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究自育棉花品种‘冈杂棉0623’肥料效应及合理的施肥方法,加快‘冈杂棉0623’的推广。本研究采用3414肥料模型进行试验,其中两水平推荐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00、150、300 kg/hm~2。比较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发现各施肥处理高于对照,其中N2P2K2处理各性状表现最佳;各个处理产量较对照均有所增加,随着施肥量增加产量有所增加,但是施肥量3水平条件下,产量较2水平有所下降;对各处理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施肥处理经济效益较对照要高,其中N2P2K2经济效益最高为14768.76元/hm~2。结合施肥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发现要获得高产,高收益要合理施肥,平衡NPK肥施用量。在鄂东棉区推广‘冈杂棉0623’,建议施肥量为:氮肥施用量150~200 kg/hm~2,磷肥施用量90~100 kg/hm~2,钾肥施用量为150~200 kg/hm~2。  相似文献   

2.
绥阳县水稻施肥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施肥“3414”小区试验,经方差、多重比较,氮磷钾不同处理间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显著性,回归分析表明,在绥阳县水稻每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N)11.60kg、磷(P2O5)6.75kg、钾(K2O)7.49kg,水稻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为:827.13kg/667 m2.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探索玉米的氮、磷、钾肥料用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玉米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式为Y=289.276 207 17+18.856 2N+13.526 1P+7.147 6K+0.292 6NP+0.311 2NK+0.177 1PK-0.835 9N2-0.963 7P2-0.117 9K2,当667 m2施肥量为N14.33 kg、P9.917 kg、K12.103 kg时为最佳施肥量,可获产量576.924 kg。  相似文献   

4.
大安区水稻“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大安区水稻施肥指标体系,向当地水稻施肥提供指导,应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设置水稻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水稻与对照(CK)相比产量显著提高。在14个处理中,N2P2K1配方施肥的水稻可以获得最高产量10336kg/hm2和最佳经济效益16885.07元/hm2。建立水稻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的三元二次方程和N、P、K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回归模型建立最高产量的施肥指标为:氮203.99kg/hm2,磷102.08kg/hm2,钾83.29kg/hm2,水稻最高产量为:10471.23kg/hm2。结合当地肥料价格,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159.11kg/hm2,P82.35kg/hm2,K54.41kg/hm2,产量可达10323.38kg/hm2,以此作为当地水稻生产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山西省闻喜县2008—2010年3年冬小麦所得的试验数据作为案例,并将3414试验所得的数据给土壤养分进行分级,而研究的对象则是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探讨3414试验方案实施条件和不同的数学模型在肥料效应函数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摸清本地区土壤养分供给状况,建立玉米施肥指标体系及科学配方,提高玉米综合效益,提升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可持续利用,研究配方施肥对国审‘苏玉糯901’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施用氮磷钾的肥料效应。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了玉米肥效试验,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审‘苏玉糯901’为耐肥玉米品种,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是N肥,P 肥次之,而K肥对产量影响不大。N3P2K2产量最高,N0P0K0产量最低;N2P2K3投入最高,N2P2K0投入最低;N2P2K3投入产出比最低,为2:15,N2P2K0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19。说明肥料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并不会带来产量的显著提高,但会降低收益率。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索夏玉米需肥规律,建立本区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为施肥分区及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2007年度我们在不同肥力、不同类型土壤上安排了7点次夏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探究氮磷钾配施对陕南地区魔芋生长的影响,为魔芋提供科学施肥参考依据。以‘安魔128’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水平的氮磷钾配施条件下魔芋出苗率、发病率、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氮肥、磷肥、钾肥的偏生产力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且肥料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均表现为P>K>N。综合各项指标来看,N1P1K2处理,即127.5 kg/hm2N+54 kg/hm2P2O5+135 kg/hm2K2O的施肥配比较为理想,最为适合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9.
夏播“京早7号”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玉米植株叶片间的叶绿素含量(a+b,a、b,a/b值)变化有明显的区别.基部第一叶,叶绿素含量高峰出现早,维持时间短,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余叶片为双峰曲线或多峰曲线变化.随叶位的升高而出现高峰期推迟,顶住叶稍晚;中上位叶最晚.全株叶片中,以17叶(穗位上1—2叶)含量最高,其次为以穗位叶为中心的中上位叶.全株叶片在不同生育期间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子粒灌浆高峰始期为最高,在此以前又在展2—3叶期,雄穗生长锥伸长——裂片期;雄穗小花分化——四分体期,抽雄——雌穗叶丝期,出现4个峰期.与叶片干物质积累输出动态有相应的变化.不同序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以上位叶>中位叶>下位叶,而a/b值则以下位叶>上位叶>中位叶.  相似文献   

