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预测广西2010年和2015年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预测结果:2010年广西桑园面积可发展到10.3万hm2,鲜茧产量16.3万吨;2011年后桑园面积不再增加,宜控制在10.3万hm2,2015年鲜茧产量可发展到19.7万吨。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此期间广西蚕桑发展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2.
<正>1楚雄州蚕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1.1产业发展现状1.1.1蚕桑生产基地稳步发展楚雄州坚持"改造老桑园,发展新桑园"的发展思路,蚕桑基地得到较快发展。到2009年底,全州有桑园面积0.77万hm2(其中2009年新植面积587.67hm2),养蚕种45084张,产鲜茧1580t,鲜茧产值3650万元,与"十五"初2000年的桑园面积0.2万hm2、养种11500张、产鲜茧316t、产值460  相似文献   

3.
<正>1、蚕桑产业的经营特点1)蚕桑生产稳中略升近年来,我国蚕桑产业的经营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据统计2011年我国桑园面积达到了82.4l万hm2,比2010年增加1.18%;蚕茧产量达到了63.74万吨,比2010年增加3.92%;  相似文献   

4.
正12月22日,祥云县被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的称号。祥云县气候温和,四季不分明,无霜期长达9个多月,能饲养多丝量蚕品种,被誉为"养蚕天堂",目前是云南省优质茧丝基地和十个蚕桑核心基地县之一。2019年祥云县桑园面积发展到6299.33 hm2,蚕种饲养量158 211张,鲜茧产量6310 t,鲜茧产值31 466万元;实现蚕桑综合产值6亿元。多年来祥云县养蚕量、蚕茧产量和鲜茧产值分居云南省第二位和大理州第一位。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省桑园面积接近11.33万hm2,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13%以上,鲜茧产量6.5万t,仅占全国总产量的9%,单位面积的桑园产茧量不足40 kg,而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能达到100 kg以上,由此可见云南省桑园产能低下,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桑园管理水平低。因此,加强桑园的春季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进而提高桑园的综合效益。1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6.
磐安县蚕桑专业合作社由县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于1998年4月。四年来,合作社格守章程,规范运行,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带动了该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全县桑园面积增加了1.6倍,蚕种饲养量增长了49%,2001年蚕茧产量达223吨,产值达到481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了45%和68%。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桑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省农业厅统计,到2012年底,全省桑园面积已达150万亩,比上年年末增加了10万亩,增加了7.1%。全省投产桑园达到128.9万亩,较上年增加了41万亩。全年饲养蚕种123万张,较上年增加了16万张,增长了15%。产鲜茧4.68万t,较上年增加了4100kg,增长了9.6%。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云南蚕桑产业在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较快发展,基地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2012年全省统计桑园面积135万亩,养蚕120万张,产鲜茧4.3万吨,产生丝约3 060吨,丝绵被产量3 667吨,但是横向和同样处于西部地区的广西相比,我们基本占广西养蚕量600余万张的六分  相似文献   

9.
1 楚雄州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全州除元谋县外的其余9县(市)均有栽桑养蚕,主要产区分布在姚安、大姚、楚雄、永仁4县(市),4县(市)的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之和均占全州总量的90%以上.全州现有桑园面积0.74万hm2,投产面积4 555.3 hm2(2008年新发展面积1 806.7 hm2).全年养种68 139张,全年产茧2 212 t,鲜茧总产值4 089万元;收购蚕茧1 700 t,全州有桑农33 325户,其中养蚕农户22 175户,当年户均养蚕收入1 844元,比2007年减少76元.  相似文献   

10.
鹤庆县蚕桑生产在省、州、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已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蚕桑产业已成为鹤庆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对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全县有桑园面积584hm2,全年养蚕46661张,生产鲜茧1820.42t,蚕农收入5740.23万元,户均收入达  相似文献   

