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关键在于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和有效推动宅基地流转市场的形成,为了识别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决策,选择作为改革试验区的温州市,从宅基地确权颁证视角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确权显著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对没有确权的宅基地,确权之后宅基地进入流转市场的概率要高13%。分样本检验表明,对于认同宅基地资格权仅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分样本,确权会显著促进宅基地流转;对不认同宅基地资格权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分样本,确权没有显著促进作用。确权颁证会让农户更加渴望国家放松对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增强流转宅基地的信心。确权颁证有利于激活宅基地流转市场,有助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之一,义乌市率先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三权分置”路径,其实质是拓展宅基地的产权权能。通过落实农村集体所有权、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极大地拓展了宅基地所有权、占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等权利、权能。但是,也存在权能拓展不充分与权力运行失范的双重困惑,需要细分宅基地“三权权属”,加快相关法律衔接,规避“适度放活”风险。  相似文献   

3.
农村宅基地具有资源、资产、资本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由“自然”空间资源和“非自然”政策资源的要素形态,转变为“有形”实物资产和“无形”权益资产的经济形态,再转变为“不变”交易资本和“可变”金融资本的价值形态。囿于原有的宅基地制度设计,当前宅基地资源、资产、资本转化存在障碍,严重影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乡村振兴内在动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借鉴浙江义乌、广东南海、江苏武进改革试点经验,探索构架宅基地资源、资产、资本转化的逻辑通道,并同步明确宅基地资源、资产、资本转化的空间范围和用途规定、前期土地整备主体与转化方向等配套政策,按照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顶层设计,从确权颁证、活权赋能、入市交易、空间治理、试点迭代等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学科馆员岗位培训现状入手,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学习路径图”构建学科馆员岗位培训体系,从“学习定律”强化学科馆员“能力稳定性”,“设置里程碑”增强学科馆员“学习自信”,“用以致学”,激发学科馆员“实战能力”,“指导性自学”,提高学科馆员“自学效率”等方面,阐述学习路径图在学科馆员岗位培训中的优势,指出学习路径图是有效应对学科馆员岗位培训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村级“政经合一”模式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遇到瓶颈,一些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的乡镇开始进行“政经分开”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政经分开”的重大意义,对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吴中区长桥街道和昆山市花桥街道等地“政经分开”改革的做法、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苏州“政经分开”的实施策略的五点建议,即全面准确理解“政经分开”的内涵,“政经分开”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执行,实行“政经分开”需要一个过程,强调对村进行分类施策,基层村的公共服务由集体经济承担。  相似文献   

6.
廖冰 《农学学报》2021,11(12):118-124
为系统构建返贫风险研究脉络,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主流期刊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返贫风险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贫困户,难以跟踪农户脱贫后生产生活变化趋势;研究视角多从“事后治理贫困”入手,难以对贫困先期防范预警;研究方法多为单一的指标体系法或者特征指数法,难以实现优势互补。据此构建了返贫风险未来研究脉络并归纳了未来研究趋势(3个转向):亟需从“贫困人口”转向“脱贫人口”,并厘清脱贫人口返贫机理;亟需从“事后治理贫困”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防控返贫,建立全过程联防机制,增加多重保障;亟需从“单一的指标体系法或特征指数法”转向“指标体系与特征指数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重大事件,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提供了制度基础。改革试点区域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中的受让人范围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拓补到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当下开禁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的条件还未成熟。《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应在宅基地"三权"分置和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上有所作为。在坚持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房地一体原则基础上,科学构建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制度和规则。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中央在借鉴义乌改革经验基础上提出农村宅基地实行“三权分置”,2020年、2021年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在“三权分置”格局下,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宅基地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其宅基地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农户资格权基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设定,还应考虑居住保障权。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对宅基地的继承、租赁、  相似文献   

