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钧和 《花卉》2011,(10):34-34
“岭南盆景”师法自然。造型多以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和国画的笔法.效仿大自然的古树风姿神韵,富有野趣。主要造型有单干大树型、双干式,飘斜式、水影式、丛林式和附石式等。无论创作哪一种型式。部要因树造型。因势利导,才能创造出统一和谐的景色。如一株枝干挺拨、苍劲雄浑的树桩,只适于培植为雄伟苍劲的大树型;柔枝随风轻扬.婀娜多姿的则适于创造潇洒飘逸的横斜水影。其折枝构图方法,全部采用“蓄枝截干”修剪。所谓蓄枝截干.  相似文献   

2.
兑宝峰 《花卉》2019,(17):40-42
树干,又名树身,是指从根颈到第一主枝间的主体部分。树桩盆景的树干造型以数量区分,有单干式、双干式、丛林式(多干式)等形式。单干式这是大自然中树木风景的特写,也是植物盆景的最基本树型,虽然只有一株,但却极富变化,有着直干式、斜干式、悬崖式、临水式、曲干式等多种造型,具有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慎 《花木盆景》2000,(1):21-21
国内桩景造型分类只有少数著作有“舍利干”这一提法,从作者的解释来看,舍利干包括干和枝两部分:干身局部树皮剥落露出白骨化的木质部,称“舍利”,树枝先端树皮剥落露出木质部,称“神”。“舍利干”这一式样含神枝与舍利干两个内容。  相似文献   

4.
所谓一本多干是指一株树木超过三干(包括三干,两干者称一本双干)者,其树干多呈奇数,要求高低参差,曲折有致,前后错落。一本多干式盆景与丛林式盆景有些相似,但又有很大区别,丛林式盆景主要表现的是大自然中山野丛林风光,其每棵树都是独立的,甚至可以用不同的树种组合制作此类盆景。而一本多干式盆景则表现的是一株丛生的树木,虽然它们的干很多,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的道路,树石、丛林盆景是在单体树木造型、山石造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此,要全面继承和运用树木、山石盆景的基本功与表现手法,并进一步探讨研究一些新的课题。如:选材、造型、树与树的组织,景盆的制作、树与石的组合结构、它们之间主次、疏密、顾盼、藏露等等关系。树与石结合后,树长石不长,它们的比例关系就会失调,或树被石困而长势衰弱,或山石为树根涨破损裂,还有景盆的换土,树石盆景在栽培技艺上的"保型"与"保健"等,都需要有充分的研究和准备。  相似文献   

6.
张先觉 《花木盆景》2000,(11):20-21
不论何种丛林盆景形式,都必须有景可赏,有景可取,这种景的结构就构成了主景、客景与衬景树的有机结合。在自然景观中最能体现某一风景点景观特色的区域景称为主景,而在丛林盆景中则是最能体现创作意图的景区称为主景区,它必然是由主体树要素所构成,偏离主体树去营造主景区就显得十分滑稽。  相似文献   

7.
岭花 《花卉》2008,(4):11-13
一、岭南盆景的基本技法 (一)蓄枝截干 岭南树桩盆景造型的基本技法是“蓄枝截干”。从新胚初种到成型上盆观赏,部是为蓄枝截干展开。通过摘叶、抹芽、牵拉、修剪、提根、矫形、嫁接等工作,尽快达到“蓄枝截干”,缩短成型时间。  相似文献   

8.
本刊2005年1月封面九里香盆景《待展浓荫香迷人》,在咫尺之盆中,以近距离的特写镜头,塑造出一幅深山老林的风景画。细心观察,为三株合栽的丛林式盆景,左株与后面小株贴合十分紧凑,很像一本双干,右株干体中问有分权干,给人的感觉右株干略粗于左株干,作准确地把粗的作为主体树培育,其顶冠处于景中最高点。各干斜正顾盼有情,  相似文献   

9.
张钧和 《花卉》2012,(6):36-37
(一)丛林盆景 丛林式盆景,广州人称“并林”.日本人叫“寄植”这是由三株树木以至多株并合于一盆,表现丛林野景的艺术造型。这种丛林盆景的成败关键在布局,  相似文献   

10.
<正>得益于岭南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岭南盆景经过几代盆景人对大自然树木的观察、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苍劲雄秀、飘逸潇洒、险峻雅趣等富含岭南风貌特色的艺术风格。从造型上讲,岭南盆景可分为矮壮大树造型(又叫矮仔大树型)和高瘦树造型两大类别。矮壮树型是以树的形态概念为定性的区分,较为直观、广泛,一般以"矮"与"健壮"的桩材为主,涉及的型格造型范围颇多,如柳格造型、古榕格造型、悬崖格造型、水影格造型等;高瘦树造型与此相反,又高又瘦为其主要特色,取材多为单干、双干或三干,虽没有矮壮树型的恢宏大气,  相似文献   

