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润霞  吴先华 《养猪》2019,(3):38-40
文章通过统计广西某规模化猪场2015—2017年母猪繁殖情况,探讨母猪妊娠期不同饲喂餐数对各胎次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该场制定出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措施提供参考。通过KF系统提取出2016—2017年两年的母猪生产数据记录,对不同饲喂餐数对各胎次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妊娠母猪饲喂1餐在胎产健仔、产仔合格率方面显著高于饲喂2餐(P<0.05);2)在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方面,1胎母猪显著高于2胎母猪(P<0.05),其他各胎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胎产健仔方面,1胎、3~5胎母猪显著高于6胎及以上(P<0.05);在合格率方面,1胎、2胎显著高于6胎及以上(P<0.05);在死胎率方面,1胎、2胎、3~5胎显著低于6胎及以上(P<0.05)。结论:为了提高该场母猪的繁殖性能及提高劳动效率,可建议妊娠母猪实行1餐饲喂。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母猪妊娠阶段日喂1餐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将693头3胎~5胎二元杂妊娠母猪饲喂频率调整为每日1餐,将同等饲养环境下状态相似的540头妊娠母猪日喂2餐作为对照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妊娠母猪日喂1餐后,母猪窝均总仔数、断奶活仔数、断奶复配率、年提供断奶活仔数等指标显著提高(P0.05),并且该饲喂模式可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组合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正常妊娠的3~4胎次长大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从妊娠65 d至分娩饲喂基础日粮添加微生态制剂组合"妊娠母源宝+化毒霉+固本康",分娩至断奶后14 d饲喂添加"哺乳母源宝+化毒霉+固本康",试验组哺乳仔猪饲喂添加"乳猪宝",其他饲养管理措施一致,跟踪测定两组母猪及其仔猪的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母猪繁殖与健康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的泌乳力及泌乳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泌乳力提高2.54%(P0.05),初乳中Ig G含量提高18.55%(P0.05),乳蛋白、乳脂、非脂乳固形物分别提高25.43%、24.84%、19.76%(P0.05);母猪分娩滞产率降低14.6%,母猪断奶体况评分提高8.13%,断奶后7 d发情率、14 d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分别提高了7.52%、8.33%和11.09%。2)仔猪生长与健康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哺乳期间平均日增重提高9.15%(P0.05),其腹泻发病率有所降低,成活率提高了3.87%,皮毛发育状况评分提高4.55%(P0.05)。研究证明,母猪和仔猪饲喂微生态制剂组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母猪的繁殖性能与健康水平,而且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收集广西某规模化猪场2248胎大白母猪分娩产程数据,探讨胎次、季节、产仔总数和死胎等因素对母猪产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产母猪和≥7胎次母猪产程时间较长,与2~6胎母猪产程时间差异显著;(2)母猪产程在夏季比冬、春两季都长;夏季分娩母猪产程与冬、春两季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冬季与春季分娩母猪产程差异不显著(P0.05);(3)产仔总数、死胎数均与母猪产程呈正相关关系(P0.01),产仔数为16~24头的母猪产程与产仔数分别为2~9头、10~12头、13~15头的母猪产程均差异显著(P0.05);当母猪产程360min时,窝产死胎数与产程分别为0~120min、121~240min、241~360min母猪的窝产死胎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大部分母猪会选择在安静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分娩。试验结果提示,母猪产程受胎次、温度、产仔总数和死胎数的影响,优化猪场环境管理可以缩短母猪产程,提高母猪分娩福利。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9,(5)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期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健康2胎或3胎的配种长大母猪,按随机区组分为3个试验组,各试验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妊娠母猪基础饲粮分为妊娠前期(0~90 d)和妊娠后期(91 d至分娩)两个阶段配制。对照组饲喂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基础饲粮;处理1组采取80%基础饲粮投喂量+20%全株玉米青贮料(按风干量计)饲喂方式;处理2组采用90%基础饲粮投喂量+10%全株玉米青贮料(按风干量计)饲喂。试验结果显示,妊娠母猪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的处理1组和2组都极显著降低了母猪的便秘率(P0.01),其中处理1组母猪的便秘率控制的最低。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的2个处理组母猪妊娠0~90 d、90~110 d和0~110 d背膘厚增加值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处理2组提升母猪背膘厚最好;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的2个处理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提高(P0.05),其中以处理2组效果最好。结果表明,妊娠期采取90%基础饲粮投喂量+10%全株玉米青贮料(按风干量计)的饲喂方式改善妊娠母猪便秘、体况和产仔性能的生产性能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可综合饲养规模、饲料营养、厂房设备、生产经营水平诸要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并进行科学的组织实施,从而产生最佳的规模效益。1生产工艺选择规模化养猪常见的生产工艺有以下几种方式:1.1一点一线式生产工艺1.1.1四段饲养生产工艺(适合千头规模猪场)。空怀及妊娠期→分娩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肥育期,整个过程有3次转群。第一次转群:配准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观察饲养4周,在妊娠母猪饲养区饲养11周半,母猪分娩前1周转群至  相似文献   

7.