11.
大理蚕桑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农业》2005,(9):7-8
一、蚕桑业现状大理州是云南省的老蚕区之一,2004年底,全州有桑园18.4l万亩,其中有14.87万亩是2002 ̄2004年发展的新桑园。2004年养蚕10.88万张,产鲜茧4648吨,鲜茧产值达6972万元。以折合成龄桑园10.72万亩计算,每亩桑产茧量43.4kg,每亩桑产值651元。现有桑园面积占全省的29.7%  相似文献   

12.
新植桑园栽培管理及桑园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姚安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楚雄州西北部,栽桑养蚕具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被评为云南省优质茧蚕桑基地县。2016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 860 hm~2,饲养蚕种28 470盒,生产鲜茧999.2 t,蚕农实现现金收入达3 933万元;当年新植桑园99.2hm~2,栽桑养蚕成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蚕桑产业发展趋势,探究新植桑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1栽植前准备1.1桑园规划桑树栽植后一般产叶30年左右,因此,栽桑前要  相似文献   

13.
我地区的桑蚕生产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到2001年桑蚕生产规模已遍及全地区11个县(市)126个乡(镇)625个村73383户蚕户,桑园面积达到124245亩,养蚕320793张,总产鲜茧184090担,总产值12646.98万元,财政税收900多万元,桑园面积、养蚕量、产茧量、产值分别比2000年增加77.07%、70.01%、97.18%、54.13%.  相似文献   

14.
<正>为加快永平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永平县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决定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战略机遇,引进蚕桑产业进行发展,把发展蚕桑产业列为该县"十一五"规划。共发展桑园1 672.3 hm2,累计养蚕28 517张,产鲜茧998.4 t,产值3 393.6.8万元。建成缫丝加工企业1个,形成稳健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力争把蚕桑产业培植成永平县继  相似文献   

15.
四川蚕桑业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20年蚕桑产业发展数据,分析了四川省蚕桑产量变化、区域分布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蚕桑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桑园面积逐步稳定,蚕茧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南充市、绵阳市、凉山州、宜宾市是蚕桑优势产区;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桑产业带已基本形成,蚕桑产业中心南移趋势明显;劳动力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影响蚕桑产业发展,桑园面积、养蚕户数、发种量、蚕桑比较效益对蚕茧产量分布表现为正向相关;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和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成为四川省未来蚕桑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一、发展现状景东县蚕桑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桑园面积达2697.65 hm~2,投产面积2066.67 hm~2,涉及12个乡(镇),117个村,880个小组,8572户养蚕户。2017年饲养蚕种68 063张,生产鲜茧2892 t,蚕农收入13 936.9万元,户均收入16 258.6元;生产生丝440 t,工业产值20 323万元,上缴国家税收超过280万元。景东县生产的蚕茧质优,平均丝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江西省龙南县蚕桑种植面积666.7hm2,鲜茧产量达325t,生产白厂丝42t,蚕桑产业实现产值2 100万元,提供税收120多万元,蚕农人均增收920元.蚕桑产业已成为龙南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低产桑园指每公顷年产桑叶低于22.5 t、鲜茧产量不足1 500 kg的桑园,仅这2个指标而言,云南省大部分桑园都属于低产桑园。为提高桑叶产量,增加鲜茧产量,实现桑农增收,必须进行低产桑园改造,改造重点是更新复壮、查缺补植、地力培肥、科学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14,(8):I0004-I0004
坚持扶持龙头带产业、围绕产业建基地、适应需求推品种、注重效益强加工、打响品牌拓市场的工作思路,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优势特色经作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2013年,全省甘蔗、茶叶、橡胶、蔬菜、水果、花卉、蚕桑、咖啡、中药材等优势特色经作种植面积达4787万亩、产量达4899万吨。咖啡、橡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茶叶、甘蔗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蚕桑面积居全国第三,鲜茧产量居全国第五;辣木、蓝莓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自2003年下半年起,受国际茧丝供求关系的影响,全国蚕桑业大气候好转,我省蚕桑业亦有起色,2004年茧价稳中有升,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按目前的发展态势,2005年蚕桑形势看好,估计鲜茧价格会保持在每公斤14元以上;我省桑园面积在2004年0.53万公顷的基础上增加667公顷~1333公顷。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省内行业机制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