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危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发生菇螨危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危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危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危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菌螨虫。在食用菌播种后7天左右,将有色薄膜盖在料面上5~10分钟,然后用放大镜贴近培养料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螨虫的体型特征与生活特性及螨虫的危害性,分析总结植物组织培养中螨虫的为害及感染途径、组织培养中螨虫污染的特征,提出植物组织培养中螨虫污染预防与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德明 《食用菌》2009,(4):68-68
最近有菇农来信反映:食用菌生产一到后期,菇蚊、菇蝇等虫害发生特别严重,询问如何防治?现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4.
1)螨类。多在双孢菇上发生,部分平菇也有发生,表现为“发菌难、退菌”,有的40多天仍未完成发菌,且菌丝越来越少,生产中往往当作病害而被忽视。  相似文献   

5.
朱富春 《食药用菌》2012,(6):367-368
食用菌螨类又称菌虱、菇螨、菌螨、菌蜘蛛,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其主要为害平菇、香菇、鸡腿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等,直接取食菌丝,造成接种后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蛀食子实体形成空洞,影响鲜菇品质,并传播大量病菌;且来势猛,发生快,为害重,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常常造成巨大损失;其还  相似文献   

6.
连体菇棚是针对传统单个菇棚而言,其由多个单体菇棚依次连接组成,具有空间利用率高、节能、省工、高效等优点,通过菇棚内环境条件控制和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可实现高产高效栽培。与传统菇棚相比,棚内气温夏季前后可降低2℃~5℃,冬季棚内气温可升高2℃~5℃;菌袋污染率明显降低,为3%左右;出菇期可延长1个~2个月;生物学效率可提高20%~30%;建造原材料成本可降低49%~59%;土地利用率提高33%左右。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陆续从日本和台湾地区引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流水线,使食用菌生产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品尝到美味营养的金针菇、蟹味菇和杏鲍菇等新鲜产品。上海地区现已投产的金针菇规模化企业有3家,蟹味菇1家,2005年底新增3家,预计金针菇日产量将达到50t,蟹味菇5t,杏鲍菇1.5t,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细菌性褐斑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张士义  刘国宇 《蔬菜》2005,(11):27-28
近些年来,随着食用菌种植面积的扩大,食用菌细菌性褐斑病在国内外食用菌栽培中普遍而多发,不同程度地影响菇体质量和产量,重者绝收,特别是在平菇、蘑菇上表现更为严重。造成此病的病原菌托拉氏假单孢菌是一种细菌,笔者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经几年的观察,对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了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夏季栽培食用菌如何防治病虫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荣 《食用菌》2007,29(3):62-63
食用菌的杂菌污染是长期以来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菇农最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夏季菇的栽培,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杂菌容易繁殖易感染菇体及培养料。实践证明,夏季菇栽培病虫害防治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关  相似文献   

10.
姜坤 《蔬菜》2012,(6):30-32
介绍了食用菌病害的种类、发病原因、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为食用菌杂菌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日前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一些细菌性病害已成为生产中的一大障碍,严重时几乎全部失败。多年来,我们在教学和生产过程中摸索出了几种常见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对指导食用菌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干热河谷地区气候条件下食用菌出菇管理难的问题,以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为试验菌,设计并优化了一套环境控制系统。优化的出菇环境控制系统由"标准出菇棚+自动喷雾加湿换气装置+无纺布"构成,出菇期间9∶00~22∶00每隔30 min自动喷雾换气一次(1 min),22∶00喷雾换气2 min后,密闭过夜。采用该系统进行猴头菌出菇管理,可大幅度提高出菇率和子实体产量,并大幅度降低畸形率。该系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出菇生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火龙果根螨的为害规律.针对根螨只为害火龙果根系,不为害地上部分的主干和枝条的特点,提出一种包括铲除受害的地下根系、保留地上部分主干枝条扦插繁殖、浇灌药剂杀螨、浇灌生根剂和水肥的防治方法.经过本方法处理后,根螨得到有效清除和控制,受害火龙果3个月后恢复正常生长,6个月后能正常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冬季,菇蚊、跳虫等害虫往往在短期内给食用菌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曼霞说,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应,尽量采用物理防治措施,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药害和污染。预防应有针对性菇棚的修建:应远离村庄、垃圾场、粪堆等地,确保出菇环境远离虫源,可将原材料在强日光下曝晒,或进行发酵处理,杀死虫卵、活虫,尽量采取熟料栽培或用于制种。菌种质量关的选择:在制种过程中,须仔细检查、挑选,发现污染,立即淘汰,确保生产菌种纯度。防虫网位置的选取:菇  相似文献   

15.
绿霉菌是为害平菇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平菇在不同的生产阶段都遭受其危害,一旦发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成为制约平菇生产的重要障碍。症状:在菌种瓶或播种后的菌块及出菇后未挑净的老根上易发病,产生绿色菌落蔓延开来,不仅与蘑菇争夺营养,且分泌的毒素还影响蘑菇的菌丝定植及子实体形成。生产中采菇后的菇根极易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郭庄村是食用菌专业村,出菇方式由过去的菌袋直接出菇改成覆土出菇,白色石膏霉逐年加重,成为食用菌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为此,笔者深入郭庄村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发生规律,总结出多项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菌的传播与危害。1病原菌白色石膏霉,又名臭霉菌、面粉菌、粪生帚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菌落初为白  相似文献   

17.
对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富春 《中国食用菌》2008,27(1):51-51,62
在食用菌进入专业化、周年化、设施化、产业化栽培年代的今天,随着培养基质中速效营养成分的增加,环境条件的改善,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病虫害发生的数量和严重度也在同步增加。在一些老产区、老菇房内病虫害程度相当严重,导致菌丝无法生长或者无法出菇,甚至绝收。将防治病虫害措施结合于栽培程序之中,  相似文献   

18.
罗源县秀珍菇栽培中常见病虫害分析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泽英 《食用菌》2014,(6):56-57
分析了秀珍菇生产中制袋、发菌和出菇等各环节病虫害发生原因和症状表现,提出了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栽培种生产中脉孢菌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孢菌(Neurospora sp.),也叫链孢霉,因为最早发现这种橘红色霉菌大面积发生于烤好的面包上,因此又称其为“红色面包霉”。脉孢菌是腐生菌,是食用菌栽培袋生产中最常见到的污染杂菌之一,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很快,产生的分生孢子容易通过空气传播,迅速侵染其它菌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整个发菌室很快就会变成“满堂红”,还会进一步殃及邻近的发菌棚室,使食用菌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治理不彻底甚至会影响到下一季生产的开展。据调查,目前广大菇农遇上脉孢菌污染情况时,  相似文献   

20.
《北方园艺》2019,(20):116-116
1.换茬、轮作、切断病虫食源。对于发生过严重病害或虫害的栽培房,不应连续种植相同的品种,以防相同病虫爆发、难以控制。2.选用抗病性强、生活力强、高纯度菌种,引进优良菌种时选择适宜季节温度出菇的品种,这样才能消除或减少病虫害侵染的机会,安全发菌顺利出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