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区秧田杂草的自然发生量依次为丁香蓼、鳢肠、鸭舌草、节节菜、稗草、异型莎草、矮慈姑。论危害,首推稗草,它除在秧田危害外,还是大田夹棵稗的来源,夹棵稗重发生地区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我县秧田化除一直用除草醚,除稗效果差,使稗萆危害日益加重。为此,亟需寻求杀草谱广,除稗效果好的药种替代除草醚。  相似文献   

2.
水稻田中的“三草”即禾本科的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莎草科的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扁秆藤草(Scirpus planiculmis Fr.Schmidt)发生范围广、数量大、危害重,已成为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草,1984~1986年我们采用系统测定方法研究了这三种杂草对直播水稻产量的损失及防除指标。 1.“三草”发生密度与水稻产量损失之间有着极显著的回归关系。与水稻秧苗同期出生的杂草,田间发生基数每增加0.6万株/亩,对水稻产量损失是:稗草61.06斤/亩,异型莎草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区稻田杂草及五年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开龙  朱元良 《杂草科学》1997,(4):14-15,23
1991年和1996年两次杂草调查显示,南京地区水稻本田杂草有27科56种,稗、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陌上菜、矮慈姑、丁香蓼等为主要恶性杂草,六个二级农区的杂草群落略有差异。1991~1996年间,江浦、江宁和高淳三县杂草平均密度下降了52%,但日照飘拂草、陌上菜和水苋有较显著的增加。随着总草密度的下降,稗、异型莎草、鸭舌草、日照飘拂草、水挖、陌上菜的平均优势度率上升,近期本地区杂草防除的重点是异型莎草、鸭舌草、稗、丁香蓼、节节菜和陌上菜。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水稻直播田杂草发生规律与防除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 2 0 0 0年在浙江省水稻直播田开展了杂草发生规律调查和农美利应用技术研究。调查表明 ,浙江省水稻直播田杂草共 4 1科 77属 131种和 2变种。根据杂草发生频率、密度和危害综合分析 ,稗草等 15种为优势种群 ,杂草群落中各种群的组成及其比率随地区、时间及耕作栽培制度而变化。杂草于水稻播种后 3~ 4d开始出土 ,至第 7d(单季晚稻 )或第 15~ 2 1d(早稻 )达到高峰 ,第 4 2~ 70d时又出现一个较小的出草高峰。禾本科草出土较早 ,其次为阔叶草 ,莎草和部分阔叶草出土最迟。田间试验表明 ,农美利、扫特、杀草丹、去稗安、拜田净、千金、威霸、二氯·苄对直播稻田杂草具有优异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林钟 《植物医生》2009,22(2):42-42
水稻秧田杂草主要有稗草、碎米莎草、球形碱草、牛毛草、节节草、鸭舌草、眼子菜、水竹叶等,它们在播种撒谷后7~10d开始萌芽,防治秧田杂草时间应掌握在萌芽前或芽后早期。根据笔者2006—2008年在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锣山村2,5,12社和双槐镇丁岩村2.3社22.1hm^2的不同秧田试验,采取如下方法,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稻田化学除草在江北区已有较长历史,但存在问题依然较多。据统计,每年因草害而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在10%左右,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类型除草剂也引起草相发生一些变化。1999年对江北区不同栽培类型的稻田进行杂草发生情况调查的结果:杂草种类变化不大,比1986年调查的12个科(不包括田埂杂草)仅增加1种鸭跖草科的疣草,但田间草相发生了显著变化,从80年代的稗草、牛毛毡、节节菜为主演变为稗草、矮慈菇、千金子为主的稻田杂草群落。植株高度高于水稻的杂草有稗草、千金子、扁杆草等,稗草为害早稻重于晚稻;植株高度低于水稻的杂草有矮慈菇、节节菜…  相似文献   