提高种猪群的繁殖效率是规模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种公猪、后备母猪、断奶母猪、妊娠母猪、分娩和哺乳母猪,才能提高母猪的实际繁殖力,使猪场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对生猪养殖的大力扶持使得规模化的大型养猪场不断出现,养殖效益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在猪场的经营管理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尤为重要,也关系着猪场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旨在研究两种饲喂模式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处理,每个处理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模式,怀孕85~94日龄饲喂3.5 kg妊娠母猪饲料;怀孕95~115日龄饲喂3.8 kg哺乳母猪饲料;分娩当天饲喂1.5 kg哺乳母猪饲料;试验组,配种~怀孕94日龄饲喂2.2 kg妊娠母猪前中期饲料;怀孕95~108日龄饲喂3.8 kg妊娠母猪后期饲料;怀孕109~112日龄饲喂3.2 kg围产母猪饲料;怀孕113日龄饲喂2.5 kg围产母猪饲料;怀孕114日龄饲喂2.0 kg围产母猪饲料;怀孕115日龄饲喂1.5 kg围产母猪饲料;分娩当天饲喂1.0 kg围产母猪饲料。结果表明:(1)对照组与试验组(不同饲喂模式)饲喂的母猪,仔猪初生窝重、初生活仔数、20 d窝重、20 d窝头数均为差异显著。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提高27.32%,初生活仔数显著提高20.45%,20 d窝重显著提高72.42%,20 d窝头数显著提高49.92%。(2)试验组仔猪28 d断奶窝重显著提高57.85%,仔猪28d断奶头数显著提高47.23%,断奶后10 d窝重显著提高51.81%,断奶后10 d头数显著提高45.57%。(3)试验组断奶后7 d发情母猪日均采食量显著提高7.53%,断奶后母猪发情天数显著降低23.62%。试验组饲喂模式,在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在母猪配种初期做到了合理限饲,规范减料、加料,同时有效解决了母猪便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328头1~3胎的大白母猪实施了人工授精(2次、3次)和自然交配(3次),比较了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3个胎次母猪的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说明人工授精可以取代自然交配在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并且在规模化猪场实施2次人工授精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对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3个种猪场2015—2019年的繁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分娩季节、不同胎次、不同分娩猪场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冬季分娩的杜洛克母猪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显著(P<0.05)高于夏季和秋季分娩的母猪。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的窝均产总仔数随胎次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第3、4胎次时达到最优,分别为9.66头/胎和10.02头/胎,其中,母猪第4胎的产仔性能与第1胎、2胎、5胎、6胎、7胎及以上胎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扬翔华系杜洛克猪在不同猪场间的产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产活仔数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碱性阳离子复合物对不同胎次母猪繁殖性能及断奶发情间隔的影响。试验各选择112头妊娠84 d的健康新美系长白和大白原种母猪,随机分为14个处理组,每组8头长白及8头大白。采用2×7双因子设计,碱性阳离子复合物设0和0.4%2个添加量水平,胎次设7个处理水平。试验从母猪妊娠84 d开始到断奶后结束,共分2个阶段,分别是妊娠后期(产前30 d)和哺乳期(21 d),其中预饲期5 d。结果表明:多功能碱性阳离子及微生态制剂复合物显著降低母猪分娩死胎率及产仔间隔,并显著提高母猪断配率(P0.05);在胎产合格仔方面,3、4、5及6胎母猪显著高于2胎母猪(P0.05);在胎产总仔方面,4、5及6胎母猪显著高于2胎母猪(P0.05);在均产仔间隔方面,3和4胎母猪显著低于1和2胎母猪(P0.05);在断配率方面,4、5和6胎母猪显著高于1和3胎(P0.05)。碱性阳离子与母猪胎次只在母猪均产每头仔猪间隔方面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为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建议可在母猪饲料中添加0.4%碱性阳离子及微生态制剂复合物,并加强对头胎母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碱性阳离子复合物对不同胎次母猪繁殖性能及断奶发情间隔的影响。