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7个沙棘品种从返青到落叶的4个时期叶片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和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的含量最高,肉豆蔻酸次之,月桂酸的含量最低。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最高,亚油酸的含量次之,油酸含量略低于亚油酸。亚油酸含量表现为随生长期延长而降低;亚麻酸含量在7月达到最大累积,随后急剧降低。沙棘的高适应性和高油脂特性,说明其可作为饲料组分、油脂原料、营养保健材料和木本生物质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Dunn.)Herry et Thomas.]、重阳木(Bischoffia trifoliata Hook.)、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Sieb.ct Zucc.)和白木乌桕(Sapium japonicum pax et Haffmann)种子的含油量、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气液色谱法分析表明,亚麻酸是它们种子油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分别为44.58%、50.23%和31.52%。这些种子油的碘值与折光率相关图证实不含有特殊脂肪酸。富含亚麻酸的这四种林木种子油,碘值为163.27——175.12,属干性油。高的碘值与油脂中亚麻酸、亚油酸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相一致。分析表明,这些种子油可以代替亚麻油。  相似文献   

3.
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分析,其核仁含脂肪平均为65.08%-68.88%,最高达76.34%;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3.28%~15.63%,最高达22.5%;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90%。因其蛋白质真实消化率和净蛋白质比值较高,故被誉为“优质蛋白”。雷波核桃产区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铁杆庄稼”,从近年的核桃消费状况容易看出,在雷波山区适宜地带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1概况 黑加仑是一种适合逆温带生长的浆果经济林树种,生长期20~25年,一般栽后第二年即可见果,第三年就可进入盛果期。黑加仑成熟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种子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生物活性最强的Y-亚麻酸含量高达12.9%,广泛用于降低血压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河南、湖北、湖南及广西地区产茶籽油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茶籽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与产地纬度有关。其中,油酸、亚麻酸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随产地纬度的降低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而亚油酸的含量随产地纬度的降低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四倍体油茶的鉴定及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Elaeis gunieen)、油橄榄(Olea europaea)和椰子(Cocos 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等高价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雷治国等,2003).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不同产地核桃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测定四川省13个产地156株核桃实生类型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生态因子与核桃脂肪性状和脂肪酸组成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之和占脂肪的9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的91%,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之和占脂肪的60%.海拔、1月平均气温、经度和大于10 ℃年积温是影响核桃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重要生态因子.核桃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1月平均气温和经度的升高而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大于10 ℃年积温和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是影响核桃亚麻酸合成的主要生态因子.亚麻酸含量随着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年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是影响油酸和亚油酸合成的主要因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随年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索氏提取和超声波提取两种方法对尾叶桉U6桉叶油进行了提取,并利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桉叶油中共检出8种脂肪酸成分,其中饱和脂肪酸6种,分别为十四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和二十八酸,多不饱和脂肪酸2种: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两种方法中索氏法的提取率(7.69%)明显高于超声波法(6.51%),而所得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相同,索氏提取物中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为18.93%,亚油酸为7.72%;超声波提取物中α-亚麻酸为30.31%,亚油酸为6.48%。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品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云南高原山地主产区初选的37株油茶优树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37株油茶优树的油茶籽油.结果表明: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平均含油率为46.87%,油脂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左右,油酸含量72.52% ~84.7...  相似文献   

10.
对江西省22株光皮树优株果实脂肪酸组成、含量及其变异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光皮树优株果实中主要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油酸、棕榈油酸、花生烯酸和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包括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2)光皮树优株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平均为73.46%,变异系数为4.16%;各脂肪酸组分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平均为42.27%,其次是油酸和棕榈酸,分别为27.36%和23.12%,硬脂酸、棕榈油酸、花生烯酸含量较为接近,分别为1.92%、1.90%和1.91%,花生酸和亚麻酸含量较少,分别为0.22%和0.01%;各优树果实脂肪酸组成变异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变异系数较大的有花生烯酸(51.97%)和亚麻酸(41.01%),较小的有亚油酸(6.90%),表明光皮树优树果实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亚油酸含量较稳定,而花生烯酸和亚麻酸含量不稳定。(3)相关性结果表明,多个脂肪酸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显示了光皮树优株果实各脂肪酸组分在形成与积累中相互间的转化,也为光皮树良种选育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胚芽是小麦籽粒的生命源泉,含有极其丰富而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其蛋白质含量为36%,较牛肉高1.5倍,较鸡蛋高2 倍,其赖氨酸含量是大米、面粉蛋白质的9倍。麦胚中脂肪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占麦胚脂肪的57.1%,亚麻酸 8.3%,对调节人体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有着重要作用。维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市场》2003,(6):22-22
该项目选育出国内油脂含量高达55%以上的菌种,采用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工艺技术,培养条件粗放,提取采用自溶、酸水解和有机溶剂萃取综合 工艺,因此,油脂提取率高达48%,微生物油脂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56%以上。该项目开创了食用和工业用油脂来源的新途径。微生物油脂不仅是人类理想的保健食品,也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该项目不论是菌种的含油率,还是油脂的提取率均高于国外技术指标。该项目填补了国内微生物油脂的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研制的对虾蛋鸡的饲料填加剂和脑黄金酱油等新产品,经初步应用已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非常好。  相似文献   

