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农垦依托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总抓手,长远规划,分步推进,使垦区现代农业的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竞争力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大幅增强,有力推动了垦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时期,海拉尔垦区以"三个率先"为愿景,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全面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升产业化水平,扎实建设和谐垦区,  相似文献   

3.
湛江农垦从新中国的橡胶事业起步,历经近60年,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开发、种植和加工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为主,集生产、科研、经营和服务于一体,一二三产业均具规模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湛江农垦紧紧围绕广东农垦"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的总目标,产业发展正呈现出规模集团化、经营国际化、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形成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巨大土地资源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在加快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拟从湛江农垦现代农业的现状出发,浅谈加快垦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产业化经营 集约化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热带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泽祺 《中国农垦》2013,(12):27-28
广东农垦湛江垦区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土地面积172万亩,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南亚热作产业集团,是农业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甘蔗、橡胶、剑麻、亚热带水果、畜牧为五大主导产业。近年来,湛江农垦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垦区”的总要求,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推进垦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种养加、农工商协调发展,积极打造生产生态生活统筹推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促进垦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东湛江农垦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拥有土地面积172万亩,是以甘蔗、橡胶、剑麻、生猪等种养加为一体,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南亚热作产业集团.近年来,在农业部及省农垦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垦区充分发挥农业国家队龙头作用,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推进垦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特别是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垦区加快了重点项目的实施,现代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在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垦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上万名指战员屯垦黄海之滨,江苏农垦诞生;经过六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改革发展,江苏农垦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开启了全力打造中国现代农业航母“江苏号”的征程。中发33号文件提出“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的要求,在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等方面,江苏农垦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取得了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7.
王有国 《中国农垦》2013,(12):15-17
2013年,黑龙江垦区在高标准农田、农业航空、水利化、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建设,充分体现省委提出的“发挥农垦体制机制优势,在发展改革中走在前列,做出表率”的精神,加快构建垦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把垦区建设成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和“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区。  相似文献   

8.
黄永峰 《中国农垦》2013,(12):20-21
2012年,宁夏垦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我们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紧紧围绕“做示范、保供给”重要职能,积极整合优质资源,着力打造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9.
豫垦 《中国农垦》2006,(11):40-41
河南垦区有96个国有农场,35万亩耕地,10万人口.垦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居河南省前列,特别是小麦良种生产和生猪产业优势显著.近年来,垦区充分发挥产业和科技优势,扩大辐射示范作用,逐步探索出了以场带乡、场乡共建的几种模式,为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大面积提升垦区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确保“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按照广东农垦总局党组的有关工作部署,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拟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对垦区基层管理干部进行一次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11.
以战略思维促发展转型 加快广东农垦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农垦的"十一五"发展历程,是在"十五"中后期扭亏增盈的新起点上,经受了八十年一遇的冰冻寒害、超强台风、特大洪灾干旱、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市场巨大冲击以及有效解决长期影响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持续维护垦区和谐稳定等重大考验中走过来的。这五年,垦区倾力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使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依靠改革创新驱动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对农垦而言,科技要素与体制要素尤为重要,这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保证垦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从创新要素层面上,以新科技、新设备的应用为抓手,整合区域资源、产业资源,提高供给水平和效率。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牵引垦区农业发展方式升级广东省湛江垦区自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围绕"示范引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石河子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石河子垦区农业经营模式的制度变迁和动因及趋势。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石河子垦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绩效进行测算,证实了石河子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居新疆兵团各垦区前列。从兼顾两个经营主体利益和费用自理、两费分离原则出发,构建了石河子垦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并从科技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水平、商品化程度方面,提出了实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湛江农垦多年来围绕垦区集团化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改革不够彻底、产权不够清晰等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回顾总结垦区集团化改革的有效经验,结合意见精神,提出下一步深化集团化改革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是广东垦区深化改革、和谐发展最关键的几年。垦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农业部和省委的战略部署,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排除万难的精神,以"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的战略构想,以"改革体制、转换机制、社企分离、调整布局"的思路,充分发挥农垦集团优势,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在按企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垦区加快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拥有266.67万hm^2耕地的垦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垦企业以产品质量安全擎起了北大荒品牌。在新的历史时期.垦区又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使命.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安全.保障现代化大农业与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末,广东农垦的改革发展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进入新世纪,新一届党组以科学发展观创新改革发展思路,以“打造产业集团、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为总目标,创出垦区发展史上的最好水平,被中宣部树为全国“改革创新,服务‘三农’”的典型,并在各大媒体上广泛宣传。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垦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充分发挥国有农场示范作用”的要求,致力于推进集团化、产业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都市产业,垦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9.
<正>一、江苏农垦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近年来,江苏垦区按照中央赋予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使命,以先行先试的勇气,书写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一)土地规模经营优势垦区国有土地归国家所有,苏垦农发公司对垦区国有土地进行集中规模经营和统一管理,实行土地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已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潜力和优势。(二)农机装备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垦区紧紧围绕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内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地区5.54万km2范围内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覆盖所辖9个管理局及113个农牧场耕地面积288万hm2,力争把垦区建设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1发展建设现状按照农业部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黑龙江垦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13年末,垦区旱涝保收农田达到160万hm2,旱涝保收农田占耕地面积55.41%。农作物机耕水平100%、机播(栽、插)水平96.47%、机收水平95.19%,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大专学历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