烂病,在品种上以水牛多发,发病时间以冬春两季多发。临床表现主要是患病家畜蹄腿肿胀、溃烂,甚至蹄匣脱落。本病对耕牛的发展危害极大。据不完全统计,上述4个乡镇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累计有病牛300头,死、残70头,死残率为发病总数的35%。这是一种对耕牛生命威胁极大的疾病,主要是由稻草发霉时由一种叫做三线镰刀菌产生的毒素丁烯酸内酯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耕牛蹄肿病,是牛采食了霉稻草引起的中毒症。主要危害水牛,不分年龄、性别和壮弱都可发生。黄牛也可发生,但病情较轻。该病为冬春季常见病,主要症状为跛行,蹄腿肿胀,患部破裂,流粘稠黄水,局部皮肤变硬、化脓、坏死,甚至蹄壳脱落。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最后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10.
高州县耕牛改良工作站从一九六三年以来,为了加速繁殖改良耕牛,开展了耕牛人工授精工作。对水牛的采精,曾使用牛用假阴道,实践証明,这种假阴道采水牛精液,尚有不佳之处。因为水牛阴茎短而尖細,同时每次射精量較少,而牛用假阴道內胎面大,通道长,精液粘附較多,造成精液不应有損失,但目前又尚未有一种最适合采水牛精液的假阴道,为此,改猪假阴道进行采精,改装方法即不需要双联球及胶漏斗以下部份,直接装上牛用集精杯即可得到較滿意的效果。据对本地水牛和摩拉水牛各一头采精统計結果,以改裝的猪假阴道比  相似文献   

11.
<正> 自1964年以来,我县耕牛发生一种类似肠炎的病,因多发于三岁左右的成、幼年牛。经采粪镜检,发现有球虫卵囊而确诊为球虫性痢疾。一、流行病学本病的发生多呈散发性,但有时也以暴发形式出现。不同品种的黄中,水牛均有感染性,以三岁左右的牛感染率最高,患病剧重,死亡率也高。老年多为带虫者,但也发现年龄在12岁的瘦弱牛只,症状明显,镜检  相似文献   

12.
用间接血凝试验法对武平县耕牛伊氏锥虫病流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查出阳性率为18.7%,其中水牛阳性率明显高于黄牛,而水牛又以老年牛和壮年牛的阳性率较高,母牛阳性率高于公牛,营养状况中等的牛阳性率高于上等的和下等的牛。  相似文献   

13.
耕牛蹄肿病,是因为牛采食了霉稻草引起的中毒。主要危害水牛,不分年龄、性别和壮弱都可发生。黄牛也可发生,但病情较轻。该病为冬春季常见病,主要症状为踱行,蹄腿肿胀,患部破裂,流粘稠黄水,局部皮肤变硬,化脓、坏死,甚至蹄壳脱落。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最后衰竭而死。冬春养牛由于青饲料缺乏,一般牛饲料都以干稻草为主。而在收稻季节往往由于天气不好没有及时晒干稻草,或贮藏不当引起霉烂。霉稻草中镰刀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丁烯酸丙酯,牛采食后就会导致本病发生。另外,牛使役过重,收役太迟,圈舍潮湿,低温寒冷,营…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牵着牛鼻子走”,可见牛鼻子对于耕牛的重要性。然而,牛豁鼻在农村耕牛(尤其水牛)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畜主在耕作时,对耕牛进行突然暴力强拉鼻环所引起的外伤。现笔者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就牛豁鼻修补术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作以简述,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耕牛因食霉烂稻草发生镰刀霉中毒而引起的”肿脚病”,近年来,在我区常有发生,尤以水牛患此病较为严重。其症状表现:精神沉郁,行走摇摆,眼结膜潮红、流泪,分泌黄色眼屎;然后出现四肢肿胀,肿部皮肤溃烂,跛行,耳尖、尾尖均先肿胀、脱毛,进而干枯硬化;后期全身皮肤干燥,牛体消瘦、腹泻,食欲废绝、卧地不起,衰竭而死。呈慢性经过的病程可延长数月之久而不愈。笔者根据病状,采用祛风解毒、活血壮筋、消食健胃,去三焦火的治疗原则,佐以  相似文献   

16.
<正> 耕牛肩痈多发生在田多牛少的社队,尤其是对耕牛管理使用不当时,发生率就更多。现将治疗三个社队五例耕牛肩痈病牛,介绍于下。一、典型病案举例畜主:梅县程江公社程江大队第十队,症状:患畜是4岁母水牛,体重约350公斤,空怀,体况较差。病症的显著特点是髻胛部高度肿胀,大小约20×18×15cm~3,  相似文献   

17.
耕牛结(角)膜炎在农村是一种散发性的常见多发病,特别在农忙季节并不乏见,影响了耕牛的使役。[病因]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冬春较少,且患畜以水牛为多,黄牛较少,临诊87头患牛中,水牛占82头。本病的发生一般多系外感风热,内伤劳役所致。如外感暑气熏蒸,热邪乘虚侵入肝  相似文献   

18.
牛豁鼻在农村耕牛(特别是水牛)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畜主在耕作的时候对耕牛进行突然暴力强拉鼻环所引起的外科伤害。现笔者就牛豁鼻修补手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养牛基地县之一,优良的富川水牛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富川、钟山、贺县,湖南省的江永,江华等县也有分布。富川县1986年年底存栏耕牛35800头,其中水牛34800头,水牛占耕牛总数的97.21%;水牛中能繁殖母牛22500头,占水牛总数的65.58%;产犊牛9400头,母牛的产犊率为41.58%。摸清富川水牛妊娠期的长短及产后第1次发情配种的时间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牛豁鼻在农村耕牛(特别是水牛)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畜主在耕作的时候对耕牛进行突然暴力强拉鼻环所引起的外科伤害.现笔者就牛豁鼻修补手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