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赤眼蜂属名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两年来,我们整理了赤眼蜂属的分类文献,并检阅了大部份模式标本。本文在这基础上对我国已有记录的种类进行整理,供参改。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 Trichogramma Westwood,1833(模式种:Trichogramma evanoscens Westwood,保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博物馆昆虫部).编号;O.U.M.HyM99(S).  相似文献   

2.
昆虫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与其体内的共生菌建立了密切的互利共生关系。昆虫内共生菌不仅能调控宿主昆虫的营养代谢和生殖代谢,还能协助昆虫抵御生物、非生物胁迫,提高昆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及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等。因此,内共生菌是宿主昆虫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共生菌在宿主昆虫和寄主植物中的原位功能不断被挖掘,通过对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模型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昆虫内共生菌与昆虫、植物的互作机理,加深对昆虫适应性机制的理解并推进新型害虫防控和靶标技术的研发。本文就昆虫内共生菌的起源、特点、分布和传递,昆虫内共生菌在昆虫-植物-环境互作中的作用,以及昆虫内共生菌研究的方法和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昆虫内共生菌介导的防御效应及昆虫适应性机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昆虫病毒单克隆抗体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昆虫病毒抗原结构分析、昆虫病毒的鉴定和分类、检测,病毒感染昆虫细胞机理,及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昆虫标本管理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莉华  任泽君  谢晓健 《江西植保》2001,24(1):27-28,25
1 昆虫标本的重要意义昆虫标本是国家自然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他 ,是防治害虫、植物检疫、教学中的直观教材 ,是基础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无论是进行昆虫生理学、毒理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还是进行森林、农业、医学昆虫、自然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均离不开昆虫标本的观察与鉴定 ,尤其是昆虫分类学与形态学 ,缺乏昆虫标本则无法开展工作。在生产应用上昆虫标本为制定植物检疫对象和防治害虫措施提供依据。调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昆虫种类数量的多寡、分布范围的宽狭、危害程度的轻重以及某个地区昆虫区系…  相似文献   