试验选择妊娠84 d的健康新美系长白、大白原种母猪各112头,随机分为14个处理组,每组8头长白母猪、8头大白母猪。采用2×7双因子设计,碱性阳离子复合物设0%、0.4%两个水平,胎次设7个胎次。试验从母猪妊娠84 d开始到断奶当天结束,共分2个阶段,分别是妊娠后期(产前30 d)、哺乳期(21 d),其中预试期5 d。结果表明:1)多功能碱性阳离子及微生态制剂复合物显著降低母猪分娩死胎率及产每头仔猪间隔,并显著提高母猪断配率。2)在胎产合格仔数方面,3、4、5、6胎母猪显著高于2胎母猪(P0.05);在胎产总仔数方面,4、5、6胎母猪显著高于2胎母猪(P0.05);在均产每头仔猪间隔方面,3、4胎母猪显著低于1、2胎母猪(P0.05);在断配率方面,5、6胎母猪显著高于1、3胎(P0.05)。3)碱性阳离子与母猪胎次只在母猪均产每头仔猪间隔方面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结论:为了提高该场母猪的生产性能,可建议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中添加0.4%碱性阳离子及微生态制剂复合物,并加强对头胎母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某猪场母猪实施猪瘟控制(净化)方案,研究分析能否提高该猪场的母猪分娩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龙岩市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对猪瘟抗体检测不合格(阻断率小于40%)且同时满足两条及以上淘汰标准的种猪实行淘汰以达到猪瘟控制(净化)目的,并对猪瘟控制(净化)前后配种分娩结果进行收集、统计。结果:猪瘟控制(净化)后,母猪返情、流产、空胎数量减少,分娩率明显提升。结论:猪瘟控制(净化)可以提高母猪分娩率,实行猪瘟控制(净化)对规模化猪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群224头的母猪(康贝尔22和康贝尔29)(头胎母猪72头、2胎母猪24头、3胎母猪36头以及4胎或以上母猪92头),该母猪群在分娩前14 d分组,并分别按3种饲喂方案中的一种进行饲喂,以确定妊娠后期增加喂料量对提高仔猪初生重及窝仔重的有效性。将商品猪场同一周、同一批次配种的小母猪和经产母猪随机分为3组,按3种喂料方式(每日增加喂料量:0、0.91kg、1.82 kg)中的一种进行饲喂。饲喂试验猪要符合母猪胎龄和体况评分要求。分娩前14 d开始按试验规定的喂料量饲喂妊娠母猪。分娩前两天,试验母猪转入产房,在此,改用哺乳料,饲喂量减至每天1.82 kg,直到分娩。妊娠日粮配方中赖氨酸总量达到0.55%,所有其他的营养成分均达到或超过NRC(1998)要求。分娩时按窝称量每头仔猪吃奶前的个体初生重。所有非试验母猪分娩后称量吃奶后的仔猪总窝重。所有的记录均应把死胎和木乃伊胎儿纳入分析范围,结果组与组之间总产仔数和活仔数差异不显著。窝仔重、产活仔总重、仔猪个体重和死胎个体重在经产母猪(2胎或以上)之间差异不显著。不管如何,日喂料量增加1.82 kg的头胎母猪组与日喂料不增加的头胎母猪相比,窝仔重明显重,差异显著(P=0.019),分别为18.7 kg∶16.1 kg;同样,活仔总重也明显重,差异显著(P=0.030),分别为16.6 kg∶15.1 kg。此外,日喂料量增加1.82 kg的头胎母猪组与日喂料不增加的头胎母猪相比,活仔个体初生重明显要重,差异显著(P0.001),分别为1.438 kg∶1.312 kg。基于这些数据,从妊娠100 d到分娩前,头胎母猪日喂料量增加1.82 kg,可以提高仔猪初生重,但对经产母猪,无助于提高其仔猪初生重。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分娩前饲喂包被氯化钙对母猪产程和死胎的影响。选取913头妊娠109 d丹系长×大和大×长二元杂交母猪,根据体况和胎次接近的原则分成3组。对照组于妊娠109 d至分娩当天每天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额外饲喂25和50 g/d包被氯化钙。饲养试验从妊娠109 d到分娩当天。试验过程中每天进行粪便评分,于分娩当天记录试验母猪产程、产仔数和死胎数,并采集尿液和血液分别用于测定尿液pH和血清钙离子浓度。结果表明:1)总产仔数和分娩前饲喂包被氯化钙对母猪死胎数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死胎数分别为0.31和0.28头,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44头(P<0.05),但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Ⅰ组母猪产程相较于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而试验Ⅱ组产程相较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组母猪胎盘排出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3组母猪妊娠109 d和分娩当天尿液pH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110 d到妊娠113 