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VI.二联疫苗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是皮下注射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皮下注射和饮水免疫,其中皮下注射效果比饮水稍好:①到3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4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皮下注射到3日龄、饮水免疫到4日龄均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保护期持续2个月以上。2.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饮水免疫:①到34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34日龄产生对鸭瘟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其免疫持续期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在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液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种鸭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防制,使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首次免疫的适宜时间为28-30日龄,二免时间为产蛋前即23-24周龄.这样在60周龄内可使种鸭不发生鸭瘟和下一代雏鸭不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对于1-30日龄阶段的小鸭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主要是依靠母源抗体和环境的隔离、消毒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滴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5.
根据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鸭肝炎病毒SN株和弱毒疫苗株全基因分段扩增并克隆测序.比较分析SN株、弱毒疫苗株和参考毒株多聚蛋白基因和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所测定的2个毒株多聚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与DHV-Ⅰ型GFS99广东株相似性最高(99.5%...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田间免疫试验。试验采用不同品种鸭群首次免疫(30日龄)后不同日龄和加强免疫(168日龄)后不同时间(天)的鸭抵抗1万倍最小致死置鸭瘟病毒(DPV)强毒攻击的能力以及鸭首次免疫后不同日龄鸭血清中抗DHV中和抗体液度和加强免疫后不同时间(天)所产的蛋孵出的1日龄雏鸭抵抗1万倍LD60鸭肝炎病毒(DHV)强毒攻击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30日龄的雏鸭进行首次免疫,其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期达5.5-6个月,对鸭瘟的免疫期达9个月;产蛋前(23-24周龄)进行加强免疫,则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期均达到9个月。经过1990-1995年大面积对天府肉鸭(曾祖代、祖代和父母代)、樱桃谷鸭(祖代和父母代)四川麻鸭、建昌鸭和奥日星鸭(祖代和父母代)共1千余万羽份的免疫注射,免疫效果良好,深受使用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免疫不同品种成年鸭后,其血清中抗鸭瘟病毒(DPV)和鸭肝炎病毒(DHV)的ELISA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临床上合理地应用二联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二联苗免疫鸭后抗体的消长与鸭的免疫力密切相关。并可以通过检测二联苗免疫鸭后的血清中抗DHV和DPV的ELISA抗体滴度来确定种鸭是否要进行加强免疫。当二联苗免疫鸭后血清中抗DHV的ELISA抗体滴度在1:512以下时或抗DPV的ELISA抗体商度在1:64以下时,需要进行DVH或DP的免疫.  相似文献   

8.
为检测鸭α-干扰素对鸭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本文按常规方法构建了鸭α-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pcDNA-DuIFN-α),并以50、100、200μg分别肌注28日龄樱桃谷鸭,15 d后免疫鸭病毒性肝炎(DVH)弱毒疫苗,设空载体+DVH弱毒疫苗、生理盐水、DVH弱毒疫苗以及pcDNA-DuIFN-α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分别对免疫鸭外周血的CD3+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进行动态检测。结果:①CD3+淋巴细胞数量:7~56 d实验组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和显著高于(P≤0.05)DVH弱毒苗、空载体+DVH弱毒疫苗和pcDNA-DuIFN-α对照组,14~28 d 100μg组显著(P≤0.05)高于50和200μg组;②T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OD值):21~56 d实验组极显著(P≤0.01)高于生理盐水和显著高于(P≤0.05)DVH弱毒苗、空载体+DVH弱毒疫苗和pcDNA-DuIFN-α对照组,50和100μg组差异不显著,28~56 d均略高于200μg组。研究表明pcDNA-DuIFN-α是一种优秀的鸭细胞免疫的分子增强剂和DVH弱毒疫苗的分子佐剂,肌注100μg/只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鸭坦布苏病毒病弱毒疫苗(ZJ407-168株、WF100株)、灭活疫苗(ZJ407株、HB株)共4种疫苗,在实验室和鸭场对不同日龄的鸭进行免疫试验,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的抗体。抗体检测结果发现:弱毒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2周抗体阳性率就可达到100%,而灭活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4周抗体阳性率才达90%以上。但灭活疫苗免疫组抗体持续时间长,免疫后6个月抗体阳性率还能维持在90%以上,弱毒疫苗免疫组免疫后3个月抗体阳性率已下降至60%~70%。