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是当前大力普及推广的一项新型养蚕技术,它具有省工、节本、保持桑叶新鲜的特点,能使蚕儿发育齐一、壮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根据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标准,通过在生产实践中试验、摸索,整理成小蚕一日二回育实用操作,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胡松涛 《四川蚕业》2000,28(2):16-18
<正> 近年武胜县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养蚕与农作的矛盾日趋突出。能否找到适宜的小蚕饲养模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为此在塑料薄膜覆盖育的基础上,借鉴外地一日二回育的成功经验,大胆改进常规一日三回育、四回育,探索出了小蚕塑料薄膜一日二回育饲养技术。于1997年夏秋季和1998年春季进行了室内养蚕试验和小蚕共育中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董有春 《蚕学通讯》2008,28(3):10-11
通过壮蚕一日二回育与四回育的对比试验表明:在加强技术管理的前提下,壮蚕采用一日二回育,对家蚕幼虫体质及茧质影响不大,可节省劳动力、节省桑叶.在我县推广壮蚕一日二回育省力化饲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陈兰霞 《蚕桑通报》1995,26(1):48-50
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介绍湖州市农业局蚕桑站陈兰霞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大批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养蚕劳力矛盾日益突出。蚕业生产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适应农村形势的发展,养蚕业必须改革传统的每日多回给桑的生产方式。我市从1991年开始研究推广省力化养...  相似文献   

5.
吴健  付肃厚 《蚕桑通报》1995,26(4):45-46
介绍一种新的小蚕饲养技术──小蚕水缸二回育义乌市农业局吴健,楼赛庆后宅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付肃厚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当前农村单家独户养蚕的实际情况。多年来、我们通过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研究成功了小蚕水缸二回育。所谓小蚕水缸二回育,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家...  相似文献   

6.
试验证明:小蚕期小切叶育与切叶育相比,节省14.77%用工时间,全龄经过缩短1~4个小时.虫蛹生命率相仿,茧层率增加1.23%;一回育、二回育与常规三回育之间整片叶育与切叶育的用工时间相比,节省用工时间19.59%~38.51%,饲养成绩也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小蚕期采用整片叶育足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 一日二回育是一项省力高效,适宜于目前农村养蚕劳力不足的实用新技术。目前已从多方面对二回育技术进行了研究报道。但从饲育温度与蚕儿生长发育关系方面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是从高温27℃,常温24℃对桑蚕五龄施行一日二回育。称量调查蚕儿体重增长变化情况,食桑量,消化量,以比较蚕儿生长发育差异,结茧后调查茧质。旨在给不同温度条件的蚕区推广二回育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河南省小蚕室内育、大蚕大棚育的生产实际,改一日三回育为一日两回育,总结提出节本、省力、高效配套生产技术,详述了全龄一日两回育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9.
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永康 《蚕桑通报》1995,26(2):44-46
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湖州城区农技站沈永康养蚕生产是一项劳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较大,又是手工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的生产,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劳力逐步转移,广大蚕农迫切要求有一种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形势的比较简化的养蚕技...  相似文献   

10.
五龄条桑斜面一日一回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银飞  孙瑞明 《蚕桑通报》1995,26(3):38-38,21
五龄条桑斜面一日一回育技术马银飞,孙瑞明,缪叶德,童长美,高义和江苏省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我县自1987年开始试验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技术》,到1990年1—2龄小蚕共育已基本实现立体育化;1989~1991年期间,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合作研究并成功了...  相似文献   

