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完善涉农贷款税收激励政策,健全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农村信贷服务。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县(市)农村信用社法人地位。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支持商业银行到中西部地区县域设立村镇银行。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涉农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特点,并从政府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规范等3个方面论述涉农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破解涉农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总量不足、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和部门协同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能较好地满足农户贷款人的需求,从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完善农村保险市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加强涉农贷款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金融保险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在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成为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在这辉煌的成就背后,农村金融的支持功不可没。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农田水利、县域经济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全省金融系统提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明确了金融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导向,引导和撬动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和信贷投放。截至2013年11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4472.2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全部贷款增幅5.4个百分点,占贷款总额38.9%,高于全国12.5个百分点。2013年全省支农再贷款额度114.5亿元,较上年增加37.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要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实现涉农保险与涉农信贷的有机结合。银监会、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的意见》,旨在引入涉农保险机制,分散涉农信贷风险,进一步改善"贷款难"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此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加快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农业保险+涉农信贷”贷款模式下农业保险使得农村信贷机构相关资产组合免受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构建了“农业保险+信贷”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并利用MC模拟方法对该贷款模式下利率定价模型参数性质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下贷款利率是关于信贷机构的目标支付概率、资本融资成本等因素的递增函数,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则呈现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7.
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涉农贷款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来涉农贷款增长迅速,但囿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不平衡等原因,其总体供给依然不足。在此背景下,本文引入市场化水平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6年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其与涉农贷款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市场化水平对涉农贷款规模具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为倒U形关系,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可有效增加涉农贷款规模,但过高的市场化水平将具有抑制作用,而政策因素及其与市场化水平的结合同样对涉农贷款规模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农业保险、农业信贷、农业投资、农业基金、农业担保、农村信用、涉农企业上市、农村要素市场和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九大方面共同构成了日益完善的北京市农村金融体系,如同九条龙一样,为首都"三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充满了新鲜活力。目前,北京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九农"共进的崭  相似文献   

9.
2010年,农业保险、农业信贷、农业投资、农业基金、农业担保、农村信用、涉农企业上市、农村要素市场和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九大方面共同构成了日益完善的北京市农村金融体系,如同九条龙一样,为首都“三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充满了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08,(12):1-1
农业银行最近紧急出台八项信贷服务“三农”措施,决定全行上下要进一步强化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持续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优先保证涉农贷款、小企业贷款以及受灾省份贷款信贷计划需求。2009年,全行涉农贷款增量要占全行贷款增量的比重在50%以上,涉农贷款增长速度要高于全行平均水平,新增“三农”和县域信贷投入规模10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安徽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农业产业转型是实现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绿色信贷与农业产业转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农业化肥使用量受自身影响较大,受商业银行涉农贷款量及农业碳排放量影响较小;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在第1期主要受到自身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受化肥使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农业碳排放量影响较小;化肥使用量对农业碳排放量贡献度较大,商业银行涉农贷款对农业碳排放量的贡献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改革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给侧改革对农村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理念的转变;拓展了农村金融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多元化创新。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策略主要有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三权分离”的改革使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成为我国农户融资的新途径,可有效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该业务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制约了其大规模推广。故从借款人信用风险、抵押物风险、操作风险三大方面着手,运用博弈论对涉农金融机构和农户的信贷行为进行分析,结合现实情况,得出加强风险管理的可行方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填补农村征信管理空白,加快推广农业生产保险制度,健全抵押物价值管理机制,旨在于促进涉农金融机构广泛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银监会2009年12月1日消息,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要求,要科学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投向;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涉农信贷投入增量不低于上年水平、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水平的目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得承接大中型银行限控行业压缩退出的贷款,严格控制流向城市区域的非涉农贷款。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21-124
对丽水农村改革试点区的普惠金融实践、林贷模式发展以及农户信贷配给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丽水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形成,林权抵押贷款模式逐渐完善,但仍存在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较为倾向于与生产规模较大、具有稳定收入和身份特征的农户建立稳定的信贷供给机制;林权抵押贷款能够帮助农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非价格信贷配给。丽水农村金融改革未来仍需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探索出更为有效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完善农业信贷功能,是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再造我国农业投入机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文章在分析了近十年我国农业信贷营运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农业信贷投入存在的功能缺陷,从多角度透视了阻碍农业信贷功能发挥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即努力创造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环境;建立有利于农业投资的财政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並强化农业信贷投入功能;端正农村金融企业的信贷投入行为。  相似文献   

17.
县级农商行一般是市县范围内同四大国有银行一样骨干的金融机构,是县域金融的核心力量,是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在发展农业金融方面,县级农商行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涉农贷款业务。由于涉农贷款本身资金成本高、规模经济小、贷款数量多数额度小、贷款管理难等原因,使得涉农贷款业务的规模难以有效扩大。以XY县的农商行开展"贷款+保险"的模式为例,在农商行向农户发放贷款时让农户同时购买部分保险,使涉农信贷与保险业务之间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福建省政府下发通知,要求在农业信贷投入、金融精准扶贫、农村抵押担保等方面加以倾斜,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建立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主办行"制度,原则上由基本存款账户所在银行主办,负责信贷需求对接。各级人民银行按月开展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投放情况通报,对达标的在再贷款、再贴现等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不达标的实施限制。  相似文献   

19.
从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空间结构看,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仍然是农村金融的主体,但是农村合作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保险公司等多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农村金融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农业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成为除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三大主力外的有益补充,金融要素空间上出现“中部塌陷”特征。改进生产函数,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显示,湖南省农村金融规模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机构组成结构的多元化、农村信贷市场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湖南农村经济增长,而金融要素从集聚向发散的空间结构转变不利于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系统梳理印度农业信贷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印度信贷支农措施,并从信贷支农规模、信贷业务特征和信贷补贴力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印度的信贷支农水平。研究发现,印度主要通过优先部门贷款计划、自助组—银行连接计划和利率资助计划等方式来对农民进行金融支持,且印度的信贷支农规模和信贷补贴力度均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中国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创新信贷支农模式并提高农业信贷补贴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