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青萝卜病毒病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生物学、血清学测定,引起天津市卫青萝卜病毒病的毒源主要为TuMV,占67%,菜缢管蚜偏嗜十字花科蔬菜,是传播TuMV的主要介体,其寿命,繁殖力和迁飞受环境因素影响。病毒病的生态防治技术重点是控制蚜虫为害,方法为:地周种植韭菜,玉米隔离带;设银灰塑料条屏障,避开蚜虫迁飞高峰,适期(8月12日)播种,蚜虫传播期喷洒50%病毒1号油乳剂250倍。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试验,研究了5种杀虫剂防治燕麦田间蚜虫的效果以及其中3种杀虫剂在燕麦上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燕麦田喷施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后,3种药剂在燕麦上的半衰期分别为0.568、0.679 d和2.100 d。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燕麦田蚜虫防效最高,药后1、7、14d的防效分别为89.44%、75.99%、76.32%,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药剂的同期防效;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在药后1d和7d对燕麦蚜虫的防效为73.10%和78.40%,表现出一定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在燕麦上的残留消解速率较慢,建议距离收割时间较长时使用。  相似文献   

3.
鱼藤氰乳剂防治菊花上的蚜虫效果显著蚜虫严重威胁着菊花的生长,会导致植株枯萎。笔者用广东省德庆县西江植保化工厂生产的1.3%和5%鱼藤氰乳剂作了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很好。用1.3%鱼藤氰乳剂1000倍和5%鱼藤氰乳剂3000倍防治盆栽菊花上的1~5龄蚜虫...  相似文献   

4.
哈密瓜对新疆农业经济有较大影响。由于病毒病的流行导致大面积减产和品质变劣。WMV-2,CMV和SqMV3种主要病毒的流行和混合感染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作者在研究各种病毒的理化性质和流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措施是:(1)把种子置于70℃恒温箱中持续7—12天左右。(2)在防虫温室中营养钵育苗,增加苗龄后移到田间,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3)采用地膜栽培技术,能促进瓜苗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缩短生长期,使瓜苗在对病毒的敏感阶段避开蚜虫的迁飞高峰,减轻病害。(4)防治蚜虫。采用在田间悬挂银色膜,布置黄色粘性板,喷雾油乳剂及种植屏障作物等,配合使用杀虫农药,能拒蚜虫在瓜田以外消灭,在断绝媒介传播方面效果显著。(5)从革新栽培技术,改进施肥办法,选育抗药品种,提高田间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入手,大面积示范综合治理病毒的效果。采用上述防治措施后,在5年中近3万亩试验田的结果表明,防病效果在15—90%,增产幅度在18—50%之间。  相似文献   

5.
《湖北植保》2005,(4):52-52
产品名称农药登记证号规格剂型主要防治对象纯品吡虫啉LS2004259810×26050×80可湿性粉剂蓟马、粉虱、蚜虫、黑刺粉虱、介壳虫、木虱、蝽象等刺吸式和锉吸式口器害虫阿维高氯微乳剂LS20056862200×20300×20380×20500×20微乳剂广谱速效性杀虫剂,主要防治对象:螨类、斑潜蝇、潜叶蛾、小菜蛾阿维菌素LS20050497100×40100×40200×2080×40乳油微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广谱速效性杀虫剂,主要防治对象:螨类、斑潜蝇、潜叶蛾、小菜蛾精品笑蛾行LS2004183020×10×20乳油抗性小菜蛾(吊丝虫)极品除歼PD2004008120×10×20乳油甜菜夜蛾、抗性…  相似文献   

6.
新型杀虫剂——10%丰威微乳剂10%丰威微乳剂是用灭多威、氯氰菊酯两种常用杀虫剂,经科学复配研制出的新型复配杀虫剂,由合肥丰乐农化厂生产。经过多点试验表明,10%丰威微乳剂对棉花棉铃虫、棉蚜等害虫防效显著,是目前涌现出的又一新型杀虫剂,可引进我省试验...  相似文献   

