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启爱 《中国茶叶》1993,15(6):10-1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饮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各类名优茶的需求量增长很快。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必须使名优茶的加工走向机械化道路,形成较大批量的生产,为此,茶机界近几年来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研制和生产出不少类型的加工机具面市,为名优茶生产的发展和加工机械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面市的各种名优茶加工机具中,作为毛峰类型名优茶加工机具的配套,以由6CGS-60型滚筒式吹风出叶名茶杀青机、6CR-25型茶叶揉捻机和6CH-3型手拉百页式名茶烘干机这3种机具组成一套机组比较适宜。这套机具在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
龙游名优茶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汝松  詹锡根 《中国茶叶》2009,31(10):38-39
一、现状 茶业是浙江省龙游县的特色优势产业,茶叶是当地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产品。2008年,全县有茶园面积1900hm~2,茶叶产量2680t,产值456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90t,产值2630万元。县内现有名茶3只,其中历史名茶1只,创新名茶2只。全县从事名优茶生产、加工的农户有1200余户;名优茶加工的规模厂家有22家,其中3家为"浙江省示范茶厂"、8家通过茶叶QS认证;小型的名优茶加工车间有300多个;各类名优茶加工机械达2000余台。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新昌县名优茶生产去年取得了四喜临门:一喜是名优茶产量突破千吨大关,位列全国前矛;二喜是该县荣获了“中国名茶之乡”称号;三喜是3只名茶获得部级金奖殊荣;四喜是县名茶协会荣获省十佳协会称号.今年4月份该县又成功召开了“新昌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暨第五届西湖国际茶会”,扩大了新昌名优茶知名度,推进了名优茶产销的进一步发展.新昌县在发展名优茶上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归纳起来有以下八条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不断发展,加工名茶的机械也逐渐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并发挥出较好的作用。浙江省街州市轻工机械厂研制的6CR—160型名茶揉捻机已通过市级鉴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临安二轻机械厂(临安茶机总厂分厂)是浙江省茶机工业公司成员厂,生产茶机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为发展名优茶生产,近年来由本厂制条技师童一飞开发设计的一批中、小型名优茶机,投放市场后深受茶农欢迎.主要品种有煤、柴两用名优茶翻炒机、名优茶鲜叶分级机、名优茶解块理条机、煤饼式龙井茶灶和翻炒式名优茶加工机(柴式、炭式)等.  相似文献   

6.
名优茶机制的机械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培和  刘栩 《中国茶叶》1996,18(3):20-21
近年来,名优茶机械发展很快,有不少机种已达到实用阶段,其中制茶性能较好的不下10种。这些茶机若能选配好,可制出质量上乘的各种类型的名优绿茶。笔者仅就扁条形、兰花形、珠形、针形和披毫类名优茶的机种选配以及制作工艺流程作一浅述。 1.扁形名优茶 外形呈扁平条形的名优茶,主要有龙井、旗枪、大方等。由于龙井茶的知名度高,所以现在有不少地方都在仿制龙井茶,生产外形扁平的茶叶。这类茶叶机制的机具选配,主要有龙井茶电炒锅、30型名茶杀青机、多功能机。制作扁形茶依原料嫩度不同,工艺有听差异,使用的机具也就不同。 特级茶:主要选配龙井茶电炒锅。制作工艺:鲜叶→摊放→青锅(龙井茶电炒锅)→摊凉→焊锅(龙井茶电炒锅)→过筛割末→簸片→成茶。 高级茶:选配龙并茶电炒锅、30型名茶杀青机、多功能机。制作工艺:鲜叶→摊放→杀青(龙并茶电炒锅或30型名茶杀青机)→炒坯(多功能机)→摊凉→煇锅(多功能机或龙井茶电炒锅)→过筛割末→簸片→成茶。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石门县把大力开发名优茶作为提高茶叶产值的突破口,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1993年,全县采摘名优茶的面积7500亩;共生产名优茶13.67万kg,创产值437.44万元。其中生产名茶1.13万kg,产值70.06万元。经省市有关专家连续三年的审评,共有5只名茶获市级以上名茶称号,其中  相似文献   