7.
枣阳市机插秧稻田单子叶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马唐、双穗雀稗,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四种单子叶杂草已成为我市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最难防控杂草种群,为了解我市机插秧稻田四种单子叶杂草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有效防控,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1发生特点1.1出现频率高在水稻扬花灌浆期,我们选择53块机插秧稻田,每块田选取有代表性5个点,计265个点,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机插秧和抛秧技术是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之一,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和增产、增收、增效益等显著优点,发展前景看好,但是稻田的草害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掌握水稻机插秧和抛秧田化学除草技术是其发展的关键。一、杂草种类经过调查,水稻机插秧和抛秧稻田发生杂草的种类有30多种,其中以稗草、醴肠、异性莎草、  相似文献   

9.
白湖圩区农田草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好 《植物保护》1990,16(1):36-37
用5级目测草害调查法调查,发现白湖圩区农田杂草有183种,隶属43科。2级以上危害的杂草21种,3级以上中等危害的杂草11种,4级以上严重危害的杂草4种;其中出现频度在25%,草害指数5、2级以上危害率3%以上的恶性杂草有稗草、野荸荠、节节菜、鸭舌草、双穗雀稗、水莎草、看麦娘、牛繁缕、稻槎菜等。全区因草害造成减产水稻16—62%、小麦30.1%、油菜19.6%。这些杂草在农田中出现的群落共60个,危害严重的群落19个。群落总数中单一群落占6.67%、二元群落占15%、多元群落占78.33%。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对圩区农田杂草的防除规划、策略、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83301是南开大学元素所于1983年合成的新的有机磷类选择性除草剂,它不仅能防除水田杂草,而且也能在旱田使用。每亩30~40克,对水田中的稗草、异型莎草、节节草和旱田中的多种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如马唐、狗尾草、狐尾草、蟋蟀草和双子叶杂草野苋菜等,防效均能达到90%左右。对移栽水稻以及棉花、花生、大豆、玉米、黄瓜等作物均无不良影响,对小麦不安全。为了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将83301分别与燕麦畏等10种除草剂在旱田中进行混配试验,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镇江地区有水稻田六百余万亩,自1981年起,全区有组织的按11个农业自然区划,进行了稻田草害的普查与专业调查,为综合防除提供了依据。一、稻田杂草种类: 水稻本田期共查见48种杂草,分属于22科。其中禾本科杂草有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等6种;莎草科杂草有牛毛草、水莎草、球花碱草、萤蔺等13种;阔叶类杂草有节节草、丁香蓼、鸭舌草等20种;萍藻类9种。而以稗草、水莎草、球花碱草发生较普遍,眼子菜、萤蔺局部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12.
稻田杂草是影响水稻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六合区水稻田杂草有33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杂草依次为稗草、丁香蓼、千金子、通泉草、马唐、水花生、杂草稻、浮萍、合萌、异型莎草。文中分析本地稻田草害重发原因,提出了农业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的综防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县自80年代初开始推广早稻薄膜育秧技术,近年来推广面积占水稻面积的90%以上,但化学除草技术一直未能较合理地与之相配套。作者从1989年开始,在基本掌握早稻薄膜秧田杂草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对有关除草剂进行了除草试验,并对除草剂在薄膜秧田“两头(盖膜前、揭膜后)”化学除草中的配套技术进行了探讨。一、薄膜秧田的温湿条件及稗草发生特点我县秧田杂草群落以稗草群落为主。薄膜育秧早稻于4月上旬播种,播后盖膜,盖膜期15  相似文献   

14.
灵山县水稻本田种子植物杂草有27种,隶属12科、20属,其中有恶性杂草4种,区域性恶性杂草3种,常见杂草4种,一般杂草16种;恶性杂草是该县稻本田杂草群落的重要建群种,主要形成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的杂草群落。  相似文献   