7.
刘桂梅 《广西植保》2000,13(3):8-10
经试验、示范得出水稻瘤矮病的化学防治方法:在秧田期开始用药,共用药4次,选用2药剂为20%病毒A加10%大功臣混液,可有效控制该病危害,移载后本田病丛率为2.49%,防治效果达88.49%。其作用机理是大功臣杀虫剂防治传毒媒介蚜虫,病毒A抑制病毒的核酸和脂蛋白的合成,抵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蚜虫能够传播上百种植物病毒,是最重要的农业介体昆虫之一。蚜虫在刺探和取食植物过程中,唾液组分会连同附着在口针中的病毒粒子一同被分泌进入植物内,在调节植物诱导抗性、病毒侵染扩散、介体昆虫行为等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蚜虫传播病毒和获取病毒2个关键过程,总结分析了蚜虫独特的刺吸取食行为与传毒效率和获毒效率之间的联系;针对取食活动中关键的唾液蛋白在调控植物免疫抗性、帮助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功能,阐述了蚜虫高效传播非持久病毒的分子基础;针对蚜虫的获毒过程,综述了病毒侵染植物间接调控蚜虫趋向和行为的作用方式。这些研究的开展将为解释蚜虫和病毒协同侵染的分子机制以及有效开展基于蚜虫取食行为调控的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郭明程  周清  李保同* 《江西植保》2012,(2):177-178,181
采用盆栽法,测定8%辛硫磷微乳剂不同浓度对蚜虫和斜纹夜蛾药后1~3 d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辛硫磷微乳剂375 g ai./hm2处理对蚜虫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375 g ai./hm2处理,93.75~187.5 g ai./hm2处理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375 g ai./hm2处理无显著差异;8%辛硫磷微乳剂400 g ai./hm2处理对斜纹夜蛾防效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400 g ai./hm2处理相当.8%辛硫磷微乳剂对蚜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和斜纹夜蛾.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菊酯类杀虫剂对昆虫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以1,6-二苯基-1,3,5-己三烯(1,6-diphenyl-1,3,5-hexatriene,DPH)为荧光探剂,采用荧光偏振法研究了4种菊酯类杀虫剂对枸杞蚜虫Aphis sp.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菊酯类杀虫剂对枸杞蚜虫线粒体膜流动性均有显著影响,其荧光偏振度显著增大,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减小。当药剂浓度为100 μmol/L时,对照组枸杞蚜虫线粒体膜的荧光偏振度为0.239,高效氯氰菊酯的影响最大,线粒体膜的荧光偏振度为0.315,联苯菊酯的影响最小,线粒体膜的荧光偏振度为0.287。4种菊酯类杀虫剂对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都存在一定的浓度效应,当药剂浓度在0~100 μmol/L范围内,浓度越大影响越大。4种菊酯类杀虫剂在不同温度下对枸杞蚜虫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不同,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和甲氰菊酯对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基本不受温度影响,而氯菊酯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影响大,在低温条件下产生的影响小,表现为明显的正温度系数。表明DPH可以作为荧光探剂研究枸杞蚜虫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肥皂是人类最早用来防治害虫的杀虫剂之一。本世纪20年代,农民用鯨油皂保护作物。许多人还记得,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把肥皂水喷洒在蔷薇上,偶尔可以杀灭群集的蚜虫。尽管肥皂杀虫只是零星使用,但还是有一些成功的事例,然而当时人们对这种方法是怀疑和未加肯定的。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经济和技术变化,迎来合成石油化学杀虫剂的时代。在这些新化学药剂造成环境污染引起争议之前,人们对所有早期虫害防治措施的兴趣暗淡了。到本世纪70年代,对自然  相似文献   

12.
奚启新  郭景泉 《昆虫天敌》1992,14(2):65-66,68
蚜虫既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又是大豆病毒病的重要传播介体。每年因蚜虫的直接为害和其传播大豆花叶病毒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因此,测定有关杀虫剂对蚜虫的防治及其对天敌的毒性,合理用药,保护天敌,达到既控制蚜害又减轻大豆花叶病毒(SMV)流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测定了八种杀虫剂对危害大豆的三种蚜虫的杀伤效果和对二类天敌的毒性,从中选择出了适宜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亚胺硫磷是一种低毒有机磷杀虫剂,杀虫谱广、无残毒。可用于粮、棉、油、果、菜上、防治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叶蝉、蓟马、棉铃虫、飞虱、螟虫等15种害虫;和二二三混用效果更好。但是,近年来由于一些新农药的推广,加上害虫对亚胺硫磷已有一定抗性,因  相似文献   