8.
刘新 《中国茶叶》1991,(6):28-29
近几年来我国名茶生产不断扩大,传统的手工炒茶已不适应生产的发展,不少茶农和茶叶生产单位纷纷寻求小型制茶机械来代替或部分代替名茶的手工制作。这种形势也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名茶制作机械的开发与生产,许多茶机制造厂纷纷推出了小型杀青机、小型揉捻机、小型烘干机等各种各样的名茶制作机械。但是这些产品,除了少数是通过了较长时间的考验外,多数都是新近开发的,其工艺性能和使用的可靠性尚有待于进一步考验。因此,对于迫切需要的用户来说,应了解这一点,不可盲目地采购。笔者就如何选择小型制茶机械作一简单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滚筒杀青机是一种以炒杀为主,兼有蒸杀作用的高效连续杀青机。我国最早研制的70、8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主要用于大中型茶厂(场)中低档茶的杀青。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名优茶发展迅速,由于手工加工名茶工效低、品质不稳定,机制名优茶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小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已成为我国名优绿茶杀青的主要机型,具有杀青叶芽叶完整、叶色绿、汤色清澈明亮的特点。目前开发的用于名优绿茶杀青的滚筒连续杀青机有30、40、50型,其中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大量生产则采用40、5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  相似文献   

10.
汽热杀青及配套机制工艺对开化龙顶茶的品质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化县是“中国龙顶名茶之乡”,拥有6万余亩高标准骨干茶园。2002年全县开化龙顶名茶产量达750吨,产值达亿元,名茶生产已成了开化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为推进开化龙顶名茶产业化进程,开化县把开化龙顶名茶开发列为县“510工程”重点项目,专门成立了机制名优茶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目前全县名优茶机制率达90%以上。同时,县林业局专门组织了课题组负责技术攻关,1999年研究成功了开化龙顶机制新工艺,简称九九式机制工艺,其流程为摊青→杀青(30型滚筒杀青机)→理条机理条(1)→理条机理条(2)→烘干→滚筒机提香。该工艺在全县推广应用后,大大提…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发展名优茶生产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还有技术上的问题。技术上主要注意以下问题:(1)稳定和完善工艺,提高品质。各种名优茶均有其特定的工艺,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制茶,确保其达到特有的品质风格。新创制的名茶可能有一个稳定和完善工艺的过程,并逐步使之规范化、标准化。名茶工艺不能因人而异,因年而变。根据商品化的要求,各种名优茶,都应制定出厂标准样茶,  相似文献   

12.
郴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是“湖南省名优茶综合技术开发”项目的示范点之一,承担了省下达的名茶机械应用技术的研究任务.该场从1991年起,引进名茶机械,开展南岭岚峰名茶机制试验,取得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名茶发展.一、试验过程1991年春茶前,该场从浙江衢州市微型茶机厂引进了一台6CSF-30型滚筒杀青机、一台6CHW-2.55型热风式烘干机和一台6CR-15型揉捻机等设备,加上以前引进的电炒锅,配齐了名茶加工上必需的几个机种.春茶期间,根据茶机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南岭岚峰茶的手工制作工艺与产品品质要求,进行了机制南岭岚峰茶的试验.试验结果,发现所引进的杀青机、烘干机在制茶工艺适应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未能制出优质产品,而且机器的使用寿命也有一些问题,机制试验初告失败.该场及时向衢州市微型茶机厂反映了这一情况,指出机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1992年初,茶机厂为茶场调换了改进后的连续滚筒杀青机和连续自动烘干机.1992年3月份,省农业厅在郴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利用引进的名茶机械举办了一次机制名茶现场操作技术培训班,收到了良好效果.于是,该场又继续开展了机制南岭岚峰茶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唐小林 《中国茶叶》1996,18(5):22-23
一、名优茶的名和量近几年来,我国名优茶发展很快,1990年全国名优茶总产量为2.2万吨,1995年已上升到5.2万吨(供销部门统计资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获省、部级以上奖的名优茶达700余种.名优茶的快速发展,给普遍不景气的茶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生机.但是,也有人认为现在名茶不“名”了,名茶太多太乱了等等.如何评价名优茶的名和量,其实名优茶的质量和数量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二者可以统一到茶区或茶叶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上来.据了解,近几年来全国名优茶总体质量逐年上升,经济效益也日益显著.以浙江省为例,今年上半年名优茶产量达1.2万吨,产值达6.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产14%和增值24%,这也是该省连续3年名优茶产值超过大宗茶.当然,名优茶发展是不平衡的,如果说一些地方的传统名茶受到了现代名优茶的冲击,那也是其自身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结果,应该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浅论名茶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茶是我国茶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近年来,随着茶文化热的兴起,名茶在群芳茗中越益显得耀眼,又由于名茶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千方百计地生产优质茶,争创名茶,这无疑对推动名优茶的迅速发展,提高茶叶经济效益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名优茶概念不清,名茶与优质茶不分,混为一谈,再加上市场体制不完善,少数人以短期牟利为目的,以至名茶遍地开花,大有泛滥之势。据农业部的资料,至1992年,全国获省级以上冠以名茶称号的就达500多个,如果加上各市县评定的名茶,那晶类就更多了。如今,有的茶不论得了一个什么奖,更有些茶什么奖都未曾获得,而只是用较高档的原料经手工加工而成,其外包装上都冠以“名茶”称号。面对如此众多的  相似文献   