10.
非洲“棉花四国”棉业发展分析与开发合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弄清非洲“棉花四国”生产、贸易发展情况和中国与其合作的成效,可为中国相关机构和企业推进合作提供参考。笔者依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库查询的非洲“棉花四国”棉花生产和贸易数据,分析了上述四国1961―2017年的57年间,尤其是2011年以来的棉花生产动态和贸易形势。自与中国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以来,非洲“棉花四国”通过国内政策支持和中国的援助,实现了棉花总产、收获面积的大幅增加,持续提升了“四国”在非洲植棉中的比重;近年出口到中国的棉花呈减少趋势;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的已梳棉出口从无到有,增长迅猛。反映出在“四国”植棉发展政策和中国合作援助的共同推动下,其国内棉花生产积极性提振,产能得到快速提升,且棉花加工业初步发展。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结合四国棉业政策,提出在这些国家进行棉业开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京农科728和天塔619为试验材料,研究玉米条带深旋小双行精播技术对黄淮海平原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条带深旋后0~10cm土层容重降低6.64%~17.42%。夏玉米吐丝期叶面积指数提高26.78%~46.11%(P<0.05),拔节前、拔节-吐丝和吐丝后净同化率分别提高16.27%~25.82%、5.23%~35.41%和3.83%~31.40%,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条带深旋小双行精播处理的夏玉米有效穗数增加19.73%~24.68%(P<0.05),穗长增长、秃尖长缩短、有效穗长显著增长,行粒数和穗粒数显著增加,而千粒重显著降低,夏玉米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戴树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154-159
马铃薯是南安市主要冬种经济作物,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方法,于2006—2007年连续2年,对马铃薯主产区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主要土壤类型能获得的马铃薯产量在20780.6~41818.66kg/hm2之间,平均为31264.05kg/hm2。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73.09~243.57kg/hm2、P2O556.25~82.60kg/hm2、K2O182.63~324.76kg/hm2,平均则分别是N204.24kg/hm2、P2O568.01kg/hm2和K2O253.62kg/hm2,三要素比例是1:0.26~0.44:0.93~1.44;最佳施肥效益的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65.19~292.78kg/hm2、P2O55.45~82.50kg/hm2和K2O178.66~418.25kg/hm2,平均则分别为N219.09kg/hm2、P2O556.77kg/hm2和267.08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02~0.50:1.08~1.43。由于不同土壤类型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有一定差异,马铃薯适宜施肥量应因土壤类型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3.
基于烟叶致香成分建立烤烟香型分类模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基于烟叶致香成分数据建立烤烟香型分类的最优模型,以便于较好地对烤烟的香型进行正确分类。首先对142 个烤烟烟叶样品中的45 个指标采用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14 个烟叶致香成分,依据这14 个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法、Logistic 回归、高斯混合模型、分类树、K最邻近法、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7种方法进行建模。通过对不同方法建立的模型采用100次随机抽取训练集样本和测试样本计算错误分类率,选择错误分类率较低的模型作为优选模型。结果表明,线性判别法和高斯混和模型建立的2 种香型函数能较好地对未知样品的香型进行正确分类,且效果较好(正确率可达90%以上)。研究筛选出的2种优选模型对于烤烟香型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油占8号的最佳施肥量,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N、P、K的增加对油占8号的产量有正效应,对其影响的敏感性为N〉K〉P,当超过一定水平,N、P、K对其产量有负效应,这种影响表现为N〉P〉K。N、P、K配施的比例由土壤养分供应量决定,对本地区的土壤建议施用量分别为N200kg/hm^2、P205100kg/hm^2、K20190kg/hm^2。  相似文献   

