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世界各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通过环境控制的策略来综合防控口蹄疫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论文就口蹄疫的流行概况、综合防控及环境控制与口蹄疫的防控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一种传播快、流行面广、全球性的偶蹄动物急性传染病.世界各国对该病均非常重视,国际兽疫局将该病列为动物第一类传染病,我国把该病列为出境动物检疫对象A类传染病中的第一个病.近年来,该病在世界各国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现针对口蹄疫的流行和传播都是由病畜或其产品及污染物的流通造成的特点,以大中型猪场为模式,将本病的预防措施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属于世界A类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高发病率、流行广、难防控等特点,主要危害牛羊等哺乳类动物,有可高达50%的病死率,对羊的养殖业产生严重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羊的口蹄疫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介绍,提出羊口蹄疫的防控措施,以期为羊口蹄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它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动物达70多种.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政治、经济损失.鉴于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目前,我国对口蹄疫实行免费强制免疫,由于口蹄疫疫苗是一种注射后应激反应较大的疫苗,部分省市由财政拨款对因口蹄疫强制免疫应激死亡的家畜给予一定的补贴,缓解农户对接受强制免疫的抵制情绪.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被世界兽医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传染病,现在修改为"法律报告性重大传染病"。是动物传染病中危害最大的、能造成跨国界暴发流行的恶性传染病,有时能造成世界范围的大流行。我国农业部也把口蹄疫列为一类传染病,口蹄疫对畜牧  相似文献   

6.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口蹄疫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有发生和流行,对各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发达国家控制口蹄疫主要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我国采取以疫苗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措施来防控口蹄疫,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使动物产生抵抗该病的有效抗体,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有发生和流行,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我国实行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使动物产生抵抗口蹄疫病毒的有效抗体,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以前在国内猪的口蹄疫防疫主要使用传统的口蹄疫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免疫,近5年一种新型的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在国内也得到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兽疫局(OIE)于2008年1月21日将该病列入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控制、消灭和防止口蹄疫传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流行新特点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永坤 《中国家禽》2002,24(12):6-8
国际兽疫局(OIE)将口蹄疫、猪瘟、新城疫和禽流感列为A类(Ⅰ类)烈性传染病.禽流感是一种见于世界范围的禽类疫病,至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常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因此各国十分重视此病.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FMD)是由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往往造成大流行,由于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对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严重影响国内、国际贸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临床上以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往往造成大流行。2010年以来,世界很多国家如日本、蒙古、韩国、南非和我国局部地区流行了本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易感动物多,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并严重制约着国内外养殖业健康发展。本文从传统疫苗、生物技术疫苗2方面对口蹄疫疫苗的类型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口蹄疫的防控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牲畜口蹄疫疫苗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牛、猪、羊等,发病率极高,传播速度极快,尤其在猪群中能引起大范围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犯牛、猪、羊、骆驼和鹿等偶蹄动物,人也可感染发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黏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1病种特征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上以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快,流行面大,对仔猪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防疫,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2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5.
猪口蹄疫新型合成肽疫苗的优点及研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蹄疫俗称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974年国际兽疫局(OIE)将该病列为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18个A类疾病之首,同时许多国家也相继建立了口蹄疫或口蹄疫疫苗研究机构,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保健》2005,(3):16-1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人偶见感染。发病动物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等处发生水疱和溃烂。本病在世界多地均有发生,亚洲等很多国家都有发生和流行,我们的某些邻国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口蹄疫列为A类疫病。本病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传播速度很快,流行范围广,可行成大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易感动物口蹄疫病毒能侵害多种动物,但主要是偶蹄兽。家畜中以牛最易感(奶牛、牦牛、犏牛最易感,水牛次之),…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的诊断断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蹄疫(FMD)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70多种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政治、经济损失,鉴于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14个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口蹄疫病毒(FMDV)是引起本病的病原。V1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O、A、C、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FMD)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70多种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政治、经济损失,鉴于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政府也将其排在14个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口蹄疫病毒(FMDV)是引起本病的病原。V1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O、A、C、  相似文献   

19.
几种基因表达的真核载体系统与新型口蹄疫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口蹄疫及其防治现状: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爆发流行时,由于动物生产力下降及贸易限制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FMD在世界上流行广且持久.在所有易感动物中使用灭活病毒作为免疫原构成了控制及消除本病的基础,然而,在流行地区用完整病毒粒子灭活苗控制FMD所引起的免疫保护具有血清型局限性,保护期短,因此需要多次重复免疫[1].……  相似文献   

20.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所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侵害牛、猪、羊和野生偶蹄兽等多种动物,黄牛最敏感,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上报的传染病,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由于口蹄疫传播速度快、感染宿主范围广、发病率高,对流行国家和地区的养殖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全长约为8.5kb,它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