15.
顾冬珍 《茶叶》1993,19(2):42-44
衢州市农业局同各县(市)组成的"名优茶生产加工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协作组,通过推广早采、勤采、标准采,改变修剪时期,改进施肥方法,应用节能技术,实行名茶标准化管理及改进包装等技术措施和技术培训,调整茶类结构等多项工作措施,加快了名优茶发展,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及衢州名茶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6.
我县名优茶开发自1985年起步。围绕生产,我站开展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服务,恢复和创制了“天尊贡芽”、“雪水云绿”、“五云曲毫”等名茶,其中前2只获省级名茶证书,“五云曲毫”亦在全省名茶评比中多次获奖。全县1985~1991年共产名优茶13.14万公斤,产值609.6万元。仅1991年产量就达74050公斤,产直达373.2万元,占全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农业厅和广东省茶叶学会联合举办第二届全省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的工作已结束。经省内各有关系统德高望重的19名茶叶专家组成的全省名优茶质量竞赛评委会评议,评出省级名茶18个,优质茶29个。其中授予名茶金奖8个,名茶银奖10个,优质茶金奖1个,优质茶银奖7个,优质茶称号21个。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茶叶》2005,31(2):110-110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我国研究茶文化的重要机构,宣传茶文化的重要窗口。每年开展广泛的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接待数十万的国内外观众和游客。为更好地为茶区服务,中国茶叶博物馆自2005年专项推出名茶产区特色展览,地方名茶或名茶产区特色展览主要介绍各地名优茶,每期展出一个地方政府所推出内容,配合名优茶产区地方政府、有关公司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扩大对外促销力度。  相似文献   

19.
王士钢  凌光汉 《茶报》2004,(2):23-24
浙东名茶市场的前身,是从生产资料市场逐步改建而成。在面对这个办得轰轰烈烈却又快要完成历史使命的浙东名茶市场时,回顾总结其办得成功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创办了一群中小型冷库,解决了一些暂时无法脱手的名优茶,或客户分期分批来采购必须贮存的一些名优茶,确保保鲜保质,这是办好名茶市场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规范机制工艺提高扁茶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省名优茶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以机制扁茶为主的名优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由于能显著提高工效,节省加工成本,提高名优茶质量,巳在浙江省茶区广泛推广,掀起了“机制名优茶热”,机制名优茶品种扩大到29只,其中机制扁茶有西湖龙井、杭州旗枪、大方、莫干剑峰、千岛玉叶、清溪玉芽等。为提高机制名优茶质量,浙江省于1997年举行了全省首届机制名优茶评比,共评出一类机制名茶七只,二类机制名茶十只。同时全程机制的“余姚瀑布仙”茶以其优异的品质荣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这是我省第一只在全国获奖的机制名茶。但由于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