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近几年夏玉米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若防治不及时,容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因此,搞好夏玉米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其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夏玉米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若防治不及时,容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3.
<正>夏玉米播种期、苗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若防治不利,极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因此,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中,搞好播种期、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至关重要。一、发生特点1.苗期是整个生育期病虫草防治关键(1)地下害虫呈上升趋势。玉米田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和金针虫,是造成玉米苗期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2)苗期害虫危害严重。玉米苗期是蓟马、瑞典蝇、粘虫、棉铃虫、耕葵粉蚧等害虫集中危害阶段,常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是周口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夏播作物,在全面推广玉米"一增四改"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平播夏玉米苗期管理将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现将平播夏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一、查田补种,移苗补栽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垄,这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缺苗较多,可用浸种催芽的种子予以坐水补种;如缺苗较少,则可移苗补栽。移栽要在阴雨天或睛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保证成活,达到苗全。  相似文献   

5.
苗全苗齐苗壮是玉米丰产的基础,如果苗期基础差形成缺苗断垄或弱小苗,造成群体不整齐,即使中后期加强管理,也难以弥补前期先天不足造成的损失。因此要避免玉米的缺苗断垄很有必要。1玉米缺苗断垄的原因1.1播种质量差。随着玉米贴茬机械播种面积的逐年扩大,在播种作业中由于麦秸较多和播种时开沟器拖住麦秸"起堆"现象,造成在播种时容易出现漏播以及播种深浅不一致的问题,影响玉米的正常出苗。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若防治不利,极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因此,搞好夏玉米播种期至苗期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其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在玉米栽培管理过程中,玉米苗期缺苗断垄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笔者结合中牟县实际,针对玉米缺苗断垄的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农户提供参考。一、缺苗断垄的原因(一)播种机械故障虽然大多数农户都采用机械播种,省工省力,但部分机械在播种时会出现播种不均匀或机械只运作不播种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大面积的缺苗断垄。(二)种子活力差有的农户上一年未播完的种子留在下一年继续播种,或本身种子质量有问题,造成种子活性差、出芽率低,造成缺苗断  相似文献   

8.
唐山北部地区春玉米随着播种接近尾声,玉米相继进入苗期,虽然大部分地区玉米苗齐、苗壮,但个别地块缺苗断垄现象严重。我们经过田间调查,根据具体苗情,提出如下技术措施以减轻因缺苗而造成的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内可受到多种有害生物危害,主要包括:病害、虫害、草害等,是造成玉米减产、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夏玉米苗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若防治不力,极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因此,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中,搞好苗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至关重要。玉米苗期是灰飞虱、蓟马、蚜虫、叶斑病、杂草等多种病虫草害混合发生的时期,其中灰飞虱是导致玉米粗缩病流行的主要害虫;蓟马为害造成玉米幼苗扭曲变形,叶片不能  相似文献   

10.
二点委夜蛾是河北省夏玉米田新发生的一种为害夏玉米根部的害虫。2005年开始在河北省部分玉米田暴发,2006年、2007、2009年发生较为普遍,尤以邢台、石家庄、邯郸等地发生最重。对夏玉米苗期生长危害极大,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则造成田间大片大片死苗。  相似文献   

11.
贾友江 《北京农业》2012,(19):41-42
正夏玉米受高温多雨天气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及发生病虫害,因此,夏玉米苗期管理要做好六及时。及时查苗补苗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查苗补苗,用早熟品种催芽后补种或在幼苗4~5片叶龄前,于下午或阴天带土移栽补苗。玉米3~4叶时及时间苗,5~6叶时定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圆秆苗,选留大小一致的健  相似文献   

12.
<正>夏玉米苗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若防治不利,极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因此,搞好夏玉米苗期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其综合防治措施如下:1杂草玉米田除草可在玉米播后苗前用乙阿合剂等封闭除草剂防治;也可在出苗后35叶期喷洒烟嘧·莠去津悬浮剂,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苗期是玉米生长的重要阶段。而病虫害是影响玉米全苗、壮苗的关键因子,苗期被害后造成死苗或小苗、弱苗、病苗,田间缺苗断垄,对产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苗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产量的前提条件。文章从玉米生长的各个环节介绍了夏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介绍了玉米苗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特征,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冬小麦—夏玉米是黄河流域地区主要的种植模式,在夏玉米种植过程中,苗期病虫草害的发生种类较多,对玉米的危害也较大,在当前推广精量播种的情况下,经常造成缺苗、死苗、断垄,最终导致产量下降,效益降低。1苗期病害的防治措施苗期的病害种类很多,包括根腐病、苗枯病、丝黑穗病、粗缩病等。近年来黄河流域地区发生较多、危害较大的是玉米粗缩病,俗称"万年青"。它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玉米病毒病,  相似文献   

15.
<正>夏玉米播种后到苗期处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往往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如根腐病、瑞典蝇、粘虫、蓟马、二点委夜蛾等,若防治不利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在夏玉米播种之际,为实现一播全苗,确保苗齐苗壮,特提出以下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春玉米比夏玉米播种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但是播种早地温常常是低而不稳,容易引起烂种,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春玉米比夏玉米粗缩病发生重,严重影响其产量。为保证春玉米苗齐、苗匀、苗壮,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针对春玉米的栽培特点,在种子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胶东半岛夏玉米苗枯病和根枯病发生普遍,且有加重的趋势,成为危害夏玉米生产的主要苗期病害。2005年发病尤为突出,发生面积广,涉及品种多,一般病地的病株率为10%~15%,严重的地块达40%以上,缺苗断垄十分明显,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发病成因是:小麦收获普遍较晚,延迟了玉米  相似文献   

18.
颜群 《现代农业》2014,(7):42-43
<正>玉米苗期病害主要有除草剂药害、苗枯病、顶腐病、矮花叶病、粗缩病、根腐病。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蓟马、钻心虫、粘虫、灰飞虱、蚜虫、旋心虫等。玉米苗期病虫害是影响玉米全苗、壮苗的关键因素,发生病虫害后出现死苗、小苗、弱苗、病苗,造成田间缺苗断垄,对产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玉米稳产高产的前提条件。一、玉米苗期病害及特征1.除草剂药害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苗期,一般指的是从播种出苗到拔节所经历的时期。这一时期,夏玉米一般为25d左右。此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阶段,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保证苗全的基础上,促根、蹲苗、育壮苗,为穗期的健壮生长奠定基础。一、查苗补苗玉米播种以后,常因种子质量或播种质量不高,或墒情差及虫、鼠危害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因此,对玉米来说,在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就显得更为重要。查苗补苗,时间越早越好,补晚了,补的苗长势弱,不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一、查苗补苗查田、补种、移栽在适宜条件下,通常播种后经15天左右即可出苗。正常幼苗的构造包括完整的初生根系、中胚轴、芽鞘、初生叶。今年春季黑龙江部分地区低温多雨,导致土壤温度偏低、含水量偏大和个别地块由于播种期较早,出现种子霉烂(粉种)和不能正常萌发和缺苗断垄、苗情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