14.
G—P复合生物杀虫剂对豆田蚜虫及其天敌的毒效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G-P复合生物杀虫剂大豆田蚜虫及其天然毒效的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的结果。G-P400倍液室内试验对大豆田蚜虫24小时时致死死率为77.3-80.5%,48小时达91.3-96.1%。田间试验防效达91.0%,与氧化乐果1000倍液的毒效相。G-P杀虫剂蚜虫天敌呈现低毒性。  相似文献   

15.
试验于1981年10月至1982年4月在曲靖县城郊生产队进行,油菜品种为“云油七号”。 试验设四种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用40%劈蚜雾可分散粉末和25%溴氰菊酯乳剂,控制油菜不同生育期的百株蚜量,以形成不同蚜虫密度的小区。四种处理分别为: 1.全期控制:移栽成活至收获基本无害。  相似文献   

16.
用1.8%阿维菌素乳油、3%阿维菌素微乳剂、1%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3种剂型对小菜蛾、棉铃虫、棉蚜虫及棉红蜘蛛等4种害虫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比较。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小菜蛾及棉铃虫的致死中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棉花蚜虫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效明显好于阿维菌素乳油和水分散粒剂,而阿维菌素乳油和水分散粒剂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棉花红蜘蛛,阿维菌素微乳剂和乳油效果好于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乳油和微乳剂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昆虫病毒杀虫剂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生物农药杀虫剂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农业部推荐使用的杀虫剂名录中,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品种占有很大份额。经过多年的推广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已经越来越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和喜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张忠信研究员所发现分离的毒株,由江西省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批量生产。为研究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康邦TM)在水稻上的杀虫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西瓜蚜虫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调查,北京地区春茬和秋茬西瓜大棚内蚜虫的种群发生动态,采用室内浸叶法和田间喷雾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蚜虫的毒力及相对防效.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春茬棚内西瓜蚜虫于5月中旬开始快速上升.秋茬棚内于8月下旬快速上升,秋茬棚内蚜虫数量明显低于春茬.供试的6种杀虫剂中,阿维菌素毒力最高,LC50值为0.072 mg/L,其次是烟碱类杀虫剂,其中啶虫脒LC50值为0.45 mg/L,联苯菊酯和毒死蜱的毒杀活性较低,LC50值均大于8.00mg/L.田间防治试验中,除了10%联苯菊酯EC 10000倍液的防效较差以外,其他各药剂处理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防效均超过85%,彼此差异不显著,可在田间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李敬  陈信周 《植物医生》1997,(2):18-18,17
1、病虫种类;汝州地处河南中南部,小麦春季病虫化防对象主要有: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叶部真菌病害、麦蜘蛛、麦蚜等害虫,这些都是大面积常发性病虫。部份地段或部份年份发生危害较重的还有;纹枯病、赤霉病等茎叶部、穗部真菌病害:蚜虫、灰飞虱传毒感染的黄矮病,丛矮病等病毒病害;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造成的青干、青枯、缺素等生理性病害.吸浆虫、粘虫、金针虫等害虫。2、防治方法:小麦春季病虫化防主要采取多种药剂混配喷雾方法。根据目前市面供药情况,一般常用的混配配方是:杀虫剂40%氧化乐果乳剂50g+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杀虫剂对芹菜蚜的毒力以及杀虫剂复配对芹菜蚜的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找出最佳的农药配比,对芹菜蚜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治.通过浸渍法测定了14种杀虫剂单剂及烯啶虫胺与氟啶虫胺腈复配组合物对芹菜蚜的室内毒力;同时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吡虫啉、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芹菜蚜虫的触杀毒力.结果 表明:供试药剂对芹菜蚜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