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产生机制、体内外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为评价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效学指标和在兽医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氨基糖苷类兽药是畜禽养殖过程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抗生素类药物。由于其疗效好、使用范围广,在畜牧业养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残毒性也是非常大的,对人类健康有一定危害。现就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应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根据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研究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猪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采用K—B法检测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同时用PCR技术扩增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以明确其基因型。结果显示,60株临床分离菌中,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菌株54株,耐药率为90%;aac(3)-Ⅰ基因PCR扩增均为阴性;aac(3)-Ⅱ基因检出阳性28例,阳性率为46.7%;aac(6’)-Ⅰ基因检出阳性54例,阳性率为90%。结果表明,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大肠杆菌比较普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aac(3)-Ⅱ和aac(6’)-Ⅰ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中药有效成分与抗菌药物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筛选出具有协同抗菌效果的组合,试验采用棋盘稀释方法测定穿心莲内酯、黄芩苷、小檗碱及蒲公英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抑菌指数(FIC),分析它们之间的联合药理作用。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的联合抗菌效果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芩苷和小檗碱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的联合抗菌效果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蒲公英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鸡大肠杆菌的联合抗菌效果主要表现为无关作用。说明穿心莲内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抗菌药物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1氨基糖苷类药物概述与分类 1.1来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或小单胞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的一类水溶性碱性抗生素,在其分子结构中都有一个氨基环醇环和一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由配糖键相连接。  相似文献   

6.
安冬 《中国兽药杂志》2008,42(10):45-49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畜牧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类抗生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的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自鸡场的50株PA对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法检测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和5种16 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显示:50株PA中45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36株表现出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50株菌中共有45株检测到耐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总检出率为90.0%。AMEs基因aac(3)-Ⅱ、ant(3′′)-Ⅰ、aph(3′′)-Ⅰb、aph(6′)-Ⅰd、aac(6′)-Ⅰb、ant(2′′)-Ⅰ的阳性率分别为88.0%、50.0%、44.0%、24.0%、20.0%、4.0%,16 S rRNA甲基化酶armA基因的阳性率为2.0%,其余5种基因均未检出。提示PA对氨基糖苷类耐药与产AMEs和16 S rRNA甲基化酶有关。  相似文献   

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畜牧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类抗生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氨基糖苷类药物曾经是临床最为常用而有效的抗生素,长期应用与不合理使用使得该药物效果不尽理想。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耐药基因相关序列,设计引物,结果从禽源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出4种抗氨基糖苷类药物基因aadA1、strA、strB、aph(3′),经pGEX-T-easy和pET32a载体克隆和序列分析,证明扩增获得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同源性达到97%以上。对分离保存的21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检测,结果表明:aadA1阳性率高达49.1%,strA和strB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65.7%,aph(3′)的阳性率为16.2%;近三分之二的被检菌株携带有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被检菌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68.9%,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9%。本研究结果说明禽类细菌的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临床日益严重的耐药现象与耐药基因的普遍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提示控制禽源耐药细菌对人类健康与卫生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动物源大肠杆菌采用二倍稀释法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及其他药物进行了MIC的测定,结果显示对十种西药全部耐药。应用1/2MIC的中药提取物对耐药菌株进行了耐药性消除的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用中药提取物作用24代以后,地锦草提取物耐药消除最强,三黄汤提取物次之,对某些氨基糖苷类药物的MIC明显下降。另外,对消除前后的细菌提取质粒,扩增氨基糖苷类的耐药基因,发现随着MIC的降低,耐药基因的数量也不同程度地减少和消失。由此可见地锦草等中药提取物对可移动的耐药基因元件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对耐药基因的扩散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1 氨基糖苷类药物概述与分类 1.1 来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或小单胞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来合成制取而得的一类水溶性碱性抗生素,在其分子结构中都有一个氨基环醇环和一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由配糖键相连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查鸭疫里默氏杆菌3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 (3)-Ⅱ、aadA、aac (6′)-Ⅱ的携带情况,探讨耐药基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表型的相关性,试验选用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20株来自扬州、苏州、滁州、泰兴、淮安、南京地区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aac (3)-Ⅱ、aadA、aac(6′)-Ⅱ,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表明: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中的妥布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是多黏菌素B、庆大霉素和诺氟沙星,最后是丁胺卡那和链霉素;耐药基因aac (3)-Ⅱ、aadA与aac(6′)-Ⅱ的检出率均为0;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均能形成生物被膜,但OD_(595)值均在0.31~1.00之间,为弱生物被膜。说明鸭疫里默氏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强耐药性,且应少用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  相似文献   

