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村实用技术》2006,(5):11-11
业内人士日前表示,不应该对目前炒作的玉米燃料乙醇概念抱有过高期望值,应重点关注玉米淀粉深加工行业对推动中国玉米需求的作用,2006年中国玉米产量将继续增长,总体供求状况半衡有余。  相似文献   

2.
美国玉米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声俊 《世界农业》2007,(11):47-51
美国的玉米资源在世界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兴起玉米深加工业热潮,美国一马当先,成为现代玉米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开拓者和发展最快的国家。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开发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政策、工艺、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玉米杂交种醇溶蛋白RP-HPLC指纹图谱建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玉米杂交种醇溶蛋白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样品用70%乙醇提取,经离心分离、0.4μm过滤头(Syringes filter)过滤后直接进样,非线性梯度洗脱。方法简单,重现性好。给出了农大108、掖单2号、豫玉28、沈单103、郑单14和郑单958六个玉米杂交种的图谱,品种间图谱差异显著,极易辨认,可用于鉴别品种、表征种质。  相似文献   

4.
基于实际生育期的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81-2006年中国东北三省3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玉米生育期资料和玉米种植区内1961-2006年70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东北三省玉米主要发育期的变化特点,研究了东北地区玉米实际生长期间的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各生育期呈现自西南—东北方向逐步推进的趋势;东北地区玉米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均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的趋势.46年来东北地区光合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而光温生产潜力辽宁、吉林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黑龙江呈现增加趋势.从年代际来看,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在20世纪60年代最高,进入90年代后显著减少,2001年后进入气候生产潜力的最小时期.在玉米生产中应根据热量资源增多的特点,适当扩大晚熟型玉米种植面积,延长生长期,采取水分调控等措施提高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卫辉市日照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卫辉1965~2006年的日照资料,对卫辉日照时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卫辉日照时数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一直在减少,年代间70~80年代减幅最大,年日照时数平均每年减少24.5h;各季日照时数均呈曲线递减。分析了日照变化的原因及日照的减少对小麦、玉米、棉花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玉米红曲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玉米红曲色素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频率、提取温度和时间对提取率影响显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料比20∶1,超声波频率为28 KHz,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玉米红曲色素提取率为95.4%。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用一种改进的估算方法,以沈阳地区玉米单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确立基准时段,建立气温影响系数,来分析气温对玉米单产的影响程度,估算过去50年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玉米单产增加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6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1.01%、9.52%、13.56%和17.98%。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7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20.37%、22.41%和26.87%。,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气候变化对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25.35%和32.29%。,21世纪10年代相对于90年代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增产的贡献率为41.85%。  相似文献   

8.
美国、巴西和中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外燃料乙醇行业产能的不断扩张,对玉米的原料需求不断增加,致使玉米库存下降、价格上涨,燃料乙醇产业与人争粮的矛盾已经催发了反对燃料乙醇产业的全球化风潮.本文在比较世界主要国家在燃料乙醇生产现状和产业政策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美国、巴西和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现状、政策情况,并对这三个国家燃料乙醇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中国燃料乙醇发展政策研究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丝黑穗病[Sporisorium reilianum(Khn)Lang-don & Fullerton]是世界性重要病害,由于病菌直接破坏果穗,因而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20世纪60~70年代曾是我国玉米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为2%~8%,重者达60%~70%。20世纪80年代后抗病品种大面积  相似文献   

10.
浅析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玉米单产加大增值幅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山西省玉米生产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产量能否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玉米的增产。在谷物中玉米面积居水稻、小麦的第三位,总产、单产则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玉米总产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2.4%。山西省玉米总产占粮食总产的比重:50年代前为19.94%,50年代末增至24.3%,60年代为27.0%,70年代为33.3%,80年代为  相似文献   

11.
《吉林农业科学》2014,(6):85-88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玉米醇溶蛋白,选取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玉米醇溶蛋白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0W、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70℃、料液比1:9、时间1 h,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率为78.28%。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07,(1):32-33
随着美国乙醇行业迅猛发展,已经导致玉米价格大幅攀升.这不仅改变了玉米种植的前景。也给玉米种植户、牲畜养殖户以及其他最终用户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代现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669-1670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袋花忍冬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袋花忍冬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提取两次,提取时间1 h。该工艺经重现性好,对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玉米病害发生情况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玉米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病害又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玉米病害的发生程度将直接影响我省的粮食生产。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随着感病杂交种的推广,引起病害流行。1974年吉林省严重流行玉米大斑病,减产20%左右,仅长春地区就损失玉米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玉米品种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1963年,吉林省玉米(Zea mays L.)生产中主要以种植农家品种为主;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70年代是生产上双交种向单交种的过渡时期,也是玉米生产的关键时期;80年代初全省基本实现了单交种化;90年代初随着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始推广密植和半密植型品种。在普通玉米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推广了一批特用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玉米淀粉糊精。玉米淀粉在80-82℃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3%)、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0%、85%99.9%),不同水解时间(1-5h)进行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水解程度,OE(dextrose equivalent)值、膨胀能力和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酸浓度下,随乙醇浓度的增加,水解程度降低,70%和99.9%乙醇介质中反应产物的DE值较相对应的85%乙醇介质中低。70℃时膨胀能力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由初值下降至水解2h处的最小值,后又略有回升。以2%盐酸处理制备的糊精粒子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而以3%盐酸制备得到的糊精样品结构有较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酸-乙醇介质制备的玉米淀粉糊精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玉米淀粉糊精。玉米淀粉在80-82℃温度下,以不同浓度盐酸(2%、3%)、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解液介质(70%、85%99.9%),不同水解时间(1-5h)进行不同条件的水解。实验测定了水解过程中淀粉的水解程度,OE(dextrose equivalent)值、膨胀能力和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酸浓度下,随乙醇浓度的增加,水解程度降低,70%和99.9%乙醇介质中反应产物的DE值较相对应的85%乙醇介质中低。70℃时膨胀能力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由初值下降至水解2h处的最小值,后又略有回升。以2%盐酸处理制备的糊精粒子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而以3%盐酸制备得到的糊精样品结构有较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瘤黑粉病在景泰县曾于20世纪70—80年代经常发生,后经药剂拌种包衣种子的使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90年代该病在我县零星发生。近几年,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玉米制种业的发展,玉米瘤黑粉在我县部分乡镇出现大面积连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玉米须总黄酮提取工艺及降血糖作用。[方法]以玉米须为材料,通过正交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以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玉米须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玉米须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为16倍70%乙醇,回流2次,每次浸提2 h。动物试验表明,玉米须提取物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的持续升高(P0.05)。[结论]玉米须提取物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须为原料,以甲醇、70%甲醇、50%甲醇、乙醇、70%乙醇、50%乙醇以及蒸馏水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70%乙醇提取物中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0.79±0.01)mg/g,总黄酮含量也最高,为(0.65±0.10)mg/g;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超氧、羟基以及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铁能起到还原的作用,其中,7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多酚与抗氧化能力间相关性显著,而总黄酮与抗氧化能力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