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的植物景观是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植物景观塑造了不同的城市面貌。如何利用植物景观体现城市文化,展现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景观风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青岛、徐州是同处于南暖温带绿化区域的两座城市,以徐州和青岛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青岛与徐州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对两地植物景观的异同与特色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探究两地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形成机制,为两地乃至同区域其他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精神文化需求随之提升,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园林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景观,且根据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文化的不同,园林景观中植物的设计也各有不同,已成为具有各个城市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园林植物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城市特点,也要考虑植物生长和搭配特点,使其植物景观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和长久稳定,本文在分析园林植物的个体形态和设计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园林植物的设计特性,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铜仁市三江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调查。按照不同植物景观进行分类,将植物景观分为与广场、建筑相结合的植物景观、复层结构类植物景观、园路旁植物景观和滨水植物景观4种类型,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公园内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园路旁植物景观评价最高,与园路搭配合理,营造景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园林植物形态、颜色、生态习性的分析,总结出植物与不同建筑环境中搭配的原则,指出植物配置的艺术技巧.为园林植物在城市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改造,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其中,园林植物景观在美化城市环境、装点城市风景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城市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角度出发,结合景观设计意与匠的内涵,对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配置原则、手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园林植物造景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带给人们艺术美的享受,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与规划中,植物因具有空间变化性、时序景观性,特色性、观赏性以及能够进行意境创作,而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同时植物造景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规律,使得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与规划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本文从植物形成空间变化、植物形成时序景观、创造景观特色和观赏经典植物以及意境创作等方面阐述了园林植物规划设计中植物的作用,分析了植物造景遵循的原则与规律,并给出相关的讨论和建议,为我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与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蚌埠市栖岩寺秋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植物景观所处的空间进行分类,包括前导空间、宗教空间、僧众空间和园林空间,对选取的植物样地照片运用SBE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类参评人群对蚌埠市栖岩寺同类植物景观评价具有相对一致性,其中地形地貌、植物搭配、季相变化、色彩明暗、开敞程度等方面表现较佳的地块较受关注,SBE值得分较高。建议今后在寺观植物景观配置中,综合考虑植物的各方面因素,营造出令公众更加喜爱的寺观园林植物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志远  赵红霞  高祥斌  程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05-5109,5130
随着城市发展及和谐社会时代的到来,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对整个城市环境质量和形象树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概念的阐述与类型的归纳,选择适合滨水区生长的景观植物;在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原则的指导下,对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的群落组合、色彩搭配、外形轮廓勾勒、景观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平顶山园林植物配置现状,指出了存在的注意问题,然后提出园林植物配置要坚持科学性和生态性。植物配置,就是将乔木、灌木、藤本植物、水生植物及多年生草本植物按照一定的搭配方式栽植在一起,组成各种不同的平面布局与立体景观,形成景点。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因为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1平顶山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受许多因素影响,平顶山市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仍  相似文献   

10.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建立整体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指标值,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认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园林植物景观或其他城市人工植物景观的分析评价,尤其是适合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预评价及其多方案选优方面的应用.表3参9  相似文献   

11.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是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选择了若干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建立整体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样性的定量指标值,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分析结果认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园林植物景观或其他城市人工植物景观的分析评价,尤其是适合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预评价及其多方案选优方面的应用。表3参9  相似文献   

12.
探讨园林植物色彩的应用,就必须要依据色彩调和理论、色彩心理学等理论加以分析探讨,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植物色彩配置对于整个园林景观的影响及其植物色彩自身的搭配原则,这样才能够形成较好的园林植物色彩搭配和设计,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好植物色彩的搭配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建设和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多数北方城市的冬季植物景观相对单调。本文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具有代表性的园林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归类和整理了关中地区冬季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冬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冬季植物景观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美化绿化的追求也日益增加,景观设计师也就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景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植物景观设计。目前,在景观设计行业中也出现了专门做植物景观的岗位,但是每个植物景观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以及对植物景观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最终呈现在世人眼前的作品也风格各异。到底一个合格的植物景观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在行业中还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但对于植物习性的了解,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熟知和掌握是每个植物景观设计师都应该必备的。因为只有掌握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设计师才能更好的、更合理的进行植物搭配,预测植物群落未来的生长情况,并对植物群落出现的病害情况进行积极妥善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闫伟 《新农业》2023,(24):40-41
<正>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城市生活压力和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城市居民对于景观公园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公园的具体植物配置工作中,将园林植物与其他景观相结合是一种常见方法,能够搭配出各种不同的景观形式,进而可以创造更多能满足人们不同观赏游乐要求的空间环境。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规划时,要注意可使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配置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分析了园林绿地和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桂林市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不同绿地类型中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并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推荐一批适合其生长的优秀景观植物。  相似文献   

17.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在城市建设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如何科学有效的使用植物材料是目前园林景观营造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在景观设计未考虑民俗的状况也屡见不鲜,本文对园林植物景观营造问题进行了概述,希望可以为今后的景观营造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口地区3个平原型热带高尔夫园林的空间布局、植物造景方法、景观元素搭配、人工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球场的空间布局和植物造景都略显单调,隔景和列植分别为其最主要的造景方式;景观元素的搭配形式则较丰富,热带植物及色叶植物的运用使其别具风格和魅力;人工植物群落方面则多以常见园林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为主,缺乏乡土植物的运用和搭配,人工痕迹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园林植物意象表征身后的文化因素,探讨在绿化配置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选配如何与建筑、硬质景观等要素在文化、艺术、植物的动与静等层面上达到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20.
王静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108-109
城市广场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文从城市广场植物景观的功能、营造原则、营造手法3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广场设计中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