d,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尿液pH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尿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血清钙离子浓度显著提高(P<0.05),妊娠112 d和分娩当天粪便评分显著降低(P<0.05);3组母猪便秘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母猪妊娠109 d至分娩前饲喂25 g/d包被氯化钙可显著缩短产程,减少死胎,而且该效果不受母猪总产仔数的影响,该调控效果与其提高血液钙离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母猪的营养控制及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模化猪场里面,每一位实际生产操作者都很明白,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是生产中的龙头.而猪场经营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母猪良好的繁殖效率,如果母猪繁殖性能不佳或不繁殖,就无猪可售,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如果母猪分娩后不能分泌足够量的乳汁饲喂小猪,小猪成活率降低、商品猪出栏少,母猪的生产率也会降低;所以,要保证母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应将母猪的生产技术管理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后备(空怀)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母猪特定阶段就必须按照特定的需求,供给营养,实现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9,(2)
试验旨在研究规模化养殖场母猪产前不同的饲喂方式对哺乳期母猪产仔性能、采食量及背膘损失的影响,随机选择刚上重胎、体况相近、妊娠107 d的母猪98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产房中奇数床位为试验组,偶数床位为对照组,每组4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母猪产前限饲2.7 kg/d,试验组母猪产前自由采食。试验期从妊娠母猪上重胎开始,直到仔猪28日龄断奶后结束,共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上重胎-断奶日采食量显著提高9.01%,产弱仔数显著降低66.6%;对母猪产仔-断奶日采食量、仔猪初生个体重、死胎数、母猪断奶后背膘损失存在降低的趋势(P0.05)。综上所述,母猪产前自由采食不仅有利于母猪自身体况的恢复,且能够有效降低弱仔数,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某规模化猪场分娩母猪产死胎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死胎窝发生率以1胎猪和6胎猪为主,死胎以白胎为主,且晚上分娩显著高于白天,不同饲养员之间死胎发生率差异不显著,但整体死胎发生率都较高,调查结果认为加强对后备母猪管理、加强分娩母猪的护理能减少母猪死胎率。  相似文献   

19.
李宁宁  胡成  吴鑫  刘则学 《养猪》2019,(4):45-46
试验主要研究在母猪妊娠后期(妊娠91 d至分娩)限制饲喂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方法:试验选择健康、与配公猪品种一致、预产期接近的长×大母猪约1 050头/批次,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配种批次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配种批次为试验组,妊娠前、中期饲喂标准一致:配种至妊娠30 d饲喂2.8 kg/(头·d);妊娠31~90 d饲喂2.2 kg/(头·d)。妊娠91 d至分娩,对照组饲喂3.8 kg/(头·d),试验组饲喂3.3 kg/(头·d)。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产死胎率显著降低1.62个百分点(P<0.05);断奶前仔猪死亡率显著降低2.81个百分点(P<0.05);窝均断奶数显著提高0.54头(P<0.05);21日龄断奶个体重显著提高0.34 kg(P<0.05)。试验结论:降低妊娠母猪后期采食量有助于降低死胎率、减少断奶前死亡数、提高窝均断奶数、提高21日龄断奶重,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保持不同阶段的最适宜背膘厚是猪场妊娠阶段的重点工作,也是衡量猪场饲养管理水平的可量化指标。通过精准化饲喂来调控妊娠母猪的背膘厚,既能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浪费,又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但是,不同猪场的背膘管理水平差异较大,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背膘管理的生产意义、常见误区,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测膘喂料技术,旨在为更多猪场做好背膘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