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黄檀种子超干贮藏的适宜含水量,采用人工老化法研究超干贮藏对黄檀种子发芽率及生活力的影响。通过对含水量为2.4%~12.1%老化黄檀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电导率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黄檀种子含水量(MC)降至4.5%,能显著提高抗老化劣变的能力。在同等老化处理(50℃,15 d)后,未超干种子(MC=12.1%)完全失去了发芽能力,而超干种子(MC=2.4%~4.5%)的发芽率仍保持在64%以上。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超干种子经回水处理后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刘延惠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4):13-16,32
本文通过用PEG(聚乙二醇)配制不同浓度溶液,模拟不同土壤水势梯度,达到不同水分胁迫水平,进行柳杉、杉木、马尾松、侧柏等树种种子发芽水分胁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势在0~-0.6Mpa,除马尾松外,其余三种树种随水势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长、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水势降至-0.86 Mpa时,各树种种子发芽均受完全抑制。其中侧柏在水势降至-0.6Mpa时,种子发芽已受完全抑制。综合比较,各树种种子的耐旱能力大小依次为:马尾松>杉木>柳杉>侧柏。  相似文献   

3.
林木种子含水量的高低,是决定种子寿命和耐藏性的重要因素。以研究种子贮藏期间的安全含水量为目的,从1981年以来,内蒙古林木种子公司,对樟子松、油松、落叶松、侧柏、云杉、大柠条、小柠条、沙棘、花棒、杨柴等主要造林树种的种子,做了不同含水量的贮藏试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盆栽2年生铅笔柏(Sabina virginian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叶片(枝条)的保水力、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蛋白质、SOD超氧化物歧化酶、饱和吸水时总体原初渗透势π_0、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总体渗透势π_p、零膨压时的相对渗透水含量ROC、质外体相对含水量RWC等11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对铅笔柏、侧柏的抗旱性强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叶片保水力:铅笔柏侧柏;根冠比:铅笔柏侧柏;根系活力:侧柏铅笔柏;叶绿素含量:铅笔柏侧柏;蛋白质含量:侧柏铅笔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铅笔柏侧柏;饱和吸水时总体原初渗透势π_0:铅笔柏侧柏;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总体渗透势π_p:铅笔柏侧柏;零膨压时的相对渗透水含量ROC:侧柏铅笔柏;质外体相对含水量AWC:侧柏铅笔柏;失膨点渗透水和饱和渗透水比值V_p/V_0:铅笔柏侧柏。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2个树种的抗旱能力做综合评价,铅笔柏在抗旱能力方面强于国内乡土树种侧柏。  相似文献   

5.
牡竹(Dendrocamus stricusL.)种子浸水或磷酸氢二钠稀释液(10^-4M)6小时,然后干澡,再在相对湿度92%.40℃下人工老化5天,结果表明能大幅度减少种子劣变。在饱和水汽中使种子吸湿48小时,然后干燥,也能减少种子活力和生活力的丧失。但浸水—干燥法比吸湿—干澡法有效。前者用低浓度磷酸氢二钠比用水更能保持种子的活力和生活力。赤霉酸则在促使幼苗生长方面优于其它供试化学试剂。激动素和2-氯乙基磷酸对贮存种子的发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辽西丘陵山地樟子松、油松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树木早生及耐旱形态特征、抗旱生理特征以及林分的生长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樟子松、油松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可作为辽西干旱贫瘠山地的造林先锋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同时也是辽西山区良好的用材林树种;油松的耐旱耐瘠薄能力虽较樟子松差,但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仍应发展其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沙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生态因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 lica)原产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和呼伦贝尔沙地,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等生态学特性,是“三北”地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的主要树种。章古台是最早在沙地上引栽樟子松成功的地区,如今已蔚然成林,充分发挥着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之功效。但是近几年出现了樟子松生长量缓慢、生产力水平降低的趋势。本文从气候生态角度出发,对樟子松与气候因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in),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及呼伦贝尔一带沙质草原上。该树种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生长快、寿命长以及防风固沙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侧柏为常绿树种,具有耐碱、耐旱、耐涝、耐脊薄土壤,病虫害少,生命力强等特点,是我场及徐海地区青石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但常遭受侧柏毒蛾危害。为了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我场1.7万亩侧柏林从1963年至1974年共用飞机防治400架次,并用青虫菌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侧柏毒蛾主要生活习性及防治情况汇报于下:一、主要生活习性侧柏毒蛾(Parocneria terebinthi stotzneri Drascke.)属鳞翅目毒蛾科,幼虫取食侧柏鳞叶,严重时使侧柏枯死。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Pinus syrestris Linn Var mongolica Litv)原产地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山地。该树种对严寒气候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均优于当地的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其在黑龙江各地和三北地区的引种造林也取得了良好结果,是有推广价值的优良树种。因此,研究环境因子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的影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近几年我们进行了温度,湿度、裹丸、微量元素、生长刺激素对樟子松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是东北山地、水源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喜干燥、耐瘠薄,在沙土和山地砾沙土壤上生长良好,是人们所喜爱的造林树种。目前许多苗圃都在大量发展樟子松育苗,为了促进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苗木病害的传播蔓延,现将樟子松苗木针叶上的一种新病害——樟子松黑点针枯病(苗赤枯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和配置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新品种的引种上筛选出适于河西走廊发展的农田防护林树种为三倍体毛白杨B10 0 8和BT85 ,并能在瘠薄和盐碱化土壤上良好生长 ;经抗寒性分析得出垂柳、云杉、白榆、柽柳、沙枣抗冻性较强 ;为减缓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 ,在林网配置模式上引入了云杉、侧柏、樟子松、垂柳、小叶白蜡、国槐等耐瘠薄抗寒性强的树种 ,营造多树种林带 ,组成混交林网结构 ,使林网中感虫杨树的比例占 2 0 %左右 ,增加了林网结构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生长速度较快,是沙荒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当前各地在治沙事业中对樟子松颇为重视,但对樟子松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较少。本文试通过测定生长在半流动沙丘上的23年生樟子松,在自然条件下相对电导率的高低,分析樟子松(赤松、油松)耐热抗寒性能,为沙地选择适宜造林树种提供依  相似文献   