此外,灭活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离散差异小,而弱毒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参差不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弱毒疫苗免疫组产生抗体比灭活疫苗免疫组要早14 d,但灭活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整齐,持续时间较长。上述结果可为临床防疫根据不同疫苗产生抗体的特点,合理使用疫苗,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 1.病原 又称禽Ⅰ型副粘病毒,目前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新城疫病毒却表现不同毒力,有强毒株、中等毒力株和弱毒株。而弱毒株和中等毒力株常用于做疫苗对鸡只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1.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 1.病原 又称禽Ⅰ型副粘病毒,目前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新城疫病毒却表现不同毒力,有强毒株、中等毒力株和弱毒株。而弱毒株和中等毒力株常用于做疫苗对鸡只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免疫不同品种成年鸭后,其血清中抗鸭瘟病毒和鸭肝炎病毒的ELISA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临床上合理地应用二联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二联苗免疫鸭后抗体的消长与鸭的免疫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分别使用不同类型疫苗对仔猪进行免疫,并对免疫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相应的数据,结果发现仔猪使用弱毒疫苗的抗体阳性率要高于灭活疫苗,但这并不意味着弱毒疫苗一定要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分别使用不同类型疫苗对仔猪进行免疫,并对免疫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相应的数据,结果发现仔猪使用弱毒疫苗的抗体阳性率要高于灭活疫苗,但这并不意味着弱毒疫苗一定要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用DVH弱毒疫苗和DVH油乳剂苗免疫健康高产蛋鸡,可以制备高免卵黄抗体.高免卵黄抗体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疗效的试验表明,用卵黄抗体治疗DVH的疗效取决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及治疗的时间.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应达28.5以上,并且在感染DVH24 h以内对雏鸭进行肌肉注射,免疫效果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保存期。稳定性的测定是采用了不同保存条件、不同保存期(月)的二联苗,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中和掉二联苗中的相应弱毒后,测定剩下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和鸭瘟弱毒(满度)分别对9日龄鸡压的半数致死置(LD60)和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半数感染量(TCID60)来判定二联苗的稳定性.保存期的测定是采用不同保存条件(℃)不同保存期(月)的二联苗免疫成年鸭,10天后采血测定抗鸭肝炎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及抵抗1万倍最小致死量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非冻干二联苗子-15—25℃条件下可保存18个月,0℃冻冻结态下可保存1年,4-10℃可保存半年,15-25℃保存10天。疫苗冻干后,-15—25℃条件下可保存20个月,0℃保存问个月,4-10℃保存12个月,15-25℃保存20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有效控制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分离自泰州某规模化养鸭场的大肠杆菌菌株TZY1作为菌种,制备鸭大肠杆菌铝胶灭活苗,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结果]通过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和动物保护力试验发现自制疫苗无外源性微生物污染,对雏鸭安全性好.对雏鸭的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100%,该疫苗的免疫剂量为0.5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保护率达95.1%.[结论]成功制备了鸭大肠杆菌铝胶灭活苗.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弱毒疫苗S52对黄瓜病毒的防治效果,选用5.2hm2黄瓜进行喷洒试验,之后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弱毒疫苗$52对黄瓜病毒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无药害作用,对非靶标生物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CDV弱毒、FPV-A弱毒和CAV-2型弱毒研制成功了狐三联疫苗。该三联疫苗安全可靠,免疫原性强,免疫期6个月以上,该三联疫苗免疫剂量为3ml/只,CDV、FPV-A和CAV-2型弱毒疫苗效价分别为10^6.0~10^8.0,现场应用100余万只狐,抗体阳转率93%。  相似文献   

20.
正鸭瘟病俗称大头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一、预防1.疫苗免疫。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对本病有良好的免疫效果,肉鸭可在出壳后1周之内进行首免,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2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每只注射1毫升。免疫有效保护期长达9个月以上。蛋鸭可在20日龄首免,开产前加强免疫1次,之后每半年免疫1次,能有效预防鸭瘟病的发生。当鸭群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