15.
试验在菲律宾的圭印巴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进行,测定水稻秧田不同除草方法的效果。人工拔草费人力;对稻、稗这两个形态相似种难以区分;拔草时损伤稻苗;也易引起多年生杂草的再生。栽前从秧把中剔除杂草效率低、花人力、费时间、成本高。杀草丹、丁草胺、扫茀特、敌稗和杀稗灵 农得时在秧田除草经济、有效,对水稻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稻播种面积,上海10.87万hm2、安徽253.33万hm2、浙江95.43万hm2、江苏220万hm2。稻谷单产,上海7 890 kg/hm2,安徽6 150 kg/hm2、浙江6 675 kg/hm2、江苏7 905 kg/hm2。水稻栽培方式主要为直播(手工撒播和机械直播)、移栽(手工插秧和机械插秧)和抛秧,其中直播稻占水稻播种面积的比例,上海84%、安徽13%、浙江37%、江苏33%。稻田主要杂草种群,上海有千金子、稗草、双穗雀稗、假稻、水苋菜等;安徽有千金子、稗草、鸭舌草、雨久花、异型莎草、扁秆藨草、节节菜,少量双穗雀稗、零星发生的有水竹叶、空心莲子草等;浙江海盐有稗草、千金子、水莎草、矮慈姑、节节菜、水蓼、假稻、双穗雀稗、水竹叶等,浙江温州有稗草、鸭舌草、空心莲子草、双穗雀稗和李氏禾等;江苏有稗草、稻稗、千金子、杂草稻、鸭舌草、陌上菜、水莎草、扁秆藨草等。杂草防控技术,秧田主要使用丙草胺(含安全剂)、优克稗.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禾大壮等防除以稗草为主的一年生杂草。直播稻田采用"一封、二杀、三补"的防除策略,主要使用除草剂复配剂或现混现用。使用千金(氰氟草酯)防除千金子,使用稻杰(五氟磺草胺)防除对二氯喹啉酸已经产生抗性的稗草生物型。目前,存在和必须重视的问题是局部地区杂草稻严重发生、出现除草剂残留对作物的药害、杂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性生物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稗草是水稻田危害最为普遍且严重的恶性杂草之一,据大面积调查,水稻夹杂有5%棵里稗,亩产量一般下降13.5%。为了解决当前生产中的稗草危害问题,自1980~1987年进行了8年试验研究和调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一)稗草的生长发育规律 1.稻田稗种:主要有孔雀稗、稗、光头稗三种,三种稗草习性各异,危害对象不一。孔雀稗:总状花序常具小枝,较紧密地排列在主轴上。一般小穗长2~2.6厘米,具短  相似文献   

18.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草坪杂草和昆虫种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部分草坪进行了杂草和昆虫种类调查。发现杂草共有18科32种,其中禾本科杂草种类最多,达到8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杂草为禾本科的双穗雀稗、狗牙根、白茅以及莎草科的香附子,其中香附子发生密度最大,达31.9株/m2。采集到的昆虫隶属于11目55科,其中鞘翅目、鳞翅目昆虫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19.
直播稻田杂草消长及其对产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播种后3~7天,直播稻田杂草开始陆续发生,播后10~20天为第一次发生高峰期,播后35天左右又出现第二次杂草发生高峰。免耕(一年)稻田杂草发生量高于耕翻田块,一免耕直播稻田杂草比耕翻田多2倍左右,造成水稻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产量损失严重。尤其是稗草影响更大,经水稻抽穗期测定,水稻产量损失与稗草密度、分蘖数密切相关。直播齐穗期的严重损失预测式为:Y=470.0716-13.1377X_1-2.1092X_2,该方程式经田间小区验证,误差率为10%左右(Y<500千克0≤X≤50)。  相似文献   

20.
1%去稗胺悬浮剂为新型杂环类除草剂,由日本安万特作物种子公司生产,委托浙江省乐吉化工有限公司为总代理。为了明确该药种在水稻秧田的除草效果及实用价值,2003年受浙江省乐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组织太仓、吴江、吴中植保植检站对1%去稗胺防治水稻秧田杂草进行了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