11.
藤本树种如迎春、金银花、紫藤等,根系发达,栽植易于成活,其干软枝长,制成盆景,一般以观花为主。笔者多年制作此类桩景,除采用“短截枝干“造型和“以根代干“造型外,经实践还可采用主干弯折造型来增强桩景的艺术美。对藤本树种枝干造型,必须使用枝干直径约lcm较长枝条的坯材,且其主干基部较粗并有一定的高度。根据造型需要,留足有用枝条并保留一定长度,截除无用的枝干后,进行地栽或使用较大容器栽植,精心培育养护。待坯材成活后,对枝条分数次进行各种形状的弯曲造型,并用支架将弯曲下垂的枝条加以支撑固定,加强修剪和肥水管理。由于这些树种地栽成长较快,经三年左右的地植培育,弯折的枝干就能达到一定的粗度,便可带土移植到  相似文献   

12.
合栽式盆景如何种植? 答:多棵树栽种于一盆,扮作深山老林之状,在明显位置处种植主树,称为当家树,其余各树疏密聚散、变化自然,使左右、前后、高低呼应连贯,为一个造型整体服务。在栽种时从不同角度考虑各种造型变化,使其更自然,克服做作的毛病,不要待种好后又重新返工,这样会增加麻烦,甚至影响生长质量。配置种植树梢之间、根部之间全呈不等边三角形。梢与梢有起伏节奏,根与根有亲有疏,干与干有粗细正斜,布局变化做到小中见大、少中见盛、活泼自然、真实贴切。必要时做出地形配合“森林”变化。  相似文献   

13.
好友用种子成功繁育了二三十株朴树小苗,于是向他索要了三株,两株单干,一株双干。单干用于附石,双干作素仁树能较好构图。桩干细,且矮干弯曲,用竹竿夹好固定,把两干适当修短并剪去枝叉,原地不移植。(图-2008年3月)  相似文献   

14.
高瘦树也有人称为素树,一般取材多为单干、双干或三干,也有个别采用五干,这类树桩虽没有矮壮雄霸树型恢宏大气,但其自成一格,清高脱俗,也让人赏心悦目,成为树桩盆景不可缺少的类型。高瘦树盆景制作关键环节是取材,故此,笔者将取材点滴体会撰写出来请教于同好。树桩取材应是盆景制作的关键。由于这类树相似竹子一样高矗直立,容易找到,可是细究其树姿、形态、神韵就不那么简单了。高瘦树也有人称为素树,一般取材多为单干、双干或三干,也有个别采用五干,这类树桩虽没有矮壮雄霸树型恢宏大气,但其自成一格,清高脱俗,也让人赏心悦目,成为树桩盆景不可缺少的类型。高瘦树盆景制作关键环节是取材,故此,笔者将取材点滴体会撰写出来请教于同好。树桩取材应是盆景制作的关键。由于这类树相似竹子一样高矗直立,容易找到,可是细究其树姿、形态、神韵就不那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15.
<正>“捞月型”是岭南盆景一种特殊的悬崖式造型形式,其树头、根和干身走势低伏旁逸、跌宕迂回,宛若俯身捞月,意象生动,因而得名。“捞月型”盆景下捞枝或左或右、或深或浅,灵动飘逸,极富诗情画意。2021年12月3日,笔者在第十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创作表演中因材造型,将一棵普通直干飘枝罗汉松桩材制作成“捞月型”盆景。受现场表演时间所限,诸多细节不及一一讲解,现将构思及制作过程记录如下,与树友探讨共思。  相似文献   

16.
卞海 《花木盆景》2007,(10):30-31
图1、创作前五针松的正面树相。此树未经初作,可能是园林绿化用材,分枝丰富,但主干僵直单调,作常规造型,其缺点较难掩饰,双干之间缺乏呼应。  相似文献   

17.
杜顺添     
《花木盆景》2013,(11):7-7
1973生,广东顺德容桂人。1998年开始追随岳父、著名岭南盆景艺术家杨汉连先生学习盆景技艺。在岳父的悉心教导下,他熟练掌握了岭南枝法的精髓。他时常前往周边省市知名盆景园及大型展会学习交流,在继承岭南盆景“近树造型、蓄枝截干、崇尚自然”等特点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因此,'f-E的作品呈现出一派清新自然却不失道劲潇洒的靓丽景象。其作品多次在省、市、镇级展览获奖。  相似文献   

18.
《果农之友》2008,(6):54-54
苹果幼树,由于品种特性或苗木质差芽弱,或在定干时“整形带”内的芽没进行“上目伤”,形成独干树、二枝树或三枝树,不能形成4个以上枝条。如次年初春不及时因树采取相应措施补救,就难以配齐第一层主枝。形成主枝不全的残缺树而影响一生的产量和效益。对这种树,各地过去多用“重截中心干”的方法处理。等于是“重新定干”,虽然也能促其发枝,但既推迟成树时间,又提高了主枝着生部位,形成“高干树”,违背果树的特性和影响将来的产量。为了充分利用枝条,加速成形,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主张动势盆景的发展是在单体造型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这是因为“独木不能成林”,孤峰不能表现“太华千寻”。只有丛林,才能展现“茫茫林海”;只有“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才能同时表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全面表现伟大祖国“群峰竞秀,万木争春”的宏图。因此,丛林盆景最能表现大干世界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20.
读者征答     
朱建球 《花木盆景》2005,(11):31-31
山松盆景通过“截干蓄枝”催生出大量簇生芽,有的一束多达数十条,这是山松与其它树最大不同和最大特点。如何养护和优选簇生芽,笔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一些体会,笔通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一些体会,效果不错。现就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