9.
宅基地"三权分置"将继受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解绑,为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提供法理基础。外嫁女作为农民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标准不统一、村民自治规范和家户观念的影响,使其在宅基地使用权上的继承权益容易受到损害。分析宅基地"三权分置"对外嫁女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权益保障优势,提出在构造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同时,通过宅基地使用权期限再造、向外嫁女适当倾斜的宅基地规则原则确立、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外嫁女特殊宅基地使用权继承规则的明确、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司法救济机制,重构外嫁女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权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目标群体(大学生)的生活形态与阅读密切相关,其阅读推广工作亦开展得如火如荼。图书馆应该在倡导阅读理念和内容方面推陈出“新”,以“新”生为重点目标群体,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致力于实践与经验,使阅读推广工作成为图书馆工作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1.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探讨“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其独特的价值。由于承载社会保障功能以及法律规定上的模糊和对宅基地权能的限制,宅基地所有权虚置的问题由来已久。本文从法律政策规定和现实风险两个角度检视宅基地所有权落实的现实困境,以宅基地改革试点实践探索为观察对象,针对宅基地“三权分置”过程中立法上权利主体和权利边界不明晰、权能被过度限制,管理职能未能有效区分形成的现实风险等困境,提出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完善宅基地所有权权能实现方式等法治进路。  相似文献   

12.
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看,宅基地使用权改革迟滞于现实需求,因此突破宅基地原有体制壁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是宅基地使用权处置改革的客观要求。当前宅基地使用权处置改革存在法律规制阻滞、产权缺失、宅基地交易市场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建议通过政策创新、渐进改革、明确产权属性、适度扩张权能、完善市场交易体制等方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牛继强  归永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10-2711,2717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闲置的问题与日俱增,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建立完善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登记制度、自由流转、高效利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市场化流转与社会化配置相结合的"六位一体"制度创新目标模式构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推进农村宅基地集约化进程和政府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区域选择、模型方法、测量方式等研究设计的不同,学界关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运用Meta分析方法,以期准确识别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推动有条件的农户自愿有序退出宅基地。研究发现:农户宅基地退出受到农村推力与城镇拉力的正向影响及农村拉力的负向影响,而城镇推力未产生显著影响。从影响强度看,家庭经济条件改善是推动农户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动力,家庭结构压力是阻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在影响因素的异质性上,中部和西部地区宅基地面积的影响比东部地区强,文化水平和宅基地宗数在研究退出意愿的文献中影响更强,性别因素在出版质量更高的文献中影响更强。随时间推移,农户年龄的影响趋向加强,文化水平的影响趋向减弱,家庭年总收入的影响趋于稳定。为此,应注重构建公平合理的退出补偿机制及完善退出后农户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和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利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54-7455
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障碍,探索实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提出通过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明确宅基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建立农村房产登记制度、宅基地流转的价格体系和收益分配体制等措施来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史卫民  杜鹃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879-2882,2901
中国宅基地使用权主要是依靠《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进行保护的,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法律保护明显不足,造成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较大.通过对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设立、流转、消灭以及监督制度的深入分析,建议应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立法规定,规范宅基地使用权的初始取得,建立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制度,促成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的监管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宅基地权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宅基地流转问题已经成为管理者和普通民众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之一,流转所产生的产权纠纷逐年增加。宅基地已经逐步从单一的基本居住性保障资源变为农户在生产生活中重要可利用资产。【目的】以新疆昌吉市四村农户样本,针对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SPSS17.0软件,采取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行为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受教育程度、是否愿意出售宅基地改善生活、是否愿意捐献部分收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如何批准和是否得到公示 指标检验值水平显著,其他变量不显著。【结论】健全和完善我国法制环境,保护农户合法权益,规范宅基地流转市场,保障农户生活水平持续向前发展,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流转形式是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促进宅基地流转,缓解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用地巨大需求矛盾。采用问卷调查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以贫困县湖北省罗田县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对宅基地流转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影响;家庭非农人口比例、房屋使用年限、家庭拥有房屋数量、距县城中心距离、宅基地距主干道距离等也是其显著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应通过提升农民素质、建立合理的流转收益收取、分配和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促进宅基地的合理流转。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导致农村的住房及宅基地产生大量的闲置,所以农村住房和宅基地的流转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以大庆市新华村为研究对象,对其流转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一户多宅、违法违规建房、私下交易等现象严重,对此提出应建立有效的农村住房及宅基地流转制度,建立健全农房流转市场,完善退出机制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从多功能利用角度出发,针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对宅基地功能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已有宅基地利用模式,发现现有宅基地利用模式存在的问题,为之后的宅基地多功能利用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目前对闲置宅基地的利用存在利用意愿难协调、利用条件缺乏、项目开发审批难和模式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研究结论:基于多功能利用角度,应当分区域、多主体共同进行闲置宅基地的再利用,同时结合村庄规划和发展战略进行综合性多产业发展,探索宅基地多功能利用新模式以及扩展宅基地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