13.
以油茶果实膨大期和油脂合成高峰期的种子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和表达谱数据库构建,并对油茶种子α-亚麻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转录组测序获得油茶种子α-亚麻酸代谢非冗余基因 Unigenes序列共112条,与α-亚麻酸代谢密切相关的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非冗余基因 Unigenes 序列94条,包含12种调控α-亚麻酸代谢主要酶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显示,果实膨大期和油脂合成高峰期的α-亚麻酸合成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参与油茶种子α-亚麻酸的合成及形成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物质转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验证油茶种子 LOX,AOS,ACOX,AOC,OPR,AACT,PLA2,HPL,DOX,MFP,FAD2,FAD3等关键基因在油茶种子油脂合成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各基因表达规律与表达谱数据分析结果一致。克隆、调控这些相关基因将会为提高α-亚麻酸含量的油茶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黑加仑,学名黑穗醋栗,是虎耳草科多年生小灌木,其果实为小浆果,富含糖、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维生素等物质。尤以维生素C含量高,在水果中仅次于猕猴桃,可作为提取维生素C的原料。其汁紫红色而透明。还可制果汁、果酒、果酱,也可生食。种籽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12.9%,被称为第三代水果。天山山区有野生种分布。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四种天然食用植物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气相色谱技术对油茶籽油、牡丹籽油、橄榄油和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油脂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由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组成,但不同脂肪酸的含量相差较大。油茶籽油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为82.43%,核桃油脂肪酸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为62.91%,牡丹籽油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最高为41.78%,油茶籽油、牡丹籽油、橄榄油和核桃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达到90.04%、93.08%、85.43%和92.11%,4种油脂均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月见草(oenothero biennis L)俗称山芝麻是柳叶菜科,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是近年来刚刚被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月见草油中含有70%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7~10%的γ—亚麻酸,γ—亚麻酸对减少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血脂有显著效果,其次还可促进皮肤再生,延缓皮肤衰老,具有美容和减肥的功效。由于月见草油具有以上人们迫切需要而其它药物又无法代替的功能,所以月见草油成为国内外市场的  相似文献   

17.
用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种子提取不饱和脂肪酸,经分析测试,产品中主要脂肪酸含量为棕榈酸4.82%、硬脂酸3.72%、油酸13.11%、亚油酸19.36%、亚麻酸64.99%、花生四烯酸2.03%。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30min、液料比(石油醚:猕猴桃种子,mL:g)4.0:1.0、萃取次数3次,按该工艺条件,萃取平均得率为29.70%。  相似文献   

18.
核桃仁是一种味美多脂的营养食物,它还有多种药用功效。 据现代科学测定,核桃仁含蛋白质15.4%,含脂肪40—63%,含碳水化合物10%,还含钙,磷,铁,锌,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维生素A、B、C、E等。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在核桃仁脂肪中,71%为亚油酸,12%为亚麻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能净化血液,  相似文献   

19.
西藏不同居群核桃核仁中脂肪酸成分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挖掘具有优质营养成分的核桃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对西藏核桃5个地理居群的50个实生农家类型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核桃仁中总脂肪酸含量范围在0.646 1~0.743 6 g/g之间,均值为0.702 8 g/g。核仁中饱和脂肪酸的变化范围为0.039 2~0.095 6 g/g。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范围为0.514 5~0.677 9 g/g,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为0.121 5~0.292 3 g/g,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范围为0.242 7~0.504 0 g/g。脂肪酸组成成分变异程度较大,主要表现在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水平上。西藏核桃种仁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均值为0.198 6 g/g,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均值为0.416 g/g。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值为5.17,大多集中在4.0~6.0之间。居群间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余的组成成分在居群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对芍药种子含油率、脂肪酸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讨,为芍药开发成油料植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芍药36个栽培品种和1个野生居群为样本,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种子油脂并测定含油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的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芍药36个栽培品种和1个野生居群种子平均含油率为20.20%。芍药籽油主要含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一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8种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平均达34.14%,其次为油酸和亚油酸,这3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全部脂肪酸的93.37%。芍药籽油脂肪酸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各脂肪酸成分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油酸(13.90%)油酸(13.51%)亚麻酸(10.71%)棕榈酸(0.18%)硬脂酸(0.09%)花生酸(0.002%)、棕榈一烯酸(0.002%)豆蔻酸(0.00%)。[结论]芍药种子含油率高,富含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且含量相对稳定,变异很小,具有开发为高含量亚麻酸食用油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