5.
昆虫资源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价值。该文对1961年至今中国近60年昆虫资源的理论形成、发展阶段、研究重点和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归纳昆虫本体利用、行为利用和产物利用的发展状况,并对昆虫基因组学和害虫防治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根据昆虫多样性下降问题对未来昆虫资源发展进行展望,以期提高人们对昆虫资源的研究与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采用目测法、网捕法和整体抽样法,对西藏林芝春青稞整个生长季节内昆虫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共查得昆虫12目18科69种,其中捕食性昆虫有5目8科29种、寄生性昆虫有2目4科22种、植食性昆虫有4目6科11种、杂食性等其他类昆虫有1目2科3种。在捕食性天敌昆虫中,食蚜蝇科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占捕食性天敌昆虫的34.5%;其次为瓢虫和步行虫,分别占捕食性天敌昆虫的24.1%和20.7%;其他类群占20.7%。在寄生性天敌昆虫中,蚜茧蜂为优势种,寄生能力最强,占寄生性天敌昆虫的35%;其次为寄生蝇占20.9%。在植食性昆虫中,麦无网长管蚜为绝对的优势种,发生数量大,对春青稞危害大;其次为尼胸突鳃金龟、伪土粉蚧和丽腹弓角鳃金龟。天敌昆虫对害虫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在春青稞整个生育期内不能有效地控制麦无网长管蚜的发生与危害。依据昆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结合林芝春青稞生育期,将林芝春青稞地昆虫群落动态划分为5个阶段,并指出不同阶段昆虫群落特点及相应的害虫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昆虫化学生态学是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是植物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国际昆虫化学生态学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化学生态学已经进入分子时代。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在昆虫化学感受机理、昆虫信息素的鉴定和利用、植物信息化学物质对昆虫行为的调控机理和利用、植物与昆虫互作化合物的开发利用等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系统性、深入性和延续性来说,与国际水平尚有一定差距。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昆虫化学生态学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天敌昆虫控害作用机制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敌昆虫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防控害虫的重要因子。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安全、有效的害虫防控策略。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天敌昆虫对害虫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天敌昆虫的控害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天敌昆虫的控害机制,包括天敌昆虫控害作用的化学通讯机制、寄生蜂对寄主免疫的调控和天敌昆虫的间接控害作用三方面,还介绍了定量评价天敌昆虫控害作用的三种方法:罩笼接虫法、稳定同位素法和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9.
印楝杀虫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楝素能降低昆虫的血细胞数量、血淋巴蛋白质含量、血淋巴海藻糖和金属阳离子浓度、脂肪体中DNA和RNA含量,抑制昆虫中肠酯酶和脂肪体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磷酸酶和葡萄糖酶的活性,降低昆虫的取食率和对食物的转化利用率,影响昆虫的正常呼吸节律,降低昆虫雌虫卵巢、输卵管、受精囊中蛋白质、糖原和脂类的含量及一些酶的活性,对雄虫生殖系统有影响,使昆虫的脑、咽侧体、心侧体、前胸腺、脂肪体等发生病变,影响昆虫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干扰昆虫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昆虫视觉在寄主寻找及定位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以化学生态学为主导,昆虫视觉在寄主寻找与定位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很少。随着试验技术与观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昆虫视网膜电位测定技术的发展,为昆虫视觉功能研究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技术。本文阐述了昆虫视觉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昆虫视觉的研究现状及目前对昆虫视觉功能的认识误区,总结了昆虫视觉在寄主植物寻找过程中的作用:包括昆虫视觉的光谱学响应,对寄主植物形态刺激、寄主分布及农业景观的反应,并介绍了视网膜电位技术在昆虫视觉功能研究中的应用。本文认为将来的昆虫与植物关系的研究应综合考虑视觉和嗅觉的作用,昆虫视觉功能的研究应与化学信息通讯研究同样受到重视。昆虫视觉在寄主寻找、定位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将会成为昆虫-植物关系研究中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利用转基因昆虫防治害虫是害虫基因防治方法之一,它是用遗传工程方法,体外连接昆虫转座子、对昆虫有害基因和启动子,构建一个复合转座子(Transposons with armed cassettes,TAC),在昆虫转座子的引导下,TAC插入昆虫基因组,形成转基因昆虫.转基因昆虫与野生型昆虫交配,TAC随着昆虫转座子的自然扩散传递到子代,并在后代中迅速扩散,经过几个世代,TAC扩散到靶昆虫种群的所有个体,使害虫种群"自毁".  相似文献   

12.
昆虫声音信号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声音信号是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种内、种间信息交流方式之一,在昆虫求偶、聚集、攻击、报警等各种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昆虫发声机制被揭示。本文简要评述了不同目昆虫的发声器官和发声机制,及其声音信号特征和信号采集分析方法,并讨论了昆虫声音信号的研究趋势和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素是昆虫信息交流和信号传递的“化学语言”,能调节和控制昆虫的行为和生理变化。从本质上来讲,昆虫信息素就是有机化合物,不同昆虫的信息素在结构和成分配比等方面存在差异。昆虫信息素种类众多,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释放信息素和启动信息素;根据发挥的功能可分为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报警信息素和标记信息素等。它们通过接收者的化学感受系统被识别和接收,过程十分复杂。目前,昆虫信息素在害虫防治、生物监控和保护以及促进昆虫授粉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昆虫信息素,该文从昆虫信息素结构差异和演化过程、分类和功能、传播和感知方式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和综述,并对昆虫信息素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吕鸿声著,科学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16开本,ⅩⅢ 465页,图版ⅩⅩⅩⅧ。定价精装6.50元。本书是在作者经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总结了国内外昆虫病毒研究的成就,吸取了近年国外有关著作的优点,编著而成的昆虫病毒学第一本中文专著。这是一本内容全面而丰富的著作。全书共分二十章,涉及了有关昆虫病毒学的各个主要方面,并以现代生物学的观点来探讨与处理有关的问题与材料。各章内容如下:一、导论,二、术语与概念,三、核型多角体病毒,四、颗粒体病毒,五、其他DNA昆虫病毒,六、质型多角体病毒,七、家蚕空头性软化病病毒,八、其他RNA昆虫病毒,九、昆虫病毒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十、昆虫病毒的潜伏性感染问题,十一、昆虫生理状态与其对病毒的感受性,十二、昆虫病毒的增殖,十三、病毒增殖与宿主昆虫  相似文献   

