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馆劳动属于服务性劳动,在社会化高技术生产条件下,其劳动成为社会商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伉是人类一般抽象劳动的凝结。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提供的使用价值尽管载体形式有所不同,但两者在木质上反映的都是一种相同的生产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2.
股份合作制是近年来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经济组织形式 ,它吸收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点 ,在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规范、劳动力与资金市场也不够完善的条件下 ,具有独特的作用 ,显示出了较大的优越性和可行性。首先 ,从资产上来看是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的组合 ,其次 ,产权关系明晰 ,再次企业真正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实践证明 :股份合作制是国有小企业改革的较好形式  相似文献   

3.
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物质利益、合作经济原则的贯彻,经营自主权的稳定是家庭经营生命力的物质基础、动力和保证。新型的家庭经营属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性质,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它是适应农业集约化、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相结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要求的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关系上,按劳分配成为社会的主体价值分配方式.由于社会仍处于商品经济社会形态,按劳动力价值同按劳分配在公有制内部相互渗透和并存.这种公有制下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价值分配形式是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的反映,也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分配特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考察当下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就是考察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就是进一步从历史进步的维度考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和商品经济公共文化是当代中国的两种现代文化形式, 二者具有共生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它可以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 并与社会主义文化构成当下中国整体性的“德性道德”为商品经济公共文化构筑内在的精神家园; 它亦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误读, 同时作为自然经济文化, 它对商品经济公共文化中的“规则性道德”具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哲学高度上考察现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首先分析它的状态、特征及表现,得出现阶段社会主义的劳动仍处于半自主劳动状态的结论;进而深入探讨形成半自主劳动的根本原因,从而明确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中应该如何主动地、自觉地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完全自主劳动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人常将"异化"一词滥用,造成不少误解。这就需要我们回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就是黑格尔精神异化说,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异化观和赫斯经济异化思想。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种内涵,一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这是异化的表象。二是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根本的首要的异化形式。三是人与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是劳动活动本身异化的必然结果。四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相异化。异化劳动理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方法论,它的灵魂自否定,劳动自己否定自己。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一定时期出现的局部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地区下岗失业情况严重,而部分地区又出现的"用工难"的现象更加使社会各界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科技进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一定时期出现的局部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地区下岗失业情况严重,而部分地区又出现的"用工难"的现象更加使社会各界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科技进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一定时期出现的局部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地区下岗失业情况严重,而部分地区又出现的"用工难"的现象更加使社会各界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体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奴役劳动,无产阶级的劳苦大众被资本家剥削的事实,进而提出要解放工人,解放全人类。而今,中国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异化劳动却并未消失,异化劳动背后的不平等也自然存在,这似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矛盾。将从无产阶级的解放包括政治上的解放,经济上的解放,最后实现人自身的解放的角度来阐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异化劳动现象,并对其展开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发展现代农业,说到底就是用资本农业去改造传统农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特别是国际市场整合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使小农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商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机械化、工厂化、知识化和社会化的现代大农业转变。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资本也参与利润平均化的理论,在农业中正像在加工工业中一样,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是在不断减少,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是在不断提高。正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个别地考察,货币资本都表现为发动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它作为发达生产要素成为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  相似文献   

13.
绝对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的成型标志着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最终确立。作者着重分析了马克思绝对地租的科学涵义及现代价值。认为土地所有权的存在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土地公有制是土地所有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必然存在绝对地租。正确地运用马克思的理论,处理好我国土地产权关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保护有限的国土资源,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理想模式是一个消灭社会分工,消灭商品制度,实行全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意识形态上实行"斗、批、改’的社会。形成这一思想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欠发达,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的误解,把民主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绝对化。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科技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是我们触及最早、最多的问题,也是最具热点与难点问题。然而,时至今日,深化科技劳动分配制度的条件已日益成熟,改革“攻艰”时不我待。一、改革科技劳动分配制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众所周知,分配制度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制度一经确立,又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并最终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反作用。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  相似文献   

16.
劳动性质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说:“劳动作为生产劳动的特性只表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Ⅰ第149页)因此,“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特定范畴的不是劳动,而只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劳动的社会结构,换句话说,是人们在参加社会劳动方向彼此的关系。”(《社会革命党人所复活的庸俗社会主义和民粹主义》《列宁全集》第6卷,第234页)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劳动性质。  相似文献   

17.
"异化"概念早已有之,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却是近代的事情。马克思最早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他"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性,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消除异化劳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目前存在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商品经济和国际国内贸易流通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是防止和杜绝危险性病虫传播蔓延的有效途径,检疫工作必须从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两方面来抓,这对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和防治,对保护林业生产乃至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会计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功能愈加突出.时代给会计工作不断提出新任务、新课题.从经济层次上看,企业会计要研究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从经济发展时期上看,要研究可用性和收益性经济效益关系;这些关系,即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因此,农村会计工作必须全面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益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自身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三种生产活动。三者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协同发展,共创人类历史和文明。人类自身生产是物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原始动力;物质生产是人类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因素;精神生产是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内在精神文化力量。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承担者,生产劳动的主体。劳动也创造了教育,教育的全部作用又集中于人,不断地“再生产”人类,再生产劳动力和生产力。教育就是通过培养人而作用于社会、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三种生产劳动之中。这种作用是巨大的、与日俱增的、永恒的,它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共存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