15.
余光明 《种子世界》2011,(10):12-13
1"两杂"基本情况 2010年沧源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稻谷种植面积的51.27%,产量占稻谷产量的51.27%;杂交玉米种植面积占玉米种植面积的60.6%,产量占玉米产量的85.5%。由此可见,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单产明显高于常规品种,  相似文献   

16.
基于“3414”模型对宁夏盐池县马铃薯氮磷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旱地马铃薯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寻找马铃薯最佳施肥措施,建立回归数学方程,通过对方程的解析求得高效组合方案,为实现盐池县马铃薯生产中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在盐池县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马铃薯“3414”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比不施肥处理有增产,最高为处理9为6125.88 kg/hm2,其次为处理13为6121.77kg/hm2,最低为处理2为179.19kg/hm2。试验地的地力贡献率为45.86%,说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施肥增产效应明显。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相对产量分别为47.84%、57.83%、86.02%,试验地种植马铃薯氮、磷肥缺失影响比钾肥大一些。根据盐池县旱地马铃薯生产状况,在18套方案中,马铃薯产量大于8000 kg/hm2的农艺措施为:氮肥116.15~183.85 kg/hm2;磷肥60.70~89.30 kg/hm2;钾肥30.56~56.94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因抽薹而降低萝卜的食用性与商品性,有必要做好抽薹期预测。根据萝卜发育对低温春化的反应特点,2009—2013 年在鄂西南高山地区海拔400、800、1200、1600、1800 m高度对‘短叶13’、‘雪单一号’2 个萝卜品种进行了不同海拔、播期的田间试验及小气候对比观测;引入温度热效应、低温春化效应、光周期敏感性的作物发育速率影响函数,建立了萝卜抽薹生育期的数学模拟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结果表明:播种至抽薹生育期所需天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平均绝对误差(mean bsolute error,MAE)‘短叶13’与‘雪单一号’分别为2.4、2.7 天,平均相对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6.87%、3.26%;与有效积温法(MAE 分别16.9、16.0 天)和PAR日积分法(MAE 分别14.7、13.4 天)发育期模型相比,2 个品种的精度分别提高28%、14.6%以上;模型可以用于高山萝卜错季抽薹期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18.
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群体改良方法,充分挖掘地方优异种质的遗传潜力是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黄金群5个轮次改良群体为材料,通过1年2点产量比较试验,分析了混合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方法对黄金群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选择方法对群体产量改良是有效的,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黄金群的单株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提高3.78%,其中,混合选择改良的3轮群体平均每轮提高4.27%,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提高2.07%;虽然群体产量的变异系数从15.43%下降到12.80%,但群体内仍有较丰富的变异。通过改良群体穗部性状比较发现,穗长和行粒数改良效果显著,分别提高14.71%和17.62%,说明它们的提高是群体单株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设置5个复合肥施用量处理,探讨使用万植牌有机无机复合肥(N-P-K=15-15-15)栽培黑花生中花9号的适宜施肥量。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采用万植牌有机无机复合肥露地栽培中花9号的适宜施肥量为40kg/667m~2,荚果产量可达249.5 kg/667m~2,饱果产量218.0 kg/667m~2,籽仁产量170.3 kg/667m~2,饱满籽仁产量可达126.6 kg/667m~2。  相似文献   

20.
优质杂交油菜“贵杂二号”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用田间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贵杂二号优质高产与主要栽培措施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有关数学模型并作了增产效应分析及有关措施的优化组合。 在试验条件下欲获得贵杂二号每公顷2250公斤籽产量,可以采用N:138±6.45kg/h,P_2O_5:69±3.3kg/h;K_2O:90±8.55kg/h;B:5.1±0.80kg/h;密度16.28万株/h的用量组合。采用这一方案可获得最高2940Kg/h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