15.
全球昆虫经正式命名的有近100万种,总重量占整个动物界的4/5,生物量约为IX10‘’吨,是丰富的自然资员。昆虫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1980年第五届拉丁美洲营养学会议上,专家们正式提出把昆虫作为一项食品资源加以开发,补充人类食物的不足。专家们预测,刘世纪,昆虫将成为人们仅次于微生物菌体和单细胞生物的第三大蛋白质来琼。昆虫在作为食品的同时,对人类许多身心疾病都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本文就昆虫所含蛋白质、医疗保健及昆虫食品开发利用作一简要概述。1昆虫的蛋白质含量昆虫作为…  相似文献   

16.
几丁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含氮多糖类生物性高分子,是昆虫表皮、中肠围食膜和气管系统的主要结构成分,保护昆虫免受化学侵蚀、物理损伤和病原入侵。昆虫几丁质酶可以降解昆虫体壁和围食膜中的几丁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昆虫几丁质酶的调控,可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实现对害虫的有效防治。本文综述了昆虫几丁质酶结构、体内表达特性、生理功能和影响因素,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与存在的不足,旨在为昆虫几丁质酶在植物保护领域更深入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昆虫共生体对不利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昆虫及其体内所包含的共生菌组成了昆虫共生体。温度是影响昆虫及其体内共生菌最为明显的一个环境因子,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昆虫,还通过其体内的共生菌间接影响寄主昆虫。昆虫共生菌种类多样,功能不一,其对不利温度的响应具有复杂性。有些共生菌能够协助寄主昆虫抵抗不利温度,增强寄主对环境的适应性;但也有共生菌在不利温度胁迫下含量会降低甚至消失,进而导致寄主昆虫对不利温度的抵抗力下降。本文综述了蚜虫、粉虱等昆虫体内各种共生菌对不利温度的不同响应,重点探讨了共生菌在高温下对寄主昆虫的保护作用与机理,以及某些共生菌对高温敏感并削弱寄主昆虫适应性的内在原因。昆虫与其体内共生菌共同应对环境的变化,今后应当将其作为一个多生物组成的整体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不同昆虫对单波长光源趋性的选择性差异, 研究不同单波长灯对柑橘园内不同昆虫的诱捕作用。以19种单波长LED灯为对象, 连续波长LED灯为对照, 在柑橘园内调查诱捕的昆虫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 昆虫对不同LED单波长灯具有选择性, 375、378、385、393、395、397、401、403、407、411 nm波长灯适宜对鳞翅目昆虫的诱捕; 395 nm和405 nm波长灯适宜对鞘翅目昆虫的诱捕; 385 nm波长灯适宜对半翅目昆虫的诱捕。395 nm和405 nm波长灯分别对鳃金龟科Melolonthidae和丽金龟科Rutelinae昆虫诱捕效果明显。结果显示LED单波长灯在诱捕防治柑橘害虫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合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昆虫信息化合物以及二者协同作用的复合体等层次上综述了这些信息化合物在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昆虫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功能,分析了这些信息化合物对天敌昆虫识别、搜索以及定位其寄主昆虫中的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昆虫三级营养关系,利用这些信息化合物防治害虫以及通过调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石鼎和 《植物保护》1980,6(2):30-31
昆虫标本的制作,是研究昆虫、鉴别昆虫、普及昆虫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制作昆虫标本常用的方法,对鳞翅目昆虫的蛹,一般采用浸渍法,即把毒死后的蛹,长期浸泡在药液中保存,用此法制作的标本,往往受药液的长期腐蚀,产生变色、腹节脱落和少量沉淀物;对直翅目的成虫或若虫,一般采用干制法,即把毒死后的昆虫,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填入药棉,整形后干燥保存,但是在制作后不久,往往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