14.
部分珍贵树种耐水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护和利用中亚热带珍贵树种,采用人工池盆栽水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5个树种的耐水淹特性。水淹73d后有9个树种未出现形态伤害,15个树种叶萎蔫后能恢复原状,30个树种死亡;水淹引起死亡的天数为48~68d的树种有16种,小于47d的15种;为全光照38.79%(平均照度为8094k)的遮荫处理增强树种耐水淹力的效果最好;55个树种可分为5个耐水淹等级。同时,根据树种耐水淹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树种耐水淹能力排序。55个树种间无论在形态伤害及其程度,水淹引起死亡天数和综合评价得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有些耐水淹能力强的树种同时也有较强的耐干旱力,有些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选择出抗盐性强的梓树种源作为楸树的嫁接砧木,拓展楸树的适生范围,旨在为选择耐盐梓树种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梓树种源的种子为材料,设置4个NaCl浓度梯度(0.0%、0.3%、0.6%、1.0%)开展种子萌发试验,观察其种子萌发状况,测定各胁迫处理20 d后芽苗生长表现、酶活性以及脯氨酸、MDA等可溶性物质的变化规律,计算各指标的相关指数选择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结合权重综合评价各梓树种源的耐NaCl能力。[结果]6个梓树种源种子的长度、宽度、长宽比、种翅长、千粒质量以及在盐胁迫下的芽苗中的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差异极显著,胚根、胚轴、幼苗的长度差异显著;各种源种子发芽的盐胁迫临界浓度(NaCl浓度)为0.6%;运用临界NaCl浓度下的指标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梓树抗盐性排名,其耐NaCl性由大到小为辽宁桓仁、甘肃正宁、湖北襄阳、湖南吉首、贵州兴仁和河南洛阳。[结论]在盐渍土进行楸树嫁接苗繁育时,适宜选择辽宁恒仁种源梓树苗木作为其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t.mongolicaLitv.)材质优良,耐寒、耐旱、耐贫瘠,是我国北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是该树种自然分布最多的区域。樟子松与欧洲赤松(P.sylvestris L.)和长白松[P.syivestriformis(Takenouchi)T.Wang et Cheng]在亲缘和形态特征上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因此在学术研究上也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4个造林树种抗旱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刺槐、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4个树种苗木盆栽试验,在土壤由湿(适宜)到严重干旱的过程中,测定了苗木的凋萎系数、叶片水势、根系活力、蒸腾强度,观察了苗木生长的外观反应。4个树种的凋萎系数分剐是:刺槐4.0%,侧柏4.1%,油松4.5%,落叶松6.8%。利用树种的凋萎系数,结合相应时间观测的苗木叶水势、根系活力和蒸腾强度三项生理指标,对4个树种的抗旱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4个树种的抗旱性能从强到弱依次为刺槐、侧柏、油松、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农田为对照,通过对陕西永寿县农田、人工纯林(刺槐、侧柏和油松)和混交林(刺槐+油松、刺槐+侧柏及侧柏+油松)两种造林模式下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的分析,探究造林模式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显著改变了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其影响程度不仅受到造林模式的影响,同样受树种组成和树种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侧柏(Platyclands orientalis(L.)Franco)原产我国,分布广泛,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材质优良,寿命长,树姿优美,抗污染,是重要的用材、防护、园概绿化树种。长期以来,由于环境影响、实生繁殖,人工选择的结果,其形态特征产生了很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是我国北方各省市绿化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几年来我们种子库大量收购了樟子松籽,为适应大量收购种子快速验收质量的需要,我们用四唑(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和恒温发芽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初步摸索出生活力与发芽率的相关关系,借以快速判断种子优劣。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