13.
冯国民 《北方牧业》2006,(23):26-26
<正>1氨基糖苷类药物概述与分类1.1来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从链霉菌或小单胞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的一类水溶性碱性抗生素,在其分子结构中都有一个氨基环醇环和一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由配糖键相连接。1.2分类氨基糖苷类药物按来源可以分为三类:1.2.1由链霉菌属的培养滤液中获得,如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里度霉素、卡那霉素、卡那霉素B、妥布霉素、核糖霉素等。1.2.2由小单孢菌产生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西梭霉紊、壮观霉素、阿布拉霉素、小诺米星(沙加霉素)。1.2.3半合成氨基糖苷类药,如庆大一小诺霉素、地贝卡星(双去氧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等。  相似文献   

14.
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6S rRNA甲基化酶的出现可直接导致革兰氏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已成为临床治疗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作者简要概述了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的发现过程、作用机制、医学和兽医临床分布、遗传背景及扩散机制,以期引起对该类药物耐药机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江苏某肉鸡屠宰场弯曲菌分离株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簇aadE-sat4-aphA-3的分布特点,本研究采用药敏纸片法对肉鸡屠宰场117株弯曲菌分离株进行9大类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117株菌对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的菌株占93.2%(109/117),对头孢氨苄耐药菌株占96.6%(113/117),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占比均大于89.7%(105/117),对碳青霉烯类及氯霉素类药物较为敏感,且94%(110/117)的菌株表现出多重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簇aadE-sat4-aphA-3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有90株弯曲菌(空肠弯曲菌17、结肠弯曲菌73)检出了aadE-sat4-aphA-3耐药基因簇。进一步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其中20株aadEsat4-aphA-3阳性菌对氨基糖苷类5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20株aadE-sat4-aphA-3基因簇阳性弯曲菌中共有12株对庆大霉素耐药,MIC值最高为256μg/mL,共有11株对受试的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均耐药,且大部分菌株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MIC值≥256μg/mL。表明aadE-sat4-aphA-3基因簇阳性弯曲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综上所述,江苏某肉鸡屠宰场弯曲菌对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部分药物耐药性较高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空肠弯曲菌与结肠弯曲菌中均有aadE-sat4-aphA-3耐药基因簇分布,且部分该耐药基因簇阳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较强。本研究为畜禽养殖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弯曲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鱼源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现状,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12株鱼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表型,PCR方法分析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Ⅲ、ant(3″)-Ⅰ、aac(6')-Ⅰ和aac(3)-Ⅱ在致病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2株菌株均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其中1株菌株对链霉素中度敏感。4种耐药基因aph(3)-Ⅲ、ant(3″)-Ⅰ、aac(6')-Ⅰ和aac(3)-Ⅱ的检出率分别为91.7%、83.3%、83.3%、0。鱼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耐药表型,因此检测耐药基因比耐药表型更能体现该类药物的耐药现状。  相似文献   

17.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从链霉菌或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而得的水溶碱性抗生素。在其分子结构中都有1个氨基环醇环和1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由配糖键相连接。氨基糖苷类药物按来源可以分为3类。由链霉菌属的培养滤液中获得,如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等。由小单孢菌产生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西梭霉素、壮观霉素、阿布拉霉素、沙加霉素。半合成氨基糖苷类药,如庆大一小诺霉素、双去氧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乙基西梭霉素等。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量法测定了18种常用抗菌药物对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HD1-goat和丝状支原体分离株XT1-goat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及盐酸多西环素、酒石酸泰乐菌素对两个分离株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硫氰酸红霉素对分离株HD1-goat无抑制生长作用,但对分离株XT1-goat有很高的抑制和杀灭活性;氨基糖苷类药物和...  相似文献   

19.
猪源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云南省某规模化猪场大肠埃希菌(E.coli)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aadA1和aph(3′)的携带情况,采用K-B(Kirby-Bauer)法检测51株E.coli对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对2个目的基因片段aph(3′)和aadA1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51株猪E.coli对链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9.0%、35.3%、47.1%、43.1%、15.7%及70.6%;利用PCR技术检测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相关耐药基因,其阳性检出率依次为aph(3′)(86.27%)和aadA1(54.90%)。结果表明,云南楚雄某猪场撒坝猪E.coli耐药性普遍存在,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存在多重耐药,其中以二重耐药为主,2个耐药基因检出率偏高。因此,猪场应该针对性选择用药,规范使用抗生素,从而延缓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促进社会公共卫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开发用于现场检测原奶样本中多种残留物的金标快速检测卡。主要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多种参数的整合优化,将氨基糖苷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整合到同一个检测卡上,从而研制出适合于现场检测原奶中多种残留物的金标快速检测卡。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卡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灵敏度高,残留检测限符合国家要求。该检测卡采用消线法进行结果判定,试验结果一目了然,可作为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牛奶中残留检测的有效筛检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