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骨舌鱼总目、海鲢总目、鲱形总目和骨鳔总目等低等真骨鱼类椎体小骨的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椎体小骨仅存在海鲢总目和鲱形总目,在最原始的骨舌鱼总目的双须骨舌鱼没有椎体小骨,在骨鳔总目中椎体小骨已经退化.海鳗的椎体小骨的数目最多,为182枚;鳗鲡次之,为175枚;鲥和刀鲚最少,均为44枚.2.椎体小骨的形态比较简单,只有"I"形、"Y"形和一端多叉三种类型,海鳗以"Y"形为主,而其它种类,绝大多数为形态最简单的"I"形.3.椎体小骨从躯体的第一肌节开始排列,"I"形椎体小骨主要分布在鱼体的前部,如有"Y"形椎体小骨,则主要分布在鱼体的中后部.  相似文献   

2.
黄河鲤肌间骨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整体骨骼染色、形态学解剖的方法,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仔稚鱼肌间骨的形态发生及成鱼肌间骨数目、形态、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黄河鲤14 dpf(day post fertilization,体长11.29mm)肌间骨首先在尾部出现,此时其他骨骼包括主轴骨及附肢骨均已骨化完全。伴随鱼体生长,肌间骨由尾向头依次骨化,26 dpf(体长15.60 mm)肌间骨骨化全部完成。黄河鲤肌间骨数在93~104之间,平均为98根;鱼体一侧髓弓小骨平均为34枚,脉弓小骨平均为15枚。黄河鲤肌间骨存在7种形态:"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分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越靠近鱼体前端肌间骨形态越复杂。研究结果为今后揭示黄河鲤肌间骨骨化的分子机制,培育少肌间骨甚至无肌间骨的黄河鲤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瓯江彩鲤肌间小骨的骨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别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仔、稚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出现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瓯江彩鲤肌间小骨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肌间小骨越靠前端形态越复杂。肌间小骨出现前,其他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2 dpf(day past fertilization)首先出现在尾部,然后往前依次出现,到53 dpf全部出现。各种复杂形态的肌间小骨均是从I形发展而来。经比较,鲤科不同亚科鱼类肌间小骨在骨化时机和骨化形态方面具有相似的形态发生规律,为今后研究肌间小骨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究不同地理群体野生鲫肌间骨数目与形态特征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常规测量法和解剖法,比较分析了江西3个地理群体野生鲫的肌间骨的数目、形态和分布。【结果】结果表明:萍乡PX(赣西)、南昌NC(赣中)、瑞昌RC(赣北)3个地理群体野生鲫的平均总肌间骨数分别为(80.00±3.08),(79.83±8.06)和(83.25±4.9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X、NC、RC 3个地理群体均有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均无椎体小骨;3个地理群体髓弓小骨的平均数目分别为(54.80±2.39),(54.80±6.85)和(54.00±3.3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脉弓小骨平均数目为(25.20±3.90),(25.17±2.32)和(29.25±4.11),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地理群体均具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分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的肌间骨,NC群体还有两端多叉形肌间骨。【结论】3个地理群体髓弓小骨数量均多于脉弓小骨且形状更复杂,NC群体躯轴上、尾部上与下部")"形肌间骨少于PX群体、RC群体;而两端两分叉、两端多分叉形肌间骨均多于PX群体和RC群体,表现为更加复杂的肌间骨特征。研究结果为鲫肌间骨遗传改良提供了形态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唇鱼骨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唇(Hemibarbuslabeo)早期发育阶段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受精后35 d(dpf)之前,除了肌间小骨,唇所有其它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5 dpf(相应的体长为23.67 cm)开始在尾部区域骨化,髓弓小骨首先出现在尾部的第37~41肌节之间,脉弓小骨首先出现在尾部的39~40肌节之间,然后依次往前;到62 dpf(相应的体长为30.03cm)肌间小骨骨化全部完成。骨化过程中,唇肌间小骨是从简单的I型,到卜型,再到Y型,再分化为各种复杂形态。唇肌间小骨出现的时机和形态形成规律与其它鲤科鱼类相似,提示鲤科各亚科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可能受同样的遗传机制控制。研究亮点:目前关于鲤科鱼类肌间小骨骨化模式的研究仅限于鲢亚科的鲢和模式动物斑马鱼,通过比较其它亚科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模式,有助于探讨鲤科鱼类肌间小骨骨化模式的保守性。本文发现亚科唇的肌间小骨骨化模式与鲢非常相似,提示鲤科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可能受同样的遗传机制控制。  相似文献   

6.
日本鳗鲡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早期发育阶段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骨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玻璃鳗阶段,日本鳗鲡的主轴骨骼和附肢骨骼均已骨化完全,但肌间小骨并未出现。在鳗线阶段,体长5.2 cm以上的日本鳗鲡椎体小骨、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均已出现。其肌间小骨的骨化顺序不同于其他鲤科鱼类从尾部向前依次骨化,而是从头部向尾部依次骨化。这提示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可能与其不同的游泳方式有关,为今后研究肌间小骨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刀鲚仔稚鱼脊柱和附肢骨骼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7.0 ~33.9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背鳍支鳍骨、臀鳍支鳍骨,脉弓,髓弓,尾下骨,椎体,腹鳍支鳍骨、尾上骨,背鳍前支鳍骨,肋骨。胸鳍支鳍骨无后匙骨,左右乌喙软骨在腹面联合。侧尾下骨和第1尾下骨基部产生短暂的软骨质连接(20.1 mm SL)。第1、2尾上骨联合形成棒状尾上骨1+2。第1髓弓与脑颅之间区域具1游离髓弓。脊柱以体前中部位置为起点向前后发育。髓弓、脉弓的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不同。脉弓首先以体中部为中心向前后发育;髓弓随后亦以从体中部向前后发育, 12.4 mm SL个体开始同时从最前端向后发育。这一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相比更接近高等鱼类。因此,刀鲚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物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椎体形成术中不同黏度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椎体形态和骨水泥渗漏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行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OVCF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中使用骨水泥黏度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低黏度骨水泥,观察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及...  相似文献   

9.
使用硬骨-软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体长范围为7.0~33.9 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形态发育特征。骨骼形成的顺序依次为肩带,背鳍支鳍骨、臀鳍支鳍骨,脉弓,髓弓,尾下骨,椎体,腹鳍支鳍骨、尾上骨,背鳍前支鳍骨,肋骨。胸鳍支鳍骨无后匙骨,左右乌喙软骨在腹面联合。侧尾下骨和第1尾下骨基部产生短暂的软骨质连接(20.1 mm SL)。第1、2尾上骨联合形成棒状尾上骨1+2。第1髓弓与脑颅之间区域具1游离髓弓。脊柱以体前中部位置为起点向前后发育。髓弓、脉弓的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不同。脉弓首先以体中部为中心向前后发育;髓弓随后亦以从体中部向前后发育,12.4 mm SL个体开始同时从最前端向后发育。这一发育方式与鲱形目其他鱼类相比更接近高等鱼类。因此,刀鲚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物种。  相似文献   

10.
鱼类肌间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间刺即通常所谓的细鱼刺,是分布于椎体两侧肌隔中的小骨,为低等真骨鱼类骨骼系统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其数目随着鱼类的演化逐渐减少,直至进化到某一阶段完全消失.本研究主要对鱼类肌间刺从附着位置和形态类型上进行分类,然后从肌间刺的形态分布、形态发育以及作用等几个方面作简单介绍,为肌间刺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