11.
<正>如东县马塘区从1988年开始推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武进县蚕桑站开发的小蚕片叶立体育技术,1989年又和蚕研所、南通市丝绸公司开发了漏空透气蚕座3、4龄蚕一日一回育技术.1993年在以上两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又推广了5龄蚕立体育.经1993年、1994年两年的推广,全区7乡1镇1994年春蚕推广了7355张,推广面达 54%,其中潮桥乡、环镇乡都超过70%.全面实行一日一回立体育,成为系列化立体育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养蚕型式从普通育发展到覆盖防干育、炕床(房)育、条桑育,及由平面育发展到小蚕立体育、小蚕人工饲料育等饲养型式,使给桑回数由1日8回以上降到1~3回,并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这种变革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势在必行。 我国的养蚕技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历来养蚕都是以蚕的营养为中心,人围着蚕转。为了使蚕儿能吃饱、吃好、不分昼夜地喂蚕,见蚕将桑叶吃光后就喂叶,因此一日之中给桑喂蚕次数多达8回以上,这种以营养为中心的传统饲养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蚕的生理和营养要求也逐渐了解养蚕技术也由此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进一步促进了养蚕型式的变革。 50年代以来养蚕技术并不是停顿不前,  相似文献   

13.
<正> 山东省原蚕的小蚕饲育型式,从五十年代的防干纸育发展为现在的塑料薄膜覆盖育,每昼夜给桑5~6回,多年来没有变化。进入七十年代后少数蚕种场开始应用推广小蚕全叶少回育(3~4回),已显示其优越性。原蚕小蚕全叶少回育应用效果从试验与生产实践证明:小蚕全叶少回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省力化养蚕技术,我们在中国蚕研所杨仁政同志的帮助下,于1988年至1989年在双林区对小蚕平面每日一回育先搞点试养,后技术培训,在多点试养的基础上,进行小面积推广。一、一回育与普通育对比双林区推广小蚕打孔尼龙薄膜覆盖育已有5年历史,普及率已达25%。搞小蚕平面一回育,虽然有基础,但干部、蚕农思想顾虑仍很多,怕蚕饿死、闷死、潮死;怕蚕大小不匀,增加伏(?)蚕等等。为解除思想顾虑,我们选择一户养蚕经验丰富,能接受先  相似文献   

15.
作者就大蚕省力化养蚕技术进行了试点分析,分析了大蚕每日二回育,三回育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出了技术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16.
大蚕少回育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启明 《蚕桑通报》1998,29(2):34-36
针对余杭市经济较发达,农村劳动力紧缺,蚕农年龄结构老化的特点,春秋两期开展了大蚕薄膜覆盖一日二回育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节约劳力40%左右,蚕茧产量,质量与普通育没有差异,准备推广这项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17.
姚丽娟 《蚕桑通报》2005,36(1):48-50
普通蚕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受蚕种制造、浸酸(浴种)、冷藏、催青及蚕农补催青等诸多技术环节的影响,其中蚕种催青技术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小蚕一日二回育等省力化养蚕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蚕农对蚕种孵化率的要求更高,一日孵化率要求达到95%以上,这对蚕种催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养蚕生产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养蚕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成为制约养蚕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为此,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省力化养蚕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摸索,经大量的试验证明,全龄采用一日二回育是可行的,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蚕成本,根据小蚕的生理和塑料薄膜覆盖育能保持桑叶新鲜的特点,我们在一日二回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小蚕期( 1~3龄)一日一回育、壮蚕一日二回育试验,进一步提高工效、降低用工成本,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品种贵蚕三号,贵州省蚕科所家蚕研究室提供。1 .2 供试桑品…  相似文献   

19.
桑蚕人工饲料育给饵回数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芮孟安 《蚕桑通报》1995,26(3):26-27
桑蚕人工饲料育给饵回数试验衢州市农业局芮孟安一、试验目的日本小蚕人工饲料育的普及已有18年的历史,1992年后,小蚕共育所人工饲料育的比例,已达总收蚁量的50%以上。目前所推行的小蚕人工饲料育的给饵回数,大致上是每龄2回。为进一步提高小蚕共育所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杨龙泉 《蚕桑通报》2004,35(1):68-69
超前扩座匀座是小蚕1日2回育技术要点之一.在推广小蚕2回育省力化技术过程中,为了做到超前扩座匀座,必须在收蚁后及时去掉收蚁网.但由于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纱网或丙纶网(蚊帐纱)进行收蚁,所以在去收蚁网时,不但因网与蚁蚕、蚕沙粘连,操作麻烦,而且容易损伤蚁体,